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华严经》的大乘本质

从上面所引各节经文及其描述的内容看来,我想我已将《华严经》的大概背景描出一个相当清晰的轮廓了,由此,我们不但可以得知下列各种意念,亦即此经的真正内含——至少是它的开卷第一品的大概内容——同时还可进一步窥见大乘佛教的要义。

(一)这里面有一个虽不属于这个世界,但与这个世界亦不相离的世界。

(二)我们通常生活的这个世界,以充满种种拘限为特性。其中每一个个别的实体悉皆互相对立,而这便是它的自性(svabhāva),但在名为“法界”的华严世界里面,所有的个体悉皆包容在一个广大的总体之中,而这个总体则由每一个个体参与其间。不仅如此,每一个个体亦在它自己里面含容其他所有这样的个别存在。因此之故,法界里面有一种所谓的相即相入的关系。

(三)此等不可思议的超自然现象,在这个由黑暗与冷酷当道的世界中,便无法形成,何以故?无法彼此相入故。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有透入情形发生的话,那就是一切个体悉皆大崩溃了,也就是混沌一团了。

(四)因此,法界是一种没有任何阴影的光明世界,而光明的主要特性便是可以相即相入而不相碍相妨或互相毁灭。一种光可在它的本身之中以个别以及整体的方式,同时反映其他所有一切的光。

(五)这既不是由冷酷的逻辑推理求得的哲理解说,也不是想像的象征表示——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体验的世界。

(六)精神或灵的体验,好似感官的经验。这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它将体验到的一切直接告诉我们,既不借助推论的手段,更不诉诸象征的办法。我们应以此种方式体会《华严经》——也就是说,将它视为一种记录吾人实际精神生活的文书加以阅读。

(七)此种精神境界属于菩萨,非声闻所可得而明了,后者静静地住在一种知识直觉和一味不变的世界之中,高踞于一、多不息互相交参的世界之上。菩萨有一颗慈爱的大悲心,而他所过的生活,则是一种为了众生世界而牺牲奉献的生活。

(八)一个由生灵组成的社会,只有透过大悲(mahākurunā)、大慈(mahāmairri)、净戒(śila)、大显(pra n idhāna)、神通(abhij n ā)、无作(anabhisa m skāra)、不执(anāyūha)、般若智(prajñpāya)所生的方便,以及化身(birmā n a)等方式,始可接近

(九)由于声闻乘中缺乏此等德性,因此,它的信徒也就不容加入这个由诸佛和菩萨组成的大会了。虽然他们身在其中,亦无能力领会此等法会所进行的一切。大乘并不只是主张性空而已,还有一种伟大的社会精神在背后活动着哩。

(十)最后,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在逝多林发生的所有这一切现象背后,以及在围绕佛陀四周的那些应化菩萨的背后,有一种加被或加持之力(adhistā n a)存在。这种力量来自佛陀本身。他是一个伟大的中心和光明的源头。他是太阳,其光可以照见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不留任何余影。因此,《华严经》中的佛陀为“摩诃毗卢遮那佛”(Mahāvairochana-Budda),意为“大光明佛”,可译作“大日如来”。 IjIGsgGAGuuJiDT2l31KRzzQLaa9inSJman7frkuF2j7ftpf7K6SL8IvcxHNLR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