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7

原本打算,办报的事不惊扰范先生的,出于厉害因素,北大学生最好不参与进来,这是他的初衷。自《新青年》从上海搬到北大之后,这里的思潮引发的当局镇压事件已经够多的了,更别提蔡元培兴起的北大改革风波,更是触及到诸多国际争端。别的不说,光是解聘外籍教授这一件事,就引来外国使馆的强烈抗议,若不是北大师生和教育部的一致坚持,不敢保证当局会否作出妥协让步。

考虑到过去几年北大的种种风波,唐荀芳在内心给自己定了个准则,那就是绝不给大师们添乱,他能做的也就是追随大师的脚步,在这乱世之中站立起来。

可偏偏范琪多嘴,将唐荀芳的难处讲给了范先生听,范先生自然是要支持的。也就有了后来北大学生赐稿的事情。

因此,唐荀芳来见范先生,一是感谢,二来,也想请先生提意见。

到了学校才知道,范先生今日并未来上班,只好拿着报纸上家中。

于氏一直对唐荀芳都没什么好感,一方面在于这个人总打扰范先生,如今又把女儿范琪给拐跑了,他本身还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新思潮”分子。加上前段时间要被砍头的事,可以说,他在于氏眼中,印象极为难堪。

唐荀芳对此是不知情的,到了家中才知,因范明在外赌博欠了债,昨晚让人给绑了,范先生是拿钱赎人去了。

范先生坐在院子中训斥着范明,唐荀芳走了进去,看到这一幕,多少有些难为情。老子教育小子,人之常情,本不该上去插话,但范明已经不是头一次干出这事了。唐荀芳早就想说他几句,这时候也就没忍住走了过去。

给范先生行了礼,唐荀芳说:“范明,你是个重情义的人,听范琪说,上次为了救我,你还参加了游行。我要谢谢你。”

范明斜了他一眼,冷冷的回道:“别自作多情了,我那是闲的没事干,跟着凑热闹,救你?啧啧……”

“就这么个人,油盐不进,好话听不得,坏话更听不得。”范先生无奈的抱怨道。

唐荀芳一筹莫展的看着他,说:“范明,你可知道,先生教书授课,挣钱养家实属不易,这每一分钱也都是血汗,怎么能拿去逛赌场,钱没了,家里生活怎么办?你想过吗?”

于氏一听,不高兴了,“我说,我当娘的都不说我儿子,你怎么跑来训斥他了,我们家怎么管教儿子,你一个外人就别插手了吧。”

唐荀芳知道,每次过来这位夫人都对他不冷不热,却不知成见如此之深,他给于氏行了个礼,“夫人,这教育乃天下事,范明对先生不敬,我不过替先生说几句话罢了。岂敢管教。”

“你给我回去。”范先生站了起来,“这是客人,你岂能这样待客,子不教,父之过。我一生正直,怎么就生出这鸡鸣狗盗之辈。”

说着,带唐荀芳进了屋,唐荀芳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打算跟先生讨论报刊的事,而是谈起了范明的教育问题。

“先生,我看,范明还是要有份正经工作才行。有了约束,他才能沉下来把事情做好。”

范先生直摇头,“找了,这几年啊,找了好几份工作,他哪一件干成过,不是嫌累就是嫌开的少。现在跟他谈工作,等于要了他命。如今民众都在奋发图强,可他却自甘堕落,我这张老脸都快让他丢尽了。”

唐荀芳想了想,说:“先生要是同意,让他到我那里吧,我替先生看着。”

范先生一听,一口否决:“断然不行,你那里刚起步,这败家子要到了你那里,我怕会给你惹祸端,还是算了。”

唐荀芳说:“先生,先过去试试吧,你放心,只要去了我那,我自有办法留下他。”

范先生还是愁容,心里虽不情愿,但唐荀芳坚持,也就不再推却,毕竟他实在没办法了,也不能就这样看着范明堕落下去,嘴上说不管,可毕竟是亲骨肉,再不是东西也都难割亲情。

跟范先生约定好之后,唐荀芳便去找范明,他太知道范明这类人了,手里有几个钱就痒痒,不出去折腾都不行,可要是手里没钱,那就是个无赖,不是躲家里就是出去想办法弄钱,总之,就喜欢在外漂着,早就不是个能收住心的人。

可这样的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社会经验足,在这胡同巷子里能说会道,又顶着张地痞混混的脸,遇见爷就当孙子,遇见比他还穷的,也能把人欺负死。

唐荀芳觉得,在胡同巷子卖报纸,正需要这样没脸没皮的地道老北京。

二话没说,从兜里摸出来杜鸿茗刚支给他的报纸钱,放在范明跟前的桌子上。一见到袁大头,范明眼睛一亮,看了眼唐荀芳。

“什么意思?”他疑惑着,心里却认定这钱就是给他的。

唐荀芳敲了敲桌子,“我过来跟你约法三章,你要同意,这钱就是你的。”

范明想都没想,一把抓过去,拿着钱币在嘴里咬了咬,“约什么法。”

唐荀芳这才坐了下来,跟他娓娓道来,“第一,从现在起,你到我那上班,一天一块大洋,吃住在出版室,不得随意闲逛,发现一次,永不再用。第二,你一周需回家一次,帮家里做劳动。第三,乡村报刊的发放你来做,我安排人配合你。这三条你要同意,桌上的钱你拿走。”

范明疑惑的看着唐荀芳,心里盘算起来:这个唐荀芳,我跟他非亲非故,跑来给我安排个工作,一天一块大洋,这可是高工资待遇,他爹一个月才一百五十块大洋。更何况是在一个刚起步的报刊做事,哪儿来的那么多利润。

“好啊,有人给钱还不好嘛,不干白不干。”范明嘴上答应了,可心里想的是:到时候怎么做那是我的事,还让我下乡当跑腿?奸商。

唐荀芳走的时候,并未告诉范先生他跟范明定下的规矩,直到第二天范明收拾东西准备出发的时候,才得知他的安排。

他心想:唐荀芳啊唐荀芳,你这是要毁了自己啊。

范先生知道,范明哪是那块料啊,一天一块大洋?范明何德何能。

唐荀芳的良苦用心范先生是能感觉到的,不拿出点诚意来,范明断不能顺从,而人留不下来,就无从谈管教的事。

在大家都没心理准备的时候,范明的到来让阿海和小宋深感诧异,范家兄妹是一起过来的,进门的时候范琪便给大家介绍其新成员。

“阿海哥,唐大哥安排我哥跟咱们一起搞报纸印刷的事,从现在起,他也是我们的一员了。”

范琪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看着他几个,大斌头一次见这个人,站起来鼓起了掌,而阿海和小宋却愣在原地,没有什么表示。

“跟咱们一起?”阿海很诧异,“荀芳人呢,为什么安排这个人过来?这不合理。”

范明已经找了个椅子坐上去,一副赖着不走的样子,他才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他们又做不了主。

唐荀芳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刚买的包子,阿海的抱怨声他已经听到,他也欠大家一个解释,便说:“范明过来呢,是我的主意,没跟大家商量,是我不对。我打算把报纸发放到乡村,缺个人手,范明正好闲置在家。”

“荀芳,他范明游手好闲惯了,你让他干这个?胡闹嘛。”

这时候,叫胜利的男孩拉着他六十多岁的娘亲走了进来,他们住的地方远,所以晚到了几分钟。唐荀芳看着这对母子,“每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每个人都活在现实的苦难之下,我们为什么要办报纸,是要让更多的人走出他们黑暗的生活。如果我们看着身边的人陷入困境,却只是站在一旁冷眼以对,跟那些等级主义者何异。包容,只有包容,咱们才能团结。”

不管情不情愿,范明就这么留了下来,唐荀芳把他交给了大斌带,这样能减少矛盾的产生。

现在,他要到市场上走一圈,杜鸿茗昨天拿走的报纸,不知道市场反应如何,他说的那些商店究竟有没有在替他搞宣传,这个问题他需要自己去核实。

杜鸿茗开的几家店他是知道的,所以,首当其冲的选择了这几家。

他走进店铺,掌柜过来迎他,“先生需要什么布料?我们有进口的,还有苏南一代的,不同面料应有尽有,您看看。”说着便将他引到货架。

唐荀芳打量了一番,看看脚上那双破鞋,心想:我这穷鬼,哪有钱买你的布料。

他看了一圈,没有发现报纸的踪迹,便问,“你这里除了布,不卖别的?”

掌柜一看他穿着,有些不耐烦的回道:“布庄就是布庄,不卖别的。”

唐荀芳抱着手又问了一句:“我听说你这有报纸?”

掌柜一听,急了,“什么报纸?买报纸你走错地方了,大街上找报童去。”说着便有将他赶走的意思。

唐荀芳愁眉不展的走出布庄,站在门口,在心里骂着杜鸿茗:这孙子,漂亮话说的好听,却不办实事。

他正想去找杜鸿茗兴师问罪,这时候,里面出来一位客人,手里拿着一块用报纸包裹的布料。马上引起了唐荀芳的注意。忙上去问那人,“这位爷,您这是哪儿买的报?好好的布为何用报纸包起来。”

这位爷看看手里的东西,“这上哪知道去,今天头一次,买了布,非要给我包上,你看,就这破纸一包,倒是挺规整,还不赖。”

唐荀芳这才知道,这就是杜鸿茗跟他说的销售策略,卖布的同时,顺带给报纸发出去了,要知道,能上他这里拿进口布料的,可都是家里有几个钱的主,家中不是做生意的,那祖上也定是能识文辨字之辈,报纸但凡到了家里,不管有意无意,多少会看上几眼,自然也就起到宣传作用了。

杜鸿茗的做法让唐荀芳深受启发,看来,关于推广宣传的事,学问很深,不静下来好好研究,是拿不出好主意的。 Z7wYP2btB5m89IqovGUMeE8ATJT6SE0q17TuwQKqiZrx20+43TtcvsEqmF/6l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