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给有能力的人适当的“地位”

有才干的人渴望被领导赏识,发挥有能力的员工的才干是管理者成功的前提,对能干的员工给予适当的位置,使他们看到发展机会,这是管理好员工的一个重要的“攻心术”。

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希望有自己的“地位”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以发挥。地位是指一个人在某个群体中从属的社会等级,它是一个人的名声、荣誉以及他人对他的认可程度的总和的标志。自从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在群体内部的地位差别从来就受到明显的关注。只要人们相聚成群,地位的区别就往往会加大,因为它使人们能够确认群体成员的不同特性和能力。个体是通过地位系统或地位阶层而联系在一起的,它反映了相对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等级。

让一个人产生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他担任高一层级的工作,让他挑战自己。因为无论任何工作,只要让他担任哪怕只是个小主管,他就觉得已确立了地位,干劲就会实足。

有许多低层级的员工,虽然他们很优秀,但他们从不考虑工作的整体,觉得想休息就不去上班;而一旦职位高升,反而会认为“工作第一”,干劲比谁都高。许多基层员工总是对上司抱有敌对心理;而一旦赋予他某种责任,他反而会改变态度,热心地去督促属下工作。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地位节节攀升,希望在公司里能够不断晋升。你若经常置某个员工于某个地位上,他会渐渐地降低工作意念。因此,你必须让他成为实力更高的人,使他能得到较高的地位。然后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训练和指导。如此一来,使他们体会到,在组织中地位高升的实在感,那才会使得他们有干劲。同一组织内,有不少员工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人之所以意志高昂,是因其在工作岗位上有种无法动摇的地位,使他们自豪、有信心,使周围的人们尊重他们。

当然,有时并没有领导职位,故只有退而求其次,可让他当个指导者,指导后进人员,或者干脆建立责任制度,让他带头。比如,向来不管家中财务的人,一旦叫他管理财产,他反而会收敛起贪玩个性,一改常态,专心负起重任来了。人无论在家中或组织内,只要在团体中确立了地位,就会觉得责任感加重,有奋发向上的意念。

你也可以对年资满一年以上的员工说:“你们现在已是企业的中坚分子,工作纯熟,因此,我要你们来指导新员工。要知道,,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希望你们好好地去干。”这些人一旦担任起指导者,清楚了自己的地位,工作起来就格外地富有热忱。

由此看来,给予员工“地位”完全可以虚实结合,你并非一定要给他高级别的岗位,只要在感觉上,有人依赖他、拜托他,使他感觉到自己俨然是位经验老到的人,让他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可以使其自认已确立地位了。也就是说,只要让他专门负责某件事,使其独当一面,就会达到这种效果。

地位不仅仅是一份更得体的薪水和一张更宽阔的办公桌,为了地位,很多人也许不会在乎为了工作而长期加班、任劳任怨。地位表明的是一种认可,一种身份。身份变迁,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荣辱兴衰,决定着其积极性的涨落。

当一个职业经理人被邀请参加只有经理人才能参加的俱乐部的时候,他体会到比获得薪水还要开心的感觉,他们有一种被人承认和赏识的感觉。当一个管理者成功地率领团队取得了公司销售竞赛的第一名时,他的奖金不一定比某些金牌销售员高,但他却表现出管理者的沉醉。

正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地位当然不仅仅是职位,地位应该是一种认可,是一种荣誉和一种尊敬,它带来的是满足与责任。

事实证明,象征地位的头衔即使没有实在的职务,也能鼓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做事,也能赢得人们的忠心和热诚。

30个不同行业的工会的倡导者、美国劳工协会的缔造者塞缪尔·冈珀斯,他在刚刚开始开展工作时,感觉到举步维艰。工人们大部分都是毫无组织的,而当时他既没有钱,又得不到足够的外界帮助。

有一天,他灵机一动地想出了一个计划。他自己创造设立了一个“民问委任状”,授予那些愿意组织工会的人。在一年中,以这种方式被委任的人就有80人之多。美国劳工协会会员的数目从此开始激增。

没有几个领袖能比拿破仑更清楚“地位”的价值了,也没有人比他更能明了人类对于这种极具诱惑力的东西的渴望是多么迫切了,拿破仑学会了让下属为荣誉而战。为了使那些拥护他的人都能牢固地团结在他新创的帝位之下,拿破仑对赏赐毫不吝惜,创立并封赐了许多崇高的头衔和荣誉。他创制了一种勋章,并且立刻将1500个以上的十字勋章授予他的臣民;他重新启用了法兰西陆军上将的官衔,将这一高位封赠给了18位将官;同时给优异的士兵授予“大军”的光荣头衔。很多头衔尽管是虚设的,但它们仍然具有非常特殊的功效。

由此来看,给个头衔,给个位置,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名誉的力量不可低估。这个小小的“攻心术”,能给你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动力,其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6IktMkC8trzn/a9nz77tmFpUcVh4xvby9L6TEbr4VGDjdF+cWtf3p8ORxqi+dg5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