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喵告别了地球喵们,跟着流浪狗上了路。火星喵弄到了一个电动滑板,大小刚好够它和流浪狗站在上面。
火星喵看到了地球喵背后的透明人影。
“小心透明人哦。”火星喵好心提醒。
在路上,火星喵向流浪狗做了自我介绍。
流浪狗顿时严肃起来:“原来你是从火星来的喵,不简单。我呢,虽然没有被选拔上,但是我参观了火箭发射场,还登上了要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不过,发射场太远了,我带你去航天基地,在那里再找交通工具去火箭发射场。”
“哦,太好了。”火星喵问道,“那现在的宇宙飞船是什么样子的啊?去火星要用多少时间?”
“宇宙飞船是用常规火箭驱动的。从地球飞往火星,以现在的技术需要多长时间我不太清楚。”流浪狗说。
“不太好回答?”火星喵觉得自己和人类一样傻掉了,“你不会是说我回不了火星吧?”
流浪狗笑了:“我怎么可能吓唬你呢?你当然能回火星去的。我参观火箭发射场时,有一段全息影像讲座,专门讲解了与航天相关的知识,我和以前的主人一起看的。只不过他从头到尾都在玩手机,到底记住了多少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是全都记住了。”
“你的记性还真不错啊,”火星喵有些佩服起这条刚才还显得很落魄的流浪狗,“我考考你,地球到火星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地球与火星的最小距离大约是5500万千米,但因为地球和火星都处在运动状态,从地球飞往火星实际的距离要更长,花费的时间会更多。”流浪狗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那地球飞船要多久能到火星?”火星喵继续问。
流浪狗回答:“‘水手四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后200多天后成功飞越火星;‘水手六号’跑得最快,花了156天;‘海盗一号’走得比较慢,用了300天左右;‘好奇号’火星车则用了250多天到达火星。”
“这都是些无人操作的探测器啊,飞得这么慢。那要是载人飞船,是不是会更慢一点儿?”火星喵有点不满意。
“要是载人飞船,可能会慢点。不过也说不定。载人飞船会比无人探测器重,可燃料也多啊。也许差不多时间到。”流浪狗被问住了,乱猜道。
“那至少要200多个地球日。我倒是不需要食物,但驾驶员需要。还要燃料,氧气,各种仪器……但是飞船能装载的东西有限,只能装这么多,超限了就飞不起来。”火星喵看着流浪狗,“这时候怎么办?”
“能怎么办?把人冷冻起来,这样人就不会消耗食物和氧气了。”流浪狗说。
“这个不叫冷冻。要是在像冻带鱼似的冻冰箱里,地球人就完蛋了。”火星喵说。
“那叫什么来着?”流浪狗拍拍头,“对了,叫冬眠!”
“冬眠?”火星喵皱眉,“在地球上我见过蛇冬眠、熊冬眠,人会冬眠吗?”
流浪狗肯定地答道:“当然能,只要想做的事情,人就一定能做到!”
火星喵不相信:“是吗?地球人搞得清楚冬眠和冷冻的不同吗?”
流浪狗说:“当然搞得清楚了,冷冻可能会导致生物体遭受损伤甚至死亡。冬眠更安全!
“飞向火星要200多个地球日,不算漫长,完全可以不采用冷冻而选择冬眠技术。”
火星喵怀疑:“真的可以吗?”
流浪狗点头道:“肯定可以啊。你听我说—”
流浪狗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人工诱发冬眠这个技术的发明者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哈桑·阿拉姆医生,他是一位外科创伤研究专家,研究怎么能为救护车送来的危重病人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他提出,救护车上应当配备生理盐水,给因车祸受重伤的病人输入一定浓度的生理盐水,就可以暂时提高他的血浆黏稠度,让他的体温从37℃迅速下降到10℃,这样病人的新陈代谢就变慢了,延缓了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和伤口的恶化。这就是人工诱发冬眠,它能拖延死亡的时间!”
冬眠和生物冷冻完全不同。
生物冷冻的正式名称叫作“生物体低温保存”,是将活的生物体用特殊方法冷却到-196℃低温。等需要时,再恢复到正常温度,使生物体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低温把生物体内一切新陈代谢活动都抑制住了,细胞不会衰老,也不会退化,只是暂停了活动。这种方法能长期保存生物体,却很容易在降温和加热过程中出现问题,让生物体遭受损伤甚至死亡。
冬眠只是减慢了动物新陈代谢的速度,减少了对能量的需求,机体仍在活动中,到一定时候冬眠动物就会自然醒来。冬眠对生物体本身几乎没有损害。
火星喵点头道:“不错!睡一觉就能到火星了。”
流浪狗说:“阿拉姆医生在猪身上进行了试验,他给猪注射了冬眠激素,这些猪的心跳和脑电波活动停止了两个多小时,在注入温热的血浆后,它们又恢复了正常!”
火星喵赞叹道:“这样的科研成果可以救多少条命啊!那本喵也可以冬眠喽。”
火星喵想了想,新的烦恼马上来了:“可是到哪里找冬眠激素呢?”
冬眠动物的血液里有一种冬眠激素,它能够诱发动物冬眠。在盛夏,如果把冬眠激素注入黄鼠和蝙蝠的体内,这些动物就会有规律地长时间沉睡,即便是烈日炎炎都没有办法把它们叫醒。不冬眠的猴子被注射冬眠激素后,也会出现典型的冬眠状态,脉搏跳动速度慢一半,体温也会降低。
流浪狗说:“肯定能找到。你知道吗,所有哺乳动物可能都可以冬眠,人类应该也可以。科学家要做的就是打开这个潜在的开关,按照需求进行状态的转换。”
火星喵感叹:“真是奇迹!这种技术已经被人类掌握了?”
流浪狗笑:“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NASA)早就开始研究‘人工诱发冬眠’技术,但后来因技术瓶颈而放弃。内越光高的‘复活’奇迹再次激起了NASA的热情,他们看到了希望,并为此项研究划拨了资金。宇航员在漫长的太空航行中如果能进入冬眠状态,那对食物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这也可以解决掉诸如心理压力、孤独症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为载人航天器登陆遥远的星球铺平道路。”
35岁的日本人内越光高创造了一个奇迹。2006年10月7日,他从日本西部的六甲山上坠落悬崖。他落地时骨盆骨折了,爬不起来,于是吃光了随身携带的食物后昏昏睡去。24天后,内越光高被救援人员找到。他的体温只有22℃,有微弱的心跳。经过抢救和治疗,内越光高恢复了健康,重新上班。专家认为,内越光高进入了类似冬眠的状态,新陈代谢几乎停滞,身体器官运转减慢了,这才可能在夜晚温度不到10℃的寒冷野外存活了这么长时间。
“好,现在的任务是赶紧送本喵回火星。”火星喵说。它在流浪狗的带领下风驰电掣般地冲向航天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