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6

1918年11月,伴随着一战结束的消息传来,唐荀芳名为《工学报》的创刊号问世了。这份承载了唐荀芳理想和精神的报刊得到了范先生的支持,北大学子纷纷投稿,作为主编的唐荀芳写下了代表他崇高追求的创刊词:少年之国魂,青年之国魂,老年之国魂,乃国之精魂。破除迂腐的,愚昧的、退化的;弘扬独立的、民主的、理性的;抵制卖国的、分裂的、野蛮的;坚持探索的、包容的、真理的。

杜鸿茗拿到样刊的时候,正逢感冒发烧,看到唐荀芳写的创刊词,激动的从床上滚落下去。

“好你个唐荀芳,言辞之犀利,之委婉,之包罗万象,之慷慨激昂。好,这份报纸,我要买他一千份。”

唐荀芳知道他会有这样的反应,“你还是站起来说话,认识了这么久,你还是头一次躺地上跟我说话。看来,这一次,你不再高高在上了。”

杜鸿茗蹭的站起来,“走走走,马上印它一万份,今天就开干,明天就发行。”

唐荀芳不动脚步,说:“我来,是取你欠我的东西。”

杜鸿茗茫然,“欠你什么?”

“你说过的,集结商界,群起发之。”

杜鸿茗哈哈大笑,“你小子,好好好,答应你就是。你现在最需要的是钱,加大印刷量,纸钱我来出。”

杜鸿茗说着就要走,被唐荀芳劝了下来,“这里是医院,你还是安心养病,出版的事我自有分寸。”

“我这点病算什么,早点把报纸发出去,中国的病人太多了,让更多的病人看到,我就是功臣。”

唐荀芳越听越觉得不对劲,玩笑道:“杜鸿茗,什么意思?你是什么功臣?跟你有什么关系,这纸上哪句话是你写的,就敢邀功?你们生意人可真不要脸。”

谈笑间,却也道出了中国的民众现状。唐荀芳站在医院的二楼窗户,看着外面的街道。行人们都在议论一件事,世界大战结束了,协约国胜利了,这是自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战争。

人们结队庆祝,饭店的食客,街上的散客,商铺的顾客,无不谈论着德国战败的消息。

“鸿茗,对《工学报》来说,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也是个双喜临门的日子,报刊迎着协约国的胜利顺利发行,预示着一个好的开端。咱们要把这种胜利继续下去。”

杜鸿茗穿上衣服,回了一句:“说的没错,咱们也算让西方列强享受了一次战败的滋味。走,这个时候,咱们应该走到大街上,跟大家一起享受胜利。”

是啊,两位爱国青年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感受着身边传来的喜悦,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感觉理想之光已经照进生命。

正当此时,范琪也赶来了,她是通知唐荀芳上天安门听蔡元培演说的。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肯定是要去的。

天安门塔台下面,围满了前来听演讲的学生、工人和商人。蔡校长站在台上,意气风发的演说着《黑暗与光明的消长》。

“现在世界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替。”

“世界的大势,已到这个程度,我们不能逃在这个世界以外,自然随大势而趋了。我希望国内持强权论的,崇拜武断主义的,好弄阴谋、执着偏见,想用一派势力统治全国的,都快快抛弃了这种黑暗主义,向光明方面去呵。”

蔡先生的发言慷慨激昂,下面的人也跟着他一起激动。唐荀芳感叹道:“此生没能进北大学习,是我一生之憾事。此生错过蔡校长之类大师,是我一生之憾事。不过,我一个人错过了没什么,好在,这个时代遇上了他们。鸿茗,现在一看,我所做之事,不及大师们九牛一毛,悲哀。”

杜鸿茗安慰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同出中华,又何分你我高低,北大行思潮之头,你唐荀芳从之,是为中华好儿女,实在无需自轻。”

“说的是,杜先生,我支持你的观点。”范琪补充一句,对唐荀芳笑了笑。

杜鸿茗回道:“我还是喜欢别人叫我杜博士。”

唐荀芳又是哈哈大笑,“你个崇洋媚外之人啊,叫你先生是抬举你,你啊,整天故弄玄虚。”

三人听完演讲之后,又急忙赶去东单北大街。

“听说那克林德碑要拆了,这座象征中华民族耻辱的琉璃坊终于该倒下了。咱们一定要去看看,报纸可以明天再发,但错过了今日,就是错过历史,是要遗憾的。”唐荀芳边走边跟他俩说。

“没错,德国战败了,作为战胜国,咱们可以享受战胜国待遇了,这一次,德国占领的山东可以还给咱们了吧。”

唐荀芳停下脚步,“呀,杜博士远居国外多年,还知道这段历史?看来我真是小瞧你了。不过嘛,这战胜国待遇问题不是你我能操心的,且看当局的态度了。”

到地方的时候,已经人山人海,人们拿着石锤和利器,万众一心,合力将碑体拆了下来。碑体一经倒下,在场民众涌上前去,奋力摧之。

场面如此之壮观,压抑在民众心中多年的愤恨终于迎来了释放的一天,唐荀芳看了眼杜鸿茗,“此时发报,正逢其时,今晚加班,明日先出一批。小琪,你现在就去通知阿海跟小宋,随时准备印刷。”

“唐大哥,就等你这句话呢。我这就回去帮忙。”

在全国人民沉浸在一战胜利的歌声背景中,《工学报》的全体员工共六人经过一夜的鏖战,终于将报纸印了出来。虽然只有三百多份,但足以让唐荀芳欣慰和振奋了。

报纸的头版头条便是一战胜利的消息,但他是从国际的角度来写的,并没有单纯的强调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作用。而是秉持世界和平,公理至上的原则去看待这次的胜利。

他不知道这样一篇文章会不会引来大家的注意,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谈论中国作为战胜国这一关键点,他却将大家的注意力引向世界人民和平共融的话题。这也是昨晚上他重新就一战问题作出的修改稿案。杜鸿茗也并未得见。

小宋拉着唐荀芳带回来的孩子,站在大街上,开始了他们的卖报生涯。孩子没有名字,小宋将他取名为胜利,说是为了庆祝这次胜利,顺便起的名。

作为新出茅庐的报刊,想要在遍地开花的北京城赢得民众的喜爱,不是件容易的事,唐荀芳夹着报纸,自然要去找杜鸿茗。那边也照单全收,也算履行了君子协议。可出来跑腿的他们就不容易了,站在大街上吆喝半天也无人问津。

阿海跟范琪一伙,在崇文门外活动了半个时辰,居然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

“阿海哥,照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想办法啊。”

着急也没用,阿海能有什么办法,他索性一屁股坐下去,“现如今,这人的眼睛都往上看,大家都跑去看李大钊先生办的报纸了,谁肯花钱看咱们这个。咱们啊,也别着急,杜先生不说了吗,卖报纸的事交给他,咱们啊,主要做好发行工作就好。”

范琪觉得阿海的想法太过消极,反驳道:“你没听说吗,李大钊先生的《晨钟报》两个月前被查封了,听说刊登了政府向日本人借款的消息。到现在还没重新出版。北京城那么大,我就不信没一个人买我们的报纸。现在政府的眼睛都盯着那几家大的刊物,咱们这些小鱼小虾恰逢其时,我以为咱们得处处渗透,不能靠杜先生一人的力量。”

“我同意。”

说话的不是阿海,范琪抬眼看了这个同意她观点的姑娘,阿海一看,“是你?”

小霞从他手中夺过去一张报纸,“这是你们出的报纸?”

阿海看她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将报纸抢了过去,“你认识字吗,还看报纸?”

范琪一看,这两人认识啊。便问小霞:“原来姐姐认得阿海哥,要么你支持我们一下吧,还一份报纸都没卖出去呢。”

阿海斜了范琪一眼,“有没有志气,咱们的报纸是要靠求人才能卖出去吗?”

虽说跟小霞才第二次见面,但自打上次在白塔寺遇见之后,两人就成了冤家,这不,刚见面就开始斗嘴。

小霞没理他,只对范琪说,“妹妹,我家夫人每天都要看报,本来嘛,你不说我也是要买一份的,但有的人不想卖给我,那我就去买别的看看。”说完就要走,赶紧让范琪拉住,“姐姐,别别,您大人不记小人过,跟他一般见识,犯不上。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懂什么叫志气,甭理他。”说着便把报纸塞到小霞手里。

接过报纸,小霞看都没看就塞进菜篮子里,“也好,看在妹妹面子上,就让我家夫人读读你们的报纸。”

说着,瞪了一眼阿海,阿海觉得谁都可以看这报纸,唯独聂府的人不行。小霞一走,便立刻训斥起范琪来,“知道她是谁吗,你就敢把报纸给她?她是聂府的下人。别忘了,唐大哥差点让他们害死。”

范琪听完,丝毫没反应,反而驳斥道:“聂府怎么了,唐大哥说了,这报纸就是给天下人看的,再说了,报纸上没写唐大哥的名字,你怕什么,难不成聂堂还要加害唐大哥不成。”

“那是因为林潇……”

寒字没说出来,被他吞了回去,阿海知道,范琪对唐荀芳的心思,那林潇寒跟唐荀芳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从始至终范琪都不得而知。要是把实话告诉她,恐伤了她心。

“因为什么?你这个人,话说一半就不说,我跟你讲,今天的事回去我跟唐大哥好好学学,非让他教育你一番不可。”

这时候的唐荀芳已经将报纸送给了杜鸿茗,并提前从他那支走了卖报钱,虽不多,但也是第一桶金。跟商人打交道他不擅长,他跟杜鸿茗跑去搞推销,搞不好会坏了菜。他前段时间在西郊刑场可是出了名的,要知道报纸是他办的,谁还敢接这人情生意。

索性带了一份报纸,去了北大。 lOFfGO/YZjlehLRHNiIapCgsvWXqhzWLAbkIVD2Ld4f3IstG6mkzWUUz3HicOIl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