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人不计小人过

有些领导认为自己身为领导手中握有权力,下属们就得看自己的脸色行事,可偏巧并不是所有的下属都懂得这一点。一旦遇到这种工作能力不差、又比较努力、只是有些不识趣的莽撞下属,作为领导的你会不会因为对方的“不识趣”而排挤他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作为领导应该尊重员工,许多下属都拥有优厚的潜质,只是在性格上有些缺点,如果身为领导的你能适当地对待和处理,使他的缺点变成优点,就可以充分发挥他的潜质。做领导的可以在许多方面抓大放小,但在了解下属的性格及缺点并宽以待之这一方面,绝不能马虎。

如果你只会简单粗暴的下达命令,忽略下属的感受,勉强他们做不适合的差事,结果受挫折的将是领导。有些人以为定下的规则,如钢铁般不容下属破坏,更不容许他们以任何理由拒绝所委派的差事,这实属愚昧的做法。规则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因此作为领导,你必须牢记一句话: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所以,不要使下属因为你的苛刻与计较而怕你,这是必须要注意的。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如果一个领导经常对自己的下属求全责备,对有缺点和过失的同事吹毛求疵,就难免常常被一些纠纷所困扰,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与别人把关系搞僵,使得自己举目无友,常受“夹板气”。领导者应不苛求于人,就是说对下属们的某些做法虽然不满意,也要宽容以对,以免搞得人心涣散。

现实中不少领导常常对下属的缺点或不足“明察秋毫”,并把它们作为把柄抓住不放,常常抱怨某某性情急躁,太不稳重;某某为人圆滑,不可深交;某某骄傲自大,瞧不起人;某某不好学习,没啥发展;等等,言语之中不无贬斥或挖苦,甚至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这样的行为只会使领导失去下属的要戴和拥护。

在这方面,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是一个典型的正面例子。

管仲家境不好出身低贱,年轻时三次求官被逐,后经自己努力成为齐襄公之弟公子纠的辅臣,在公子纠与其弟公子小白争夺王位中,管仲率军到莒国边界阻拦公子小白归国登基。管仲赶到边境正遇到公子小白一行向齐国赶去。管仲心中发急,便暗暗拿出弓箭,对准公子小白射了一箭,但是箭只射中小白衣服上的带钩,没有伤着身体。小白假装中箭,大叫一声,倒在车上,但仍日夜兼程赶回国内成为国君,也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本来恨透管仲,要报一箭之仇,非要杀他不可。但后来他了解到管仲是旷世之才,齐国要成就一番大业,非他辅助不行,便叫鲁国把他捆在车中送回齐国。归国后,齐桓公泯去私仇,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国,地位在自己的忠心辅臣鲍叔牙之上。果然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称霸诸侯的大业。

齐桓公若想报仇处死管仲易如反掌,但他没从个人恩怨出发,没将管仲置于死地,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成就了一位名垂史册的大政治家。一个封建统治者敢于重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而且用人不疑,对管仲言听计从,这确实难能可贵。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在对待下属的问题上,也应做到“大人不计小人过”,而且应做得更好。

西汉时期,有位将军名字叫做韩安国,因为犯法而被下狱。当时拘管韩安国的监狱官田甲,看他是个罪犯,经常侮辱他。韩安国不堪辱骂,便对田甲说:“死灰独不复燃乎?”也就是说:“你不怕我将来再做高官吗?”田甲自恃为监狱官,主管犯人生死,即反言相讥道:“燃即溺之!”也就是说:“死灰若燃起,我用尿浇灭之!”结果没几天,朝廷不但赦免了韩安国,并给他升了官。这下田甲可就慌了,匆忙逃走。韩安国当时下令:“田甲到我处,不来的话,我即诛灭你的家族!”田甲没有办法,只好前往谢罪。见面之后,韩安国笑着说:“你的才能足以在我手下为官。”不但没有治罪于田甲,反而善待之,使田甲感恩戴德,最终成为韩安国的死党。在这里,韩安国以诛宗族为威胁,使田甲前来谢罪,最终又重用之。这样一做,田甲知罪,又受重用,自然以死图报。

身为领导者应当不计较员工的小缺点,让他们改正就是了。这既是领导者应有的修养和品质,是虚怀若谷的反映,又是领导者发现和使用人才的方法。只有做到不计前嫌,才能发现、挖掘出更多的人才,才能保住人才,不使之流失。

不计前嫌还具有感化心灵的作用,以礼对待非礼、以仁对待非仁,达到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的感动、激励,能使下属和领导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极度亲密的私人关系。无论在以仁、义、忠、信为表征的道德至上的社会氛围中,还是在以法律规范、行政命令为表征的法治至上的社会氛围中,不计前嫌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时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这样的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安国,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的。王安石当宰相之际,因与苏东坡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到黄州。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两人的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十分投机。苏东坡由黄州调往汝州时,还特意到南京探望王安石,受到热情接待。二人结伴同游,促膝谈心。临别时,王安石嘱咐苏东坡:将来告退时,要来金陵买一处田宅,好与他永做睦邻。二人一扫嫌隙,成了知心朋友。

《水浒传》中的宋江在梁山泊中,论谋论武都不出众,但他为什么能赢得众将的一致拥戴,并为他拼死效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宋江能不念旧恶,使招降纳叛过来的将领们对他心悦诚服。细数梁山的将领,很多人起初都和宋江作过对,或者是对宋江有“恶”,但宋江乐于忘记别人的“恶”,这就使得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宋江不念旧恶,以礼义相待,甚至格外表示亲近,也就使得过去的为“恶”者,感念其诚,改“恶”从善,自愿投到其麾下,征战立功。

因此,作为领导要宽容一些,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要抓住员工的缺点不放。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下属们才会更加忠心于你,在你管理他们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MUuL8ezR27UfEn+BwS5JjNKhLWz8WHd9qGOJcKmGeixLza7rRU5J3hg8mzxrd0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