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故去的先人当中,能给萧燕燕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述律太后。
纵观契丹国(或辽朝)的历史,最有能力、影响力最大的女子,一位是萧燕燕,另一位是她之前的述律太后。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某种宿命,萧燕燕出生的那一年,述律太后正好去世。
述律太后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夫人,萧燕燕的曾外祖母,一位影响契丹历史的关键人物。
述律太后,回鹘人,名平,小名月理朵。她简明持重,遇事果断,有雄才伟略。她曾到辽河、土河的交汇处,见到一位乘坐青牛车的女子后,赶紧仓猝避路。可是,那位女子忽然间就不见了。不久后,童谣传开:“青牛妪,曾避路。”当时的俗语,“青牛妪”即为“地神”。辽太祖即位,述律平成为淳钦皇后,群臣为她上“地皇后”的尊号。神册元年(916年),举行大册礼,增加尊号为应天大明地皇后。
述律平是位女中豪杰,在耶律阿保机统率部众行军打仗时,她也常常参与谋划。尤其是,当阿保机的几个弟弟发动大规模叛乱,由寅底石率军攻打可汗大帐,抢夺象征可汗权位的旗鼓时,留守可汗大帐的述律平据险以守,保住了天子旗鼓。还有一次,耶律阿保机越过沙漠进攻党项,黄头、臭泊二部室韦乘虚袭击。述律平整军等待,奋力出击,将对方打得大败。从此,述律皇后的威名震慑各部。
《辽史》还特地记载两件事,以展示述律皇后的英明。
第一件事是收复汉人韩延徽。
韩延徽本来是幽州刘守光的部下,被派为使者,向耶律阿保机求援。但是,见面时,韩延徽就是不行跪拜礼。耶律阿保机因此大怒,将其扣留,让他牧马。述律皇后颇有主见,对丈夫说:“此人能坚守节操,不屈服,是贤者,应该待之以礼,想办法归我们所用。”耶律阿保机听后,特地召韩延徽交谈,很谈得来,十分高兴地将其作为主要谋士。
第二件事是关于武器与战争的。
有一次,吴主李昪向耶律阿保机进献猛火油,这种猛火油是一种重要的武器,用水浇它会越浇越旺。阿保机打算选三万骑兵攻打幽州。述律皇后说:“哪有为试验油性而去进攻别国的道理?”一边说,一边手指帐幕前的树,问:“它没有皮还能活吗?”阿保机回答:“不能。”述律皇后说:“幽州有土地有人民,和这棵树是一样的。我们以三千骑兵抢掠它的周围,不过几年,它便会因困顿而归顺我们,又何必这样征伐呢?而且,万一失败,还要被中土取笑,我们的部落不也面临解体的危险吗?”说得阿保机频频点头。后来,耶律阿保机平定渤海,也有述律皇后的谋划。
由上可知述律皇后在契丹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是何等巨大。
更重要的是,述律皇后还直接掌握着强大的属珊军。《辽史·兵卫志》记载:“辽太祖宗室盛强,分迭剌部为二,宫卫内虚,经营四方,未遑鸠集。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际,摘蕃汉精锐为属珊军。”“属珊军,地皇后置,二十万骑。”
正因为如此,当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去世后,成为太后的述律平摄政,完全掌握了契丹国的大权,乃至于由其所好地决定了新皇帝的人选。这件事完全改变了她的儿子们的命运,也搅动起辽朝皇族的百年纷争。
本来,耶律阿保机驾崩后,已被册立为太子的耶律倍理应承继父位。然而,述律太后不大喜欢这个大儿子。所以,当她认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时候,便悍然地将二儿子耶律德光立为新皇帝。这件事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辽太祖是在天显元年(926年)七月去世的,而下一任皇帝辽太宗在第二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才继位。也就是说:没有皇帝——这么重大的事件,竟然长达一年零四个月之久,可见其内部分歧之大。
这个期间,述律太后牢牢地掌握着生杀废立大权,杀死了拥护耶律倍的南院夷离堇迭里、朗君耶律匹鲁等人,展现出极端的强悍。不仅如此,为达到目的,述律太后还砍断自己的一只手腕。
好奇是人的本性。也许,年龄稍长的萧燕燕,在听父亲讲述述律太后强腕政治的时候会问:“她真的把自己的手臂砍了吗?”如果是这样,萧思温会如何回答呢?
《辽史》记载,辽太祖驾崩后,地皇后临朝称制,暂时摄理军国大事。等到辽太祖下葬时,她想要以身殉葬,被亲戚百官全力劝谏阻拦,于是自断右腕放入灵柩。太宗即位,被尊为皇太后。会同初年,为其上尊号为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这样的记载显然隐藏了很多内容。
还是再看看《契丹国志》的记载:
是月,太祖于夫余城崩。述律后召诸酋长妻,谓曰:“我今寡居,汝不可不效我。”又集其夫泣问曰:“汝思先帝乎?”对曰:“受先帝恩,岂得不思?”后曰:“果思之,宜往见之。”遂杀之。
述律后左右有桀黠者,后辄谓曰:“为我达语于先帝。”至墓所,则杀之。前后所杀者以百数。最后,平州人赵思温当往,不肯行。后曰:“汝事先帝常亲近,何故不行?”对曰:“亲近莫如后,后行,臣则继之。”后曰:“吾非不欲从先帝于地下,顾嗣子幼弱,国家无主,不得往耳。”乃断其一腕,令置墓中。思温亦得免。
是月,述律后中子德光立。
也就是说,为了实施自己的计划,排除障碍,述律太后借着契丹人殉旧俗杀了上百人。赵思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与先帝亲近的人,谁也比不了太后。您如果先去跟从太祖,我就紧跟。”这句话一下子把强势的述律太后逼到死角,让她不得不自找台阶,以自己一腕保全性命和名誉。
之后,当那些不依从她的人都被镇压后,机会成熟,她又导演了这样一出好戏:
天显二年(927年)十一月十五日,述律太后把酋长、官员们召集起来,令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均乘马立于帐前,然后对大家说:“这两个儿子都是我的爱子,我不知道该立他们哪个当皇帝。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选中哪位就到他那边拿住他的马辔。”众人都知晓太后的意思,争着奔到耶律德光的马前,拿住马缰绳,欢呼道:“愿事元帅太子!”耶律德光被辽太祖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所以大家有这样的称呼。这种场面下,述律太后顺势说道:“众之所欲,吾安敢违?!”
就这样,述律太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将二儿子耶律德光立为皇帝,但也开启了契丹皇族新一轮的纷争。
述律太后是否真的断腕?《辽史·地理志》有这样的文字:“应天皇后于义节寺断腕,置太祖陵。即寺建断腕楼,树碑焉。”就是说,断腕的地点是在一个寺庙当中,放置的地方是在太祖的陵墓。因为这件事,寺庙中还专门建了断腕楼,并建碑纪念。看来,述律太后对自己也真能下得了狠心,是断腕太后,也是不折不扣的铁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