从本质上讲,区块链是一个通过自身分布式节点进行数据存储、验证、传递和交流的网络技术方案。换句话说,区块链就是一个分布式账本,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相同的技术标准生成新的信息并延伸出新的区块链。区块链的各个节点是如何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传递的?区块链是如何运作的?
区块链最早只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但随着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融合,区块链还可以作为数字化的权利和权益证明(通证)而存在。在网络通信中,通证是以令牌、信令形式而存在的,能够代表各种权益证明。如果通证代表法定货币,那么只有国家授权才可以使用。
通证应具备3个条件,即数字权益证明、加密和可流通。
(1)数字权益证明。通证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的。作为一种权益证明,它代表一种权利和一种固有的内在价值。
(2)加密。加密是指通证的真实性、不易被篡改性和安全性等。在通常情况下,通证由密码来保障其真实可靠。
(3)可流通。通证必须在网络中流动,可以作为一种数字权益证明。通证可以代表所有的权益证明,如身份证、学历、票据、积分、卡劵等。
通证有固有的内存价值,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作为一种经济激励方式,通证可以激励人们把各种权益证明,如门票、积分、合同等通证化,然后放在区块链中,流转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从而发挥通证便于流通的作用。由此产生的概念叫作“通证经济”,即将通证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实体经济的升级。
通证能够实现市场化,任何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资源或服务能力发行权益证明。通证在区块链中运行,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承诺通证化。区块链中的通证建立在密码学的基础上,流通速度非常快,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纠纷和摩擦。也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通证的流通速度是非常重要的经济衡量指标。
通证在高速流转的情况下,不但可以迅速地确定市场价格,而且市场价格信号比传统市场价格信号灵敏。我们对以通证展开的智能合约应用加大创新力度,掀起创新的热潮。因此,通证可以有效地激励经济,引领人们进入互联网经济新时代。
区块链中很多有关价值交换、权益管理类的应用涉及通证。因此,利用区块链,我们可以创造出更丰富的应用。这些应用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
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基因工程、量子工程等新技术开始融合,这些新技术的融合都少不了区块链的参与。目前,越来越多的科技界人士已经认识到区块链的巨大价值。与其他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的运作机制是十分精细的,区块链的交易流程也十分严密。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交易的方式多为现场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银行、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直接进行线上交易。线上交易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时,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就可以彰显优势,发挥强大的作用。
具体来说,每个节点在分布式记账结束之后,都会在区块链中留下记录,并自动生成交易订单。这个交易订单上记录着这个节点与历史所有节点的全部信息,并会自动传播至全网。
区块链将哈希函数用于多种操作。在此基础上,区块链可以隐藏原始信息,解决了在交易过程中所有权验证的问题。所有的记录、传输、存储结果都是唯一且真实的,信息一旦生成就无法修改。这将很好地解决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任问题。
因为在交易过程中每个节点的信息都会被记录并保存下来,所以交易的每个步骤信息都是可以追溯的。这表明,如果交易结果出现了问题,我们通过对交易各节点信息的追溯就可以找到交易是在哪个节点出了问题。
区块链在运作中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在区块链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应用中也可以体现区块链在这两个方面的巨大价值。由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区块链的融合,交易流程变得更加简便、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