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论证的意义何在

很多人认为,论证不过是花样翻新地陈述自己的偏见罢了。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论证让人生厌,毫无意义。在一部词典中,“论证”(argument)的一条释义是“争论”(disputation)。于是,我们有时说两人“have an argument”,意思其实是“ 这两个人争论了一番 ”。这种用法太常见了。但真正的论证不是这样的。

在本书中,“进行论证”意味着拿出一组理由或证据来支持一个结论。论证不仅仅是表达观点,也不仅仅是争论。论证是用理由去 支持 某观点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论证绝非毫无意义;事实上,它意义非常。

论证意义非常,首先因为它是确定哪些观点较为优越的一种方式。并非所有观点都有相同的说服力。有些结论有很好的理由来支撑,有些结论的理由就差得多。但我们往往分不清楚。我们需要对不同的结论给出论证,然后评估论证,看看它们的说服力究竟有多强。

在此处,论证是 探究问题 的一种方法。例如,一些哲学家和激进主义者认为,工厂化养殖肉畜给动物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此这是不合理、不道德的。他们说得对吗?如果只是看现有的观点,我们未必能做出判断。这涉及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对论证进行探究。例如,我们是否需要对其他物种承担道德义务,抑或是说,只有人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人类如果不食肉,生活会变得怎样?有些素食主义者寿登耄耋,这是否表明素食更健康?或者,当你想到很多非素食主义者也非常长寿时,这种论证是否就不再有效了?( 你还可以追问,是否素食主义者中长寿者的 比例 更高 。)或许,实际情况是,健康的人更有可能成为素食主义者,而不是素食主义者更容易身体健康?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仔细考虑,事先谁也不清楚答案是什么。

论证意义非常还有另一个原因。一旦得出有充分合理依据的结论,我们会用论证来阐明、辩护。成功的论证不只是重复结论。它会提出理由和证据,使其他人接受这个结论。例如,如果你确信,我们的确应该改变当下饲养、利用动物的方式,那么你必须通过论证来阐明结论的得出过程。你说服其他人的办法就是:把说服你自己的理由和证据拿出来。持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并不是错误。错误在于,除此之外你什么都没有。

论证是练出来的

通常而言,我们是通过 下结论 学会“论证”的。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会先提出结论——愿望或观点——而不是提出一整套说法予以支撑。有时这是行得通的,至少在我们非常年幼的时候。更好的做法是什么?

与之相反,真正的论证需要长时间实践积累。列举理由,得出与实际证据相符的结论,考察反对意见,等等——这些都是后天习得的技能。我们不得不长大成人,必须把愿望和观点暂且放下,开始真正去 思考

学校可能有帮助,也可能没有。课程要灌输的事实和技能越来越多,很少鼓励学生提出需要自己论证才能解答的问题。的确,美国宪法规定实行选举人团制度——这是事实——但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个好主意吗?( 就此而论,它过去是个好主意吗?无论如何,它存在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的确,很多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其他地方有生命存在。但是为什么?论据何在?各种答案都能找到理由。最理想的结果是,你不仅了解到了其中的一些理由,还学会了如何衡量其优劣——以及如何独立寻找更多的理由。

大多数时候,这同样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本书会帮你实现!此外论证自有其吸引人之处,我们的头脑会因此变得更加灵活机敏,跳出条条框框。我们会逐渐意识到,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带来多么大的改变。从日常家庭生活到政治、科学、哲学,甚至宗教,各种论证不断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供我们思考,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论证。论证能够让你进入这些当下的、新鲜的对话当中。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本书框架

本书从最简单的论证出发,继而讨论较详细的论证,最后论述其在议论文与口头陈述中的应用。

第一章至第六章讨论如何构建和评估简论(short arguments)。简论只是简单地提出理由和证据,通常只有几句话或一个段落。从简论开始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它们很常见,已经融入了日常对话。第二,较长的论证通常是对简论的详细说明,或者是将一系列简论连在一起。你如果先学会了做出和评估简论,之后就可以加以扩展,用于文字或口头形式的详论。第三,它们不仅是常见论证形式的极佳例证,也使论证中的典型谬误显明了。在较长的论证中,挑出论证的要点可能更加困难,发现主要谬误亦然。因此,尽管有些规则在首次提出时似乎显而易见,不值得专门谈,但要记住,这些简单例子会让你受益匪浅。还有另外一些规则,即便在简论中也很难理解。

第七章会教你做 详论 ,先写提纲,然后逐步充实;详论同时,你需要考虑反对意见和其他可能性。第八章深入议论文写作。然后,第九章补充了针对口头陈述的规则。再强调一遍,以上三章都以前六章为基础,因为详论本质上是对前六章讨论的简论进行组合与丰富。但即便你使用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自己写议论文或做口头陈述,也不要直接跳到后面几章。读者至少要阅读前几章《论证是一门学问》(第五版)的内容,以便掌握阅读后续部分所需的工具。教师可以安排在前半学期阅读前六章,然后将第七章至第十章作为课程论文、课堂展示、辩论环节和对话活动的材料。

第一部分结尾有三个附录。附录一列举了常见的论证谬误:这些使人产生误解的论证是如此迷惑人、如此常见,它们甚至有自己的名字。附录二提供了构建和评估定义的三个规则。在需要使用它们的时候就请使用吧!附录三没有包含在《论证是一门学问》(第五版)的原书中,这部分主要涉及论证的整体导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巧去理解论证各部分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当需要这些附录的时候就使用它们吧!

第二部分是新增内容,给出了大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大多配有答案解析,讨论答案的优点和不足。

第三部分也是新增内容,是基于第一部分的规则和练习的批判性思维练习活动。部分内容可独立完成,其余为课堂活动或群体活动。

本书使用方法

本书第一部分是《论证是一门学问》(第五版)的全部内容和相应的规则练习。本书的练习旨在帮助读者运用原书内容。只看原文即可把握大意。但是,做题之前既要通读原文,也要读提示。

在做完题之后,你可以去对照参考答案(见第二部分)。哪怕你无须帮助即可做完习题,我们也建议你看看答案,答案里一般包含重要的延伸讨论。此外,从整体来看,参考答案的部分意义在于为批判性思维的实操绘制一幅引人入胜的、涵盖广泛的图景。对批判性思维来说,文与质同样重要,不可偏废,《高效论证:美国大学最实用的逻辑训练课》便同时包含了这两个方面。

习题之后的一个延伸练习是关于规则运用的,这个延伸练习指导读者将习题中的技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许多延伸练习更适合集体合作,你如果经常有这方面的需求,不妨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第三部分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活动,教师可以将这些活动不时布置下去,寓教于乐,这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联系现实生活。每种活动介绍末尾都会列出若干变化形式的任务,学生一定要看清楚布置的任务是否有新增或更改的要求。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技能。与大多数技能一样,它是学无止境的。阅读批判性思维指南——比如本书列出的规则——是磨炼技艺的重要一环,但实际练习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甚至可以再加一条规则:练,练,练。 )《高效论证:美国大学最实用的逻辑训练课》的意义在于指导你、引导你进行练习和给出反馈。只要努力加坚持,你的思想一定更清晰、更犀利! BgB15S/fl1zzTYxBFyevMl/MsrcTp30m2ePzlCFyA/jCJg6UvoDH43V/EqNH3Jy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