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简论:若干基本原则

论证首先要做的是列举理由,并将它们清晰、合理地组织起来。第一章给出了构建简论的通则,第二章至第六章讨论简论的若干具体类别。

规则1 明确前提和结论

论证的第一步是问你自己,你想证明什么,你的结论是什么。记住,结论是需要你为之给出理由的陈述;而给出这些理由的陈述,就是 前提

比如,你想要说服朋友( 也可以是子女或父母 )多吃豆子。乍看上去,这个主张颇为琐屑,意义不大。但是,先拿它举例子是很合适的——而且,吃饭毕竟很重要啊!现在,你要怎么论证自己的观点呢?

结论已经有了:我们应该多吃豆子。这是你的信念。但为什么呢?你的 理由 是什么?为清楚起见,你可能 要自己先说一遍 ,然后看它们是不是 好的 理由。如果你希望别人赞同你的观点,或者改变他们的食谱,拿出好理由自然是必要的。

好了,你的理由 什么呢?一个主要前提很可能是“豆子有益健康”:与大部分人现在吃的东西相比,豆子含有更高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则更低。因此,适量增加豆子在膳食中的比例有利于延长寿命、保持活力。你不能假定家人、朋友之前已经听过这个理由,或者已经赞同这个理由——最起码,提醒一下总没坏处。

为了提起大家的兴趣,再加一个主要前提也是有益的。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豆子往往代表着单调乏味。于是,你不妨提出,豆子能做出很多美味佳肴。比如,你最喜欢的豆子菜肴可能是辣味黑豆馅玉米饼和鹰嘴豆泥。现在,你有了一个结论清晰、理由充分的论证。

笑话也可以是论证,虽然理由可能看上去很可笑。

在地球上生活可能很艰难,但是你每年都能免费绕太阳一圈呢。

提到苦中作乐的理由,你一般想出“免费绕太阳一圈”这一条。这则笑话的笑点正在于此。但是,它也确实是一条理由:试图证明生活并不总是像看上去那样糟糕。它很搞笑,它也是 论证

规则1叫作“ 明确 前提和结论”。这里的“明确”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含义。一个是“ ”。理由和结论是不同的,必须要明白地分开。免费绕太阳一圈,忍受生活的苦难,两者是截然有异的。前者逻辑上是在先的,它是前提;而后者或许是从前者推出来的东西,它是结论。

弄清楚谁是前提,谁是结论之后,你还要保证一个“ ”字。换句话说,你要确定自己认可前提和结论。确定了才能继续,否则赶快换掉!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本书为你提供了多种可供套用的论证格式。你可以用它们来构建前提。例如,证明某个概括性结论的合理性时,可查阅第二章。这一章会告诉你,你需要给出一系列例子作为前提;还会论述需要寻找什么样的例子。第六章解释了演绎论证,如果你的结论需要进行这种论证,那么在第六章中列出的规则将告诉你需要什么样的前提。你或许要多试几次,然后才找到恰切的论证。

练习1.1 区分前提和结论

【目标】 练习区分他人论证中的前提与结论。

【要求】 改写下列各论证,在结论下面画横线,给每个前提加上括号。

【提示】 有的时候,区分前提和结论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要是人们总能把前提和结论写得明明白白,那该有多好!可惜,事情并非总是这样。因此,只有通过练习,我们才能学会区分前提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你应该记住两个策略。

第一,问问你自己:作者希望说服你相信什么观点。作者试图让你相信的主张就是结论。然后再问自己,作者用哪些 理由 来说服你相信,这些原因就是前提。

第二,留意 指示词 。有些词或短语会 指示结论 。看到或听到它们,你就知道结论就要出现了。还有一些词或短语会 指示前提 ,后面会跟着前提。下面列出了一些最常见的结论和前提指示词。

随着分析论证水平的逐渐提高,你会注意到更多的指示词。

再提两条建议。第一,不要完全依赖指示词。有的论证根本没有指示词,也有的指示词不只表示因果关系,比如“ 于是 ”“ 鉴于 ”“ 那么 ”等。听到“ 鉴于 ”不一定就是前提。游移不定时,回到前面讲的第一条策略:问问你自己,这句话是不是作者为结论提出的理由?如果不是,那就不是前提,哪怕里面有“ 于是 ”或“ 鉴于 ”。第二,不要假定一段话里除了前提就是结论。文字不只有论理,还有叙事、状物、阐发、命令、玩笑等,未必都是为结论提供理由。哪怕在论理性段落中,有些句子也可能是介绍背景、插入点评等。还是那句话,关键问题是:这句话是在陈述结论,还是给出让我相信结论的理由?若为两者之一,那就是论证的一部分;否则就不是。

【范例】

[若想民主制度成功,公民就需要有履行民主职责的能力。][合格的公民需要了解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和文学的基础知识,也需要有读写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通识教育对这些技能的开发至关重要。]因此, 若想民主制度成功,公民就必须接受通识教育。

答案解析 在这个例子中,最后一句话是结论,之前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前提。范例中这段文字中的句子要么是前提,要么是结论,但你应该记住,许多篇章中的句子既不是前提,也不是结论。这种句子就不要加下画线或括号了。

【习题】

1.种族隔离将某些人贬低为物。因此,种族隔离在道义上是错误的。

2.大学老师不应该给学生的作业打分,因为分数会造成负面的激励,反馈效果也不大。

3.2017年10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天体,将其命名为“奥陌陌”。天文学家不仅发现奥陌陌来自太阳系外,还发现奥陌陌是奇特的扁长形状,反射率特别高,没有彗星那样的“尾巴”,而且越过太阳之后速度变快。这些特征让奥陌陌不太可能是小行星或彗星。因此,奥陌陌是外星人的造物这一可能性值得考虑。

※延伸练习※

找到你最喜欢的报刊网站,阅读上面的社论、专栏和读者来信,里面大多都有论证。试着找到结论和前提,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与同学一起做。

规则2 理顺思路

论证是从理由、证据导向结论的一种 运动过程 。但是,与任何运动过程一样,论证既可能干净利落,也可能拖泥带水。你的目标是使论证清晰高效——甚至优雅,如果你能做到的话。

还是拿豆子为例。你现在要把论证写下来,该如何着手呢?我举一个范例:

我们应该多吃豆子。一个理由是豆子有益健康。与大部分人现在吃的东西相比,豆子含有更高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则更低。同时,豆子可以做出很多美味佳肴,比如辣味黑豆馅玉米饼和鹰嘴豆泥。

这段话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第一句是声明结论,然后依次阐述两个前提。先是提出一条主要前提,并给出简要理由说明为何豆子有益健康。接着是另一条主要前提和相应的例子。论证有多种展开方式。比如,两条前提可以调换顺序,结论可以放到最后才说。但不管怎么排列,都要一丝不乱。

理顺思路并不容易,尤其是更细节、更复杂的论证。做到一丝不乱是很难的,颠三倒四倒是常事,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想一想辣味黑豆馅玉米饼和鹰嘴豆泥。与大部分人现在吃的东西相比,豆子含有更高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则更低。豆子可以做出很多美味佳肴。我们应该多吃豆子。豆子有益健康。

前提和结论都一样,但顺序变了,而且也省去了能帮助读者搞清谁是前提、谁是结论的标志语和转折词( 比如“一个理由是……” )。于是,整个论证就乱成了一团。用来支持主要前提的例子——比如美味的豆子菜肴——散布于多处,而不是紧贴着它要支持的前提。你得读两遍才能知道结论是什么。不要指望读者们对你会很有耐心。

你应该对论证多做几次调整,直至找到最自然的排列顺序。本书讨论的规则应该会有所帮助。你不仅可以利用这些规则弄明白你需要哪种前提,还可以用它们找到这些前提的最佳排列顺序。

练习1.2 将论证整理为前提-结论的格式

【目标】 练习用清晰的、符合逻辑的结构改写论证。

【要求】 下列各段都包含一个论证。先用自然的、有意义的顺序排列前提并编号,然后在末尾加上结论。

【提示】 用前提-结论的格式整理论证往往会帮助理解,分以下几步:

首先,确认前提和结论是什么,如练习1.1。

然后,用有意义的顺序排列前提,这能够帮助你理解前提之间的联系,以及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最好的排序往往并不唯一,多试几次,从中选出对你最有意义的那一个。

得出有意义的排序后,加上编号。每个前提最好都是整句,用指代的人或物替代“他”和“它”等代词。

最后,把结论放在末尾。有些逻辑学家会在前提和结论之间画一条线,就像竖式计算里面那样,表明前提“加起来”得出了结论。也有些逻辑学家会在结论前面加上“ 因此 ”这个词,或者加上“∴”这个符号。

【范例】

有些公司正在开发产肉率更高的转基因动物,如三文鱼。如果转基因三文鱼逃到野外,它们会与天然三文鱼争夺食物。然而,天然三文鱼经过自然选择,适应了野外生活。转基因三文鱼却并非为野外生存而研发。因此,如果转基因三文鱼逃到野外,非转基因三文鱼在竞争中会超过转基因三文鱼。

答案

(1)如果转基因三文鱼逃到野外,它们会与天然三文鱼争夺食物。

(2)天然三文鱼经过自然选择,适应了野外生活。

(3)转基因三文鱼并非为野外生存而研发。

因此,(4)如果转基因三文鱼逃到野外,非转基因三文鱼在竞争中会超过转基因三文鱼。

答案解析 这段论证本来就厘清了顺序。因此,只要确定哪些是前提,编上号,然后在结论前面加上“因此”二字,前提-结论的格式就出来了。

第一句话并非论证的前提,不是为结论提供理由,而是为论证整体提供背景知识。我们不需要将它加进去。

【习题】

1.许多人说,勒布朗·詹姆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真的很棒。但勒布朗·詹姆斯自己出去也这么说!他不应该说这种话。这样说自己就是不尊重过去的伟大球员,比如比尔·拉塞尔、迈克尔·乔丹和拉里·伯德。他们同样很棒,而且也做过一些勒布朗·詹姆斯吹嘘说自己做过的事。

2.在达特茅斯,一支由布伦丹·奈汉领导的研究团队研究“为父母提供关于疫苗安全性的信息会产生何种影响”这一课题。他们为一些家长提供了来自美国疾控中心的信息,内容是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会引发自闭症。其他家长没有收到疫苗安全性的相关信息。与未收到信息的家长相比,收到信息的家长给子女接种疫苗的可能性并没有更高。奈汉及其团队得出的结论是,仅仅提供疫苗安全性的相关信息不能提高给子女接种疫苗的家长比例。

3.1908年,西伯利亚通古斯有800平方英里 森林被夷为平地。围绕通古斯大爆炸产生了多种理论。有人说是UFO,甚至有人说是微型黑洞。但是,科学家最近在当地发现了一个撞击坑形状的湖泊,可能是小行星或彗星造成的。所以,通古斯大爆炸是由小行星或彗星撞击造成的。

4.一个人即便知道自己过得很快乐,他也可能怀疑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这表明,有意义的人生与快乐的生活不是一回事。同时,一个人做着不符合本性的事情,或者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哪怕从客观角度来看,他在做的事情或许有其价值,他的人生也称不上有意义。这表明,有意义的生活与做着客观上有价值的事情也不是一回事。上述话语都表明,分别来看的话,快乐和客观价值都不是有意义的生活的充分条件。

※延伸练习※

按照“提示”中给出的步骤,将练习1.1中的论证整理为前提-结论的格式。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结果与别人对照,可以找同学或朋友一起做。此外,你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报刊网站,整理社论、专栏、读者来信中的论证。

《附录三 论证导图》中展示了更复杂的前提-结论组织格式,论证导图对理解复杂论证特别有帮助。

练习1.3 分析影像形式的论证

【目标】 帮助读者分析影像中的简短论证。

【要求】 前往本书配套网站,点击“第一章”下的“练习1.3”,里面包含若干图片和视频链接。按照前提-结论的格式整理影像材料要表达的论证。

【提示】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影像的轰炸,从排行榜到艺术品,再到线上视频,它们的目标都是说服我们。有的时候,它们试图说服我们去做某件事,或者买某样东西。有的时候,它们又试图要我们相信某个命题。许多材料都可以视为“影像形式的论证”。它们不一定会用文字呈现前提和结论,但不少材料可以按照“为结论提供理由”的方式来解读——这就是论证了。

考虑影像论证的时候,如何用一种自然的顺序来呈现其想法是完全取决于你的。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结论是什么:它想要你做什么事,相信什么命题。接下来,你要问自己:这张图片或这段视频是不是为了让你相信结论而给出的理由?如果给出了理由,那就是论证的前提。

要想发现前提,你要思考自己看到的图片与图片用来支持的结论之间有何关联。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广告里运动员在喝雪碧,结论是你也应该喝雪碧。运动员喝雪碧的图像与你应该喝雪碧之间有何关联?如果运动员在艰苦的比赛或锻炼后喝了一口,图像要传达的信息或许是雪碧能恢复精力。在这种情况下,论证就是这样的:“雪碧能恢复精力,你喜欢能让人恢复精力的饮料,因此,你应该喝雪碧。”换一种情况:运动员和朋友们欢聚一堂,一起喝雪碧。在这种情况下,图像要传达的信息或许是年轻潮人——尤其是图像中运动员的粉丝——都喝雪碧,如果你想跟他们一样,你也应该喝雪碧。

不同人对同一幅图像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实际上,你自己很可能就会给出好几种解释。不要老想着找到唯一正确的解释,只要找到一个合理解释即可,这个合理解释也就是作者可能想要传达的信息。

※延伸练习※

找一本带广告的近期杂志或一个网站,分析遇到的每一则广告包含的影像论证。

批判性思维活动:自寻材料分析

第三部分的“自寻材料分析”是一种运用规则1和规则2的课外活动。

批判性思维活动:给出影像论证

第三部分 的“给出影像论证”是一种能帮助读者理解影像论证的课外活动。

规则3 从可靠的前提出发

无论你从前提到结论的论证过程多么精彩,如果前提站不住脚,结论也同样站不住脚。

今天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幸福。因此,似乎人类并非为幸福而存在。我们为何要期盼不可寻得之物呢?

这个论证的前提是,“今天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幸福”。有时候,在某个下雨的午后,或者在某种情绪之下,这几乎是正确的。但问问你自己,这个前提是否真的合理。今天世界上 没有人 真正感到幸福吗?从来没有?至少,这个前提需要认真论证一番,而且它很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这个论证无法证明人类并非为幸福而存在,也不能证明你我不应该期盼幸福。

有时从可靠的前提出发并不难。你可能有现成的、人人皆知的例子,或者显然为大家所认同的、可靠的信息来源。其他时候就困难一些。如果你不确定一个前提是否可靠,你或许需要做一些调查,并且/或者对这个前提本身进行论证( 更多可参考规则31 )。如果你发现,前提得到的论证并 不充分 ,那么你显然就需要试试其他的前提!

练习1.4 分辨可靠和不可靠的前提

【目标】 练习分辨出论证的可靠出发点。

【要求】 按照前提-结论的格式改写下列论证,同练习1.2。然后指出各条前提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提示】 论证既是说服别人的方式,也是学习新知识的手段。好的论证能将你( 或其他人 )从原本就接受的前提,引向你( 或其他人 )之前没有接受的结论。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论证需要从你( 或其他人 )原本就接受的前提出发。另外,除非从某种共同的前提出发,否则意见相左的人是不能进行有效对话的。因此,学习做出好论证的重要一环就是,学会分辨出哪些前提是可靠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确定出发点是否可靠、是否得到公认并不简单,不同情况下用的方法也不同,但还是有若干引导思维的经验法则。

首先,公认的事实一般是可靠的出发点。例如,地球上有许多物种,而这些物种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似点。这就是一条事实,在关于进化的论证中是一个可靠的出发点。然而,你应当花功夫去确认“事实”的公认程度。有些你心目中的常识在其他社交圈子、其他省份、其他国家或许是遭受质疑的。比如,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认为,今天看到的万千物种是由自然选择演化而来的。但是,在某些社交圈子和地区,人们经常否认这一点。如果听众并不认为这是公认的事实,你也许应该另选一个出发点。

其次,有恰当证词或来源支持的前提一般是可靠的。例如,如果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告诉你,她去过巴西,在亚马孙地区看到了粉色的河豚,那么你就可以认为“亚马孙河流域生活着粉色的河豚”是一条可靠的前提。

发现不可靠的前提也有一些窍门。公认错误的前提、很容易证否的前提是不可靠的。( 当然,你要记住,一件事情在甲地是“公认错误”,在乙地或许就是公认的事实。别忘了受众的地域属性。 )还有一些前提,它们不可靠不是因为它们是错误的,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或者没有能力知道——它们是否为真。过度泛化的结论和过度模糊的主张属于这一类,没有给出论据的争议性观点和不可能验证的命题也属于这一类。不过,你要记住,宣称一个前提不可靠与宣称一个命题错误是两回事,前者可能只意味着你不知道该前提是否为真。

本书后面的规则会阐发和展开规则3,尤其是第四章《诉诸权威的论证》中的规则。规则31会要求你为看似不可靠的前提补充理由,将其转化为得到充分支持的结论。但是,这都是后话。现在,你只需要盯着面前的前提,运用自己的常识。

【范例】

人工智能很快就能管理城市或大陆了。人工智能近年来发展迅速。新型人工智能程序AlphaZero只用几个小时就能成为国际象棋和围棋这类复杂棋类的专家。如果AlphaZero能掌握复杂棋类的话,那么它肯定用不了多久就能管理城市或大陆了。

答案

(1)人工智能近年来发展迅速。

(2)在教会AlphaZero几条基本规则后,它只用几个小时就能成为国际象棋和围棋这类复杂棋类的专家。

(3)如果AlphaZero能掌握复杂棋类的话,那么它肯定用不了多久就能管理城市或大陆了。

因此,(4)AlphaZero的算法很快就能管理城市或大陆了。

前提(1)是可靠的,因为它是常识。前提(2)不可靠,但只要引用几条好的信息来源,比如知名新闻网站,那么它就可以变成可靠的前提。不过,前提(3)肯定不可靠。从擅长棋类游戏——哪怕是国际象棋和围棋这类复杂的棋类——跳到管理城市或大陆这样规则极其开放的任务是不合理的。懂得如何下赢国际象棋与懂得如何管理人类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别,后一项任务依赖于文化与社会交往层面的细微知识,更需要应对没有明确答案的开放性问题的能力。

答案解析 上述回答逐条考察了前提的可靠与否,并给出了相应的理由。回答中说前提(1)是常识,但这可能取决于受众。回答中对前提(2)做了不是非黑即白的解释,说它尽管不可靠,但很容易通过引用知名信息来源——第四章会讲解这方面内容——变成可靠的前提。正如回答中所强调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前提(3)是否可靠。鉴于回答中给出的理由,下述看法最起码是有争议的——只要一个人工智能程序能下好围棋或国际象棋,它就一定能胜任管理错综复杂,难以预料的任务及规则,问题和答案远远不如棋类游戏那样明确的人类社会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回答并未试图说明结论是否可靠。规则3的主题是前提的可靠性。在本习题中,你无须评判论证的结论。

【习题】

1.你应该做一名素食主义者。你吃的每一块肉都是用动物的苦难和死亡换来的。另外,把动物尸体放进口中咀嚼很恶心。优秀的素食有很多,包括可口的素肉。另外,吃素食也比吃肉食更健康。成为素食者还有一个原因:你会加入许多伟人名流的行列,从达·芬奇、牛顿、爱迪生到保罗·麦卡特尼、仙妮亚·唐恩、托比·马奎尔。

2.放射性物质会衰变为其他物质。例如,碳的某些同位素就有放射性,会衰变为碳的其他同位素。通过一块岩石中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率,我们就能准确地估计这块岩石的形成时间。这个过程就叫作“放射性定年法”。放射性定年法表明,地壳的某些大型岩石构造有40亿年的历史。因此,地球本身至少有40亿年的历史。

3.有些人将通识教育斥为浪费时间。但真正的教育不只是积累知识,更要陶冶情操。通识教育不仅会让学生接触历史、自然科学和数学,还会让他们接触抒情达意的文学和艺术。因此,通识教育是任何“真正”教育的关键一环。

4.当一个人用可能造成死亡的物件对他人造成致命伤害时,他就是用致命武器攻击了后者。我们有可能向别人的手机发出看起来像是频闪闪光灯的照片。频闪闪光灯可能诱发癫痫患者发作。癫痫发作可能造成死亡。因此,以诱发发作为目的,向癫痫患者的手机发出频闪闪光灯的照片应当被视为用致命武器攻击后者。

※延伸练习※

回顾练习1.1和练习1.2中的论证,判断前提可靠与否。本书配套网站的“第一章”中列出了若干网址链接,这些网页上有很多辩论,读者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阅读其中的论证,然后判断前提是否可靠并给出理由。

规则4 具体简明

避免抽象、模糊、笼统的措辞。“我们顶着太阳走了几个小时”比“那是一段长时间的体力消耗”要好一百倍。一定要简明。空话连篇只能让读者感到一头雾水,失去耐心。

错误:

有规律地比大部分同胞更早就寝,并更早起床,有利于强健体魄,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获得易于得到他人尊重的思维判断能力。

正确:

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和聪明。

“错误”版本或许有点夸大其词( 是吗? ),不过也不是看不懂。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韵脚和节奏当然很好,但最重要的还是简明扼要。

练习1.5 破解故作高深的引语

【目标】 帮助读者辨认和避免过度繁复的文字。

【要求】 每道题目都包含一段名人名言,人们往往过于抽象和模糊地引用、改写。请用简单的语言改写。

【提示】 先通读一遍,把握大意。然后逐字细读,搞清楚每一个词的含义。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改写,把偏离句子主旨的字词都去掉。改写后与原文区别不大也没关系,只要尽可能简单、直接地把思想讲清楚就好。

【范例】

就这名雄性智人的一个相对有限的肢体伸展来说,我们或许也可以说,人类整体也在发生着一场范围大得多的进步。

答案 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答案解析 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在上面的复杂化版本中,“这名雄性智人的一个相对有限的肢体伸展”对应于“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其余部分对应于“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范例答案就是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原话,这没关系。阿姆斯特朗的话清晰明了,这句话也是,这才是重要的。

【习题】

1.一个没有雄性人类陪伴的雌性人类宛如一种水生的、表面有鳞片的、长有鳃和鳍的脊椎动物,而且这种动物没有一种由脚踏板驱动的、以骑在框架上的人作为动力的两轮交通工具。

2.才思敏捷的核心就是尽可能简练地表达自己,即用最少的、最简单的恰当词汇传达思想的主旨。

3.我们必须在自己身上展现出我们热切地希望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看到的那种变化。

4.要想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不只是百里之外而是十个百里之外的地方,这场旅行也要从一个位置迈出一步到另一个位置开始。

※延伸练习※

列出若干名人名言、经典歌词或书名,等等。让一个朋友或同学也列举。然后,模仿习题中那种过于抽象、复杂的风格改写它们。与朋友或同学交换复杂的版本,试着破解每一条原来是什么。此外,本书中其他习题中的论证同样是素材,你可以将其前提和结论都用过分复杂的风格改写,然后去考考班上同学,看他们能不能明白。

要想做到具体和明确,下定义就要谨慎。《附录二 定义》中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规则5 立足实据,避免诱导性言论

给出实际的理由,不能只有诱导性言论。

错误:

美国把曾经引以为豪的旅客列车湮没在历史的暗角,这是多么不光彩!为了荣誉,必须恢复旅客列车!

这段论证的意图是恢复( 更多的 )旅客铁路服务。但它没有为这个结论提供丝毫的证据,只是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辞藻——陈词滥调,就像开启了复读机模式的政客。旅客列车是因为美国做了或没有做某些事而被历史“湮没”的吗?这有何“不光彩”之处?毕竟很多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事物已经过时了——我们没有责任将它们全部恢复。说美国“为了荣誉,必须”这么做是什么意思?是否有人做了什么承诺,然后又违背了这些承诺?是谁做的承诺?

关于恢复旅客铁路服务的问题,可说的有很多,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时代,公路建设的环境和经济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问题是,这段论证没有说这些。它试图用辞藻的感召力解决一切问题,结果却是原地踏步,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当然,有时候诱导性的言辞也能打动读者,甚至在不应该打动的时候——但请记住,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实际的、具体的证据。

同样,不要为了让自己的论证显得更好一些,而去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形容对立的观点。通常,人们支持某种观点都是认真的、发自内心的。试着分析他们的观点——尝试理解他们的 理据 ——即便你完全不同意。例如,对一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很可能并不赞同“回到山洞里生活”。( 那么他们 赞同 什么?或许你需要问一下。 )同样,一个信奉进化论的人也并没有宣称她的祖父母是猴子。( 同理:她 相信 什么? )一般说来,如果你无法想象为何有人会坚信你所驳斥的那种观点,那么你很可能还没有理解它。

练习1.6 诊断诱导性语言

【目标】 练习辨别和避免诱导性语言的能力。

【要求】 寻找下列论证中的诱导性语言。如果论证中包含诱导性语言,请指出哪些词或短语存在诱导性,并给出平和的替代表述。如果不包含诱导性语言,那就标明这一点。

【提示】 好的论证应当建立在可靠的前提以及前提与结论之间的有力联系上,而非建立在文采修辞和情绪冲击力上。学会辨认诱导性语言,能避免被看上去很好的空洞论证说服,还能避免写出听起来不错却没有为结论给出恰当理由的论证。

诱导性语言有褒贬两面。有的诱导性语言贬低他人,比如将银行家称作“巨鳄、海盗”,听起来银行家就不是好人。有的诱导性语言大唱赞歌,例如将战俘营称作“和解中心”,听起来战俘营就成了好地方,像度假胜地似的。这两种诱导性语言都要留意。

有些诱导性语言比较隐晦,其情绪力量依赖于语境。比如,“常青藤学校”这个词不一定是诱导性语言,只不过是若干美国大学的代称。但是,想象现在有两名政客在辩论。一人说:“我可能不像对方一样出身常青藤学校,但是……”这里的“常青藤学校”一下子就带上了精英主义和特权的味道,让对方好像脱离群众的样子。我们也要留意这种诱导性语言。

要想用更平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去找那些少带——最好不带——情绪的词。比如,不要用“婴儿杀手”来说做堕胎手术的医生,这种称呼很可能只是情感宣泄。许多人认为,堕胎和杀婴是有重大区别的,他们不会认为“婴儿杀手”是一个中性的描述。反过来看,你也不应该将这些医生称为“帮助妇女解决健康问题的医生”。对于认为堕胎就是谋杀的人来说,这个称呼掩盖了做堕胎手术的医生和不做堕胎手术的医生之间巨大的道德差距。叫他们“做堕胎手术的医生”就好了。

【范例】

某些不负责任的政客对近年来的改革尝试一贯喷吐谎言。不论来自愚蠢和歇斯底里的想象,抑或来自精明和利用民众的天真来换取个人政治前途的野心,这些危害性极强的谬论都必须大白于天下。

答案 这段论证充斥着诱导性语言。“不负责任”的用词让政客听起来不像好人,却又没有说明他们做错了什么事。这个词可以去掉,不会影响论证的实质内容。“喷吐谎言”是“说假话”的煽动性说法。揣测“谎言”来源于“愚蠢和歇斯底里的想象,抑或精明和利用民众的天真来换取个人政治前途的野心”,这让政客听上去愚钝、反复无常或者邪恶,却没有给出任何事实来支持结论。更糟的是,这句话有一个错误的暗示,即这些政客的发言要么愚蠢、要么邪恶,没有其他可能的动机。整句话都可以删掉。该论证可以改写为:某些政客对近年来的改革尝试说了假话,这些话中的错误应当向大众公开。

答案解析 上述回答具体地指出了诱导性用语,说明了存在诱导性之处的每一点,并给出了替代表达。在诱导性语言对论证没有做出实质贡献的时候,该回答建议将诱导性语言删掉,这是正确的。

请注意,上述回答将奥伯曼的发言改写为中性的描述,但改写后的这个发言仍然未必是正确的。这就是说,他的主张是某些政客对近年来的改革尝试说了假话,至于他们到底说还是没说,仍然有待观察,现在奥伯曼就应该给出证据了。辨别诱导性语言并将其中性化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让人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相对开放的心态寻找证据,而不是被所谓的“不负责任”和“喷吐谎言”这样的诱导性用词搞乱了头脑,甚至没发现作者还没有给出证据。

【习题】

1.工厂化养殖利润背后的肮脏的小秘密昭然若揭。他们对动物令人发指的虐待根本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道德正派的人们痛恨无意义地残酷对待动物,到处都有人反对工厂化养殖。

2.我们都同意,被告当晚早些时候购买了凶器。当铺老板看到他花钱买凶器,他的朋友看到他拿着凶器。那么,如果男孩没有杀掉老人,弹簧刀是怎样插到老人胸口的呢?还记得男孩讲的那个异想天开的故事吗?他声称,弹簧刀在他去电影院的路上从兜里掉了出去。你们不会真的相信了吧?真相简单明了,男孩是凶手。

3.无辜的人正在死去,我不能留在这里,无动于衷。没有人愿意从《神奇女侠》(Wonder Woman)中阿瑞斯手中拯救世界。所以,我必须出马。

※延伸练习※

找几个支持评论的新闻网站,在评论中寻找诱导性语言的例子,试着辨别哪些评论是言之有物的,哪些又是宣泄情绪的。对于存在诱导性用词的评论,看有没有更中性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规则6 用语前后一致

简论通常只有一个主题或一条线索,各步论述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因此,要清楚地表达这个观点,用词要精挑细选,各步之间应该保持一致。

《英文写作指南》是一本经典写作教材,作者是E.B.怀特和小威廉·斯特伦克。书中以耶稣著名的“三种有福之人”为例说明了排比这种修辞。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这三句话的格式是“X的人有福了,因为Y”。每一句的结构及其用词都是完全相同的,而没有哪一句改写成“另外,因为Y的原因,X将获得福报”之类的样式。

你的论证也应该如此。

错误:

学习照料宠物的过程,就是学习照料一个依附于你的生物的过程。当小猫小狗需要你的时候,认真观察和回应,发现需求并相应调整行为的技能对照料子女也有好处。因此,学会认真饲养家畜也能够提高你的家庭抚养技能。

看不懂?每句话都挺清楚的,但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让人感觉陷入了丛林——丛林固然不错,但太密的话,可就不好走路了。( 别忘了,论证是一种 运动 过程!

正确:

学习照料宠物的过程,就是学习照料一个依附于你的生物的过程;而学习照料一个依附于你的生物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成为好父母的过程。因此,学习照料宠物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成为好父母的过程。

“正确”版本或许文采稍逊,但却清楚明白地将思想表达出来,这是值得的。诀窍其实很简单:“错误”版本中的关键术语不统一,比如前提里面还在讲“学习照料宠物”,到了结论里就是“认真饲养家畜”了;而“正确”版本在关键术语上严格保持了统一。

如果你想要有文采——当然,文采有时是必要的——那也不要追求花哨,而要尽量紧凑。

简洁版:

学习照料宠物的过程,就是学习照料一个依附于你的生物的过程,因此也是学习如何成为好父母的过程。

章练习1.7 评判读者来信

【目标】 练习运用规则1至规则6。

【要求】 下列论证改编自多家报刊的读者来信,请分析各条论证是否符合本章介绍的规则。

【提示】 从头到尾回顾本章的几条规则,看每条论证是否符合这些规则。你要这样想,一条规则就是关于该论证的一个问题:该论证的结论明确吗( 规则1 )?论证理顺了吗( 规则2 )?前提可靠吗( 规则3 )?能否更加简练、清晰( 规则4 )?如果能的话,哪些用语不够清晰?作者有什么别的词来替代?论证中是否有诱导性语言( 规则5 )?如果有的话,哪些用语是诱导性的?能提出中性的替代词吗?作者是否给同一个东西安上不同的词,从而造成了混淆( 规则6 )?如果有的话,确定用词不一致的地方,并提出一以贯之的词。

在解释论证符合或不符合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具体:如果前提不可靠,那就说明是哪一个不可靠,并解释不可靠的原因;如果论证不清晰或者啰唆,那就说出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如果论证使用了诱导性语言,那就指出哪个地方有诱导性,并做出简要解释。你甚至可以提出一个中性的替代性用语。同理,如果用词一以贯之会更好的话,你就要提出建议用词。

【范例】

培训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农民学习有机农业,这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肯尼亚哈拉比(Harambee)运动 中的一个组织已经为数百名农民提供了自然耕作方法培训,例如用水桶进行滴灌。这些农民原本食不果腹,但如今已经有了保障,甚至还有富余。有些人利用出售多余的农产品获得的收入来作为子女的医疗和教育支出。

答案 第一句话就清晰地给出了结论( 规则1 )。接下来以自然的、容易理解的方式给出了前提( 规则2 )。但是,前提并非公认可靠( 规则3 )。如果作者给出引用来源会更好,方便读者检验肯尼亚哈拉比运动的工作成效,因为大部分美国人( 作者面向美国受众 )都不了解该运动。论证基本符合规则4,虽然最后一句还有简化的空间:“有些人把多余的食物卖掉,换来的钱供孩子上学和看病。”这封信没有使用诱导性语言( 规则5 )。有些不符合规则6的地方:第一句话里说“有机农业”,第二句话里又说“自然耕作”;第一句话里说的是“扶贫”,用语很简单,但后面几句话里的用语却复杂得多。

答案解析 上述回答讨论了每一条规则,做出了论证文本是否符合规则1至规则6的判断,而且大多给出了解释。例如,它没有说明“论证不符合规则3”,而是说明了前提不可靠的原因。此外,该回答并没有坚持非黑即白。例如,它没有说明“论证不符合规则4”,而是承认作者大部分情况下遵循了规则4,只是有一句话可以更具体、更简明,而且指了出来。

【习题】

1.西尔维奥·德索萨只是一名信任在生活中照顾自己的成年人的少年。他不知道自己的法定监护人同意将他送到堪萨斯大学打篮球是接受了阿迪达斯的贿赂。然而,美国大学体育总会现在打着爱护运动员的旗号,做出了不许德索萨追求梦想的裁决,只因为某些不负责任的人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做的某些事。美国大学体育总会应该感到羞耻,德索萨应该继续打球!

2.( 美国 )当今政客很喜欢30秒原声摘要。讨论需要的是深思熟虑、智慧和诚恳,他们却只会虚声恫吓。我们应当对今日政坛的话语水平感到羞耻。在这里没有真正的辩论,只有胡言乱语。

3.科学家需要进一步调查人工照明对人类生理和行为的影响。人眼中有一种名叫“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特殊细胞。当光照射到这种细胞——尤其是短波长的光——时,人的心律和警觉性都会受到影响。小鼠实验表明,常见于黎明和黄昏的短波长光线会激发小鼠的活性。这意味着,人工照明也可能对我们的警觉性和睡眠模式造成影响。

4.保卫图书馆!地方图书馆为公众提供了免费的、平等的信息渠道。当你需要提高子女成绩、种花种草、训练宠物、修理烘干机时,图书馆里都有你需要的信息,图书馆馆员还能帮你找到适合的书。此外,图书馆还鼓励人们以阅读和学习为乐。网上能找到的内容有限。

※延伸练习※

找一份感兴趣的报刊,跟朋友或同学合作,找到《读者来信》栏目,确定每封来信中是否包含论证。如果是的话,请逐条评价它是否符合本章介绍的规则。然后与同学或朋友交换评价结果。若有不同意见,请说明符合与不符合的理由,努力达成共识。

批判性思维活动:给编辑写一封信

第三部分的“给编辑写一封信”是一种能够练习论证写作能力的课外活动。

批判性思维活动:分析没有改写过的论证

第三部分的“分析未改写的论证”是一种能够练习将规则1和规则2运用于原始语境中的课内或课外活动。

批判性思维活动:重构科学推理

第三部分的“重构科学推理”是一种能够练习理解科学文献中的论证的课内或课外活动。

批判性思维活动:分析科学推理中的论证

第三部分 的“分析科学推理中的论证”是一种能够练习分析科学文献中的论证的课内或课外活动。 X3s5Kv9PgJTBJUKQka242VqcrhxjI2+qEp2458fUx/3k7FNUQq/qwrZSSAo1ei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