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从我国国情出发进行现代化建设
——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的一点体会

(1982 年 10 月 25 日)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一个闪耀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光辉的科学结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这一论述的精神,对于成功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胜利地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

国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所谓现代化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就是要承认和尊重本国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并据此来探索和掌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而确立正确的发展现代化事业的方针、道路、模式和方法、步骤,以便顺利地实现既定的建设目标。

我们从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但要研究一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还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而且更必须研究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如果照搬别国的一套做法,即使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就如同削足适履,就会走弯路,最终也难以把现代化建设引向胜利。

进行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首先,因为现代化建设是受我国的客观环境和客观规律所制约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不依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我们要想取得现代化建设的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我们的思想、理论、计划、方针、政策、办法符合于客观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失败。马克思说:“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 507 页)无论是社会需要的测定,还是发展任务的提出,都只是体现着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具体要求,这绝不是任何人主观愿望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 83 页)从国情出发进行现代化建设,就是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经济和社会前进,而不是无视客观环境和客观规律去随心所欲地思考和行动。否则,我们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例如,发展生产力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必须从现有生产力水平出发,如果脱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去进行社会经济变革,或者照搬生产力水平高的国家的一套做法,必然事与愿违,甚至会使已有的生产力遭到破坏。又如,经济建设规模的大小要受到国家财力物力的制约,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力物力有一定限度,建设规模的扩大必须和财力物力相适应。如果只从良好愿望出发,或者仿效经济水平高的国家,去盲目提高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使建设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势必招致整个经济生活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再如,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都是起作用的,但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具体经济情况和一些社会、自然条件都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要求也一定是有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如果不加区别地套用别人经验,不从实际出发研究和运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也一定会给现代化建设造成严重困难。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被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规定着的。

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这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从国情出发,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完全合乎科学的思想路线。所谓实事求是,就是要使思想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盲目蛮干的行为,不合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都是与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的事业不相容的。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所揭示的:“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是至理名言,闪烁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光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外国)”,“只唯实”。贯彻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才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30 多年实践得出的一条最重要、最基本的经验。从新中国成立起到现在的实践表明,凡是经济建设的方针、计划、政策、措施符合国情的时候,经济发展就顺利,就取得显著成效;凡是背离国情的时候,经济的发展就受到挫折,就造成重大损失。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准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后指出:中国现代性的工业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 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 90%左右,这是革命时期和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从这点出发,强调取得政权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重要性,提出了党所必须采取的经济政策和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途径。按照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和部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八年时间里,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胜利。我们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成功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各条战线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优越性。

但是,在往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并没有始终一贯地得到坚持。1958 年到 1960 年的“大跃进”,偏离了党制定的经济发展的正确方针,提出了一些脱离实际的口号,采取了一些不符合、甚至违背国情的方针政策,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挫折。严重的经济困难教育了我们,60 年代初在国民经济各领域里采取了调整政策,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计划、方针和措施,使违背经济建设规律的“左”倾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基本纠正,社会主义经济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 60 年代初的调整期间,虽然在实际工作中纠正了急于求成的错误,但对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没有也不可能得到认真的清理,以致在形势好转以后,那些行之有效、符合国情的正确方针政策又被否定了。特别是在十年内乱中,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左”倾指导思想又占据主导地位。据粗略估计,十年内乱期间大约损失国民收入 5000 亿元。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两年里,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工农业生产得到比较快的恢复,但是在“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影响下,提出和推行了不符合国情的过高的目标和计划,加重了十年内乱期间形成的财政经济困难。

1978 年底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恢复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在检讨我们过去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时指出:它的主要表现,“就是离开了我国国情,超越了实际的可能性,忽视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和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和损失”。近几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经济建设必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生产建设在调整中继续前进,人民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现在我国经济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

由此可见,是否从国情出发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领导能否正确有效,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盛衰成败。

当然,要坚持从国情出发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因为从整体上和本质上把握我国国情,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需要花很大气力才能奏效的。我们所以在一个长时期里没有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过去的实践还不够,国民经济的现实发展还没有把各种矛盾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明显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没有下很大功夫去研究国情和经济建设的规律。现在,随着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对建党六十多年来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的认识有了提高。但是也应当看到,对于进行现代化建设,我们的经验还是不够的。我们面前还有一个相当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必须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大大加强对我国国情的调查和研究,用心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努力使我们的认识日益全面、深刻,符合客观实际。而且还要看到,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它们的存在都是一个过程,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国家的情况也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还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使现代化建设始终符合国情和客观规律,就必须认识和把握国情的基本特点及其处于现代化建设特定阶段上的具体特点,把它作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国国情的主要特点

要使现代化建设合乎国情,必须对国情有真切的认识,这是基本的前提。我国是什么情况,有哪些特点?一般说来,国情具有多方面内容,包括社会制度、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状况、文化源流、民族传统以及国际交往等等。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现在的中国是处于亚洲东部,拥有十亿人口、八亿多农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出来不久,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社会主义大国。分别说来,我国国情有如下五个主要特点:

第一,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还很不完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保证对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这种人民有权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的新型制度,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保证。在经济上,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改造了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度,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国营经济和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形式,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国民经济的整体上实行了计划经济,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些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也是我们今天国情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为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创造了极其重要和优越的条件。由于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生产资料不再是少数剥削者榨取劳动群众血汗的手段;成了生产资料主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目的是为了包括个人在内的全体劳动者享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具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信念道德和纪律,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自己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计划经济,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可能正确地建立和自觉地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有可能从社会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出发,合理利用各种劳动手段和自然资源;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调度和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兴办那些必须优先发展的事业。这些就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新中国成立 30 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种种严峻考验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但也应看到,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制度有些还不完善,有的还存在着严重的弊病。例如: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没有在坚持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确立起比较稳定的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所有制结构和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工资、奖励等具体制度有明显的缺陷,以致相当普遍和严重地存在吃大锅饭等平均主义现象;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权力集中过多,统得过死,忽视在坚持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忽视在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同时运用经济办法和经济杠杆;在政治制度方面,社会主义民主还没有制度化、法律化、系统化,法制也还很不完备;等等。上述不完善的方面,如果不予以正确合理地解决,就会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妨碍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我们还必须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以期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第二,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充足,但社会经济负担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近 10 亿(未包括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2%。人口年龄构成轻,30 岁以下的占 65%左右。这种人口基数大、年龄构成轻的状况,决定了我国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里人口增长的势头仍然比较猛。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的 20 年中,即使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全国也要净增 2 亿多人口,平均每年增加 1000 多万人,相当于一个匈牙利或澳大利亚的人口,也相当于美、苏、日、英、法、西德等国家每年净增人口之和的两倍。可见,人口众多是我们国家最突出的特点。

人是生产者,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众多,是我国一个明显的优势和长处。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做到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物质生产条件,举办许多机器所不能代替的生产事业和服务事业。人口多,国内市场大,经济发展就不会受到市场的限制。人口多,兵员潜力充足,我们拥有抵御外敌侵略、保卫祖国的强大力量。看不到这一切,单纯把人口多当作沉重包袱是不正确的。但是,也应看到,人又是消费者。人口多,消费大,国家的负担重。我国目前生产水平比较低,每年新增加的国民收入很有限。人口增加过多,使新增国民收入过多地耗费在维持新生人口的需要方面,不仅限制了积累基金的合理增加,也影响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据计算,1953—1978 年的 26 年间,全国新出生 6 亿多人,共约花费了 13300 亿元,占同期累计生产国民收入总额的 30%多。假如这些年出生人口减少一半,国家和集体就可以腾出2000 多亿元用于增加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又据计算,由于人口增加过多,这 26 年间,平均每年新增的消费额中有 58%用于新生人口的需要,只有 42%用于提高原有人口的消费水平。结果这期间全国消费基金总额虽增长 2.9 倍,而按人口平均的消费额却只增长 1.3 倍。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能得到相应提高,积累和消费比例长时期没有处理好,除了经济工作的失误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今后一个相当时期中尽管人口增长不会像过去那样快,但每年仍会增加 1000 多万人,需要相应增加 30 多亿元消费基金,约占目前每年新增加国民收入的 20%左右,因而必将继续给合理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带来很大困难。这也说明,我国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同时,人口过多,还会给教育、文化、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就业以及住宅、交通和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等方面造成沉重的压力。拥有 10 亿多人口,是我们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不同的特殊国情。这个基本事实对现代化建设所造成的多方面的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做出清晰的、足够的估计。任何时候决不能忘记这一点,否则就要犯错误,受挫折。

第三,国土大,物产丰富,但可利用的土地少,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我国国土面积仅次于苏联、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领土面积为 960 万平方公里(折合 144 亿亩),占整个亚洲面积的 1/5,同拥有 32 个国家的欧洲面积差不多相等。在我国辽阔的领土上,有一望无际的平川沃野,绵延千里的丘陵地带,为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提供了广阔场所;有宽广无垠的林地和草原,纵横交错的长江大河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池塘,2000 多万亩的海涂和 100 多万平方浬的海域,这些是发展林牧副渔业的宝贵资源阵地。在我国辽阔的领土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今世界上已知的 150 多种有用矿藏,我国几乎能全部找到,已探得储量的达 130 种。其中有品种齐全、探明储量占世界第三位的煤矿、铁矿;有储量居于世界首位或前列的钨、锡、锑、钼、锰等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我国水力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

辽阔的国土,富饶的物产,展示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有很强的自力更生能力,能够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能够举办不少国家没有条件举办的许多事业。我国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即使发生局部的自然灾害或其他不测事件,我们还能够以丰补歉、截长补短,把全国的经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自然资源品种繁多,蕴量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的国家。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无可比拟的。但是也应看到,我国人口多,按人口平均来说,我们的许多资源并不丰富。同时不少资源目前还没有勘探清楚,尚不能开采和利用;有些资源如铁矿等虽然探明的储量不算少,但质量次、品位低;有的资源,如水力虽然丰足,但全国 73%的蕴藏量处在交通不便、远离现在经济中心的地区,开发和利用的条件差、难度大。这种情况说明,在今后经济建设中必须高度珍惜和大力节省资源;要瞻前顾后,全面考虑当前需要和长远利益,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避免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采。特别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可利用的土地少,相对于人口来说土地资源是严重不足的。我国人均占有土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3、美国的 1/4。我国土地资源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质量也较差。例如,在现有耕地中,沙、粘、盐、碱、酸性等不良土壤约占 1/3。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资源如此情况,不能不增加发展农业的艰巨性。对于这一点,必须给予足够的估计,不然农业生产甚至整个经济就会陷入极大的被动。

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的又一个重大问题。大体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平坦,农业生产条件好,工业企业集中,交通运输方便,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西部地区则气候干燥,雨水不足,人烟稀少,交通运输不便,经济文化水平比较低。拿耕地的分布来看,全国 92%以上集中在不到国土一半的东南部,而占国土一半以上的西北地区却只有 7.7%。每人平均占有的工农业总产值,最高的上海地区比最低的贵州地区高出二十多倍;东北辽、吉、黑三省比西南川、黔、滇、藏四省、自治区高出近两倍。地区间各种条件的不平衡,使得各地区具有各自的优点和弱点,它决定了各个地区在同一时期里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达到的目标不可能一样,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步骤、方式、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必须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同时,它还决定了我们应当实行全国一盘棋的原则,从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局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合理地运筹和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只有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把各地区的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第四,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但经济文化底子还很薄。新中国成立 30 多年来,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经济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水利设施、化肥农药、农村用电、农业机械等大大增加了。工业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生产体系。目前全国已有大中小型工业交通企业近 40 万个,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达 4100 多亿元,比完成经济恢复的 1952 年增长了 26 倍。全国国营企业拥有流动资金达到 3300 多亿元。交通运输业,不仅在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通车、通航里程方面有很大增长,而且在布局上已经向内地和边疆地区展开。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取得明显的成就,30 多年来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培养出近 900 万专门人材,全国科技人员已经达到 5700 多万人。这些都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奠定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开拓了继续前进的可靠阵地。

然而必须看到,我们是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百孔千疮、极端落后的基础上起步建设的,时间不长,其间又几经重大挫折。因此,我国现在经济文化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生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农业商品率很低。目前我国每个农业劳动者一年生产粮食 1100 公斤左右,这个水平不仅同经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而且比一般发展中国家也低得多,还不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水平的 1/3。按现在的生产水平,农村每年只能提供 450多亿公斤商品粮。这些粮食供应一亿六七千万非农业人口和提高原有农村人口生活需要之后,所剩无几。棉花、糖料、油料和畜产品的商品率虽然多一些,但整个来说,每个农业人口提供的剩余产品是不多的。第二,已建立的经济技术基础存在不少缺陷。在产业结构方面,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以及采掘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在产品结构方面,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质量性能低的产品多,而发挥我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品少。在技术结构方面,许多行业和企业设备陈旧,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落后,各种不同水平的适用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不少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相当数量的企业消耗大、质量差、长期亏损。这些情况,严重妨碍了现有基础作用的发挥,妨碍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现代科学文化事业不发达,组织经营社会化大生产的水平低。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一些主要科技领域比世界先进水平大约落后一二十年。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当落后。目前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水平的只占总人口 0.5%,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只占 22%。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一般都占到职工总数的 30%以上,而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 3%左右。现代科学文化事业不发达,人才缺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很大的困难。

第五,中华民族具有许多优良传统,但也存在着一些弱点。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连续四千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素以东方文明古国著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缔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事实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并非从来就是落伍者,而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很早和很长时期走在世界民族的前列。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才使我国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社稷危亡,民生凋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培养和形成了自己的许多优秀品质和珍贵传统。中华民族是富有刻苦耐劳、勤俭朴素、发愤图强精神的,几千年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艰苦的条件下逐步发展了经济和文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丰富了人类科学文化的宝库。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大小几百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无论规模和次数都为世界史上所仅见。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各族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及其走狗的斗争中,英勇顽强,谱写出彪炳千古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篇章。中华民族是具有崇尚团结、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高尚精神的,我国辽阔疆域内生活着大小几十个兄弟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的风浪和兴衰变化,除了短暂时期外,各兄弟民族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没有像欧洲国家之间出现过那样彻底和长久的分裂。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和高尚情操,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培育下,赋予并增添了新的内容。例如,驰誉中外的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精神、五十年代的艰苦创业精神、六十年代的战胜困难精神和广为传播的雷锋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这些优秀传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良好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抵制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弊病的侵蚀,有利于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准则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我国经历过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的政治思想遗毒没有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扫除干净,还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社会生活中某些官僚主义、家长制、平均主义现象,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经济领域中的某些“官工”“官商”“官农”式的作风和管理方法等,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我国还经历过一百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遗留下来的资本主义思想、殖民地奴化思想在一部分人中并未完全肃清,崇拜资本主义、丧失民族自尊心的现象时有所见,也是不利于现代化建设的。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地逐步予以克服和改变。

概括起来说,我国国情的主要特点就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还很不完善;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充足,但社会经济负担重;国土广大,物产丰富,但可利用土地少,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奠定了一定物质技术基础,但经济文化底子薄;我们民族有许多优良传统,但也存在一些弱点。这些主要特点,也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环境、特殊条件和特殊矛盾,以及与之相应的特殊要求,并由此规定了和规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原则。

如何看待和把握上述国情特点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作用呢?对于我国的国情及其特点,应当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它们的联系和运动中,加以全面地考察和正确地对待。既要看到我国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有许多优势和长处,它们是我国现代化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还要看到我国的国情也有一些劣势和短处,这又是影响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只有坚持两点论,全面认识国情,才能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我国国情的一些特点,会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研究国情的时候,不但应当着眼其现在的状况,而且还应当着眼于发展变化的趋势。只有从本质上、总体上和发展上经常深刻地认识到国情特点,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从我国国情出发进行现代化建设

怎样根据我国国情进行现代化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已经作出了一系列的深刻论述,并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正确道路。统观我国国情,我们认为,要真正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下列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速度模式。必须从有利、可行、最佳三个方面确定长期稳步增长的速度。我国经济文化落后,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低,又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严重威胁,有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只有积极奋斗,争取经济发展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有利于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科学技术文化的日益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而我国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劳动力,人民勤劳勇敢,有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各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力,这又使我们有可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树立雄心壮志,鼓足革命干劲,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多,消费量大,而且 80%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劳动生产率低,资金积累受到很大限制,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低,缺乏经营管理和组织社会化经济所必需的知识和经验。这种情况,又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存在着其他许多国家所没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指望速胜,想在短时期内就出现什么奇迹,是脱离实际的。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由于我国土地和其他农业资源相对于人口来说都不多,能源紧张,资金不足,要顺利推进现代化事业并且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大力提高经济效益,用有限的资金和物资去兴办较多的事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就是说,必须从提高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上求得较快的速度。因此,必须坚决摈弃过去相当长时期里那种忽视经济效益、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错误做法,应当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考虑一切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可能达到的增长速度,做到速度和效益的最佳统一。同时,还要促使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最佳的结合,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党的十二大确定把今后 20 年作为一个大的战略阶段,明确提出 20 年内“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并且规定了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伟大决策。这个决策充分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完全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不是急于求成,也不是无所作为;既切合实际,又富有远见;既重视发展速度,又强调提高经济效益。这又一次生动地说明我们党的经济建设基本指导思想已经转到符合我国国情的轨道上来。

(二)消费模式。必须建立体现社会主义准则、我国资源特点和民族优良传统的消费模式。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全部生产活动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劳动人民的幸福,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提出的这种客观要求,我们应当把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城乡人民的消费水平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有所提高,人民生活消费的内容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日益丰富多彩,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使全社会劳动者走略有差别、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随着全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造成了社会性的巨大浪费。“高消费”和“高浪费”如影随形,难解难分。同时,贫富悬殊日益扩大,我们绝不能仿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种过度耗费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消费方式,应该珍惜和节省一切资源,防止和避免任何浪费资源和社会财富的现象,永远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全体人民普遍地逐步过上经济、实惠、多彩多姿丰富而又美满的幸福生活。党中央在确定到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比 1980 年翻两番的同时,又明确提出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充分考虑到建立我国自己消费模式的要求。

(三)两种文明一起抓。必须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坚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既抓物质文明的建设,又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正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并没有带来社会精神生活的高度文明,相反地造成了人们精神颓废、犯罪猖獗、社会风气败坏等各种光怪陆离的腐败现象。与资本主义制度截然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我们不仅要使人民享有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要享有健康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高尚的情操,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没有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今后我们要坚决克服和避免过去曾经出现过的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科学、教育、文化建设的片面性,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建设,使二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同时,要突出抓好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通过确有实效的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许多方面的工作,使我们社会的成员愈来愈广泛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建立高尚的思想情操、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养成自觉的守法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发扬崇高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经过长期的努力,要使我国不仅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的强国屹立于现代化民族之林,而且还要以具有民族优秀传统的、闪烁着共产主义精神的伟大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四)产业结构。必须建立一个以满足人民消费需要为中心的、农轻重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这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又是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我国拥有十亿人口,人民生活水平低,要逐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应当把增加消费品的生产放在重要地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的安定。在农业没有过关以前,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它放在首位,加快它的发展步伐。轻纺工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市场关系极大,对于增加财政收入、回笼货币、节约能源、增加出口和安排劳动力就业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扭转那种以钢为纲、片面发展重工业的观念和做法,努力抓好轻纺工业的生产。把农业、轻纺工业放在重要地位,绝不意味着放松重工业生产。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速农业、轻纺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重工业来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充足的能源和原材料。保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的协调发展,是我们应当长期坚持的方针。问题是,过去一个长时期中存在着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一些重工业部门过多地为新建项目服务的偏向。今后,要进一步扩大重工业的服务领域,更好地为农业、轻纺工业服务,为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服务,为出口服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农业、轻纺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电子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能够协调地发展。党的十二大确定了今后 20 年内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重要决策。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牢牢抓住这几个根本环节,就可以促进消费品生产的较快增长,带动整个工业和其他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的改善。

(五)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必须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兼顾积累和消费,兼顾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是“社会的最重要的进步职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350 页),不增加积累,就不利于社会生产的扩大,不利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我们现在还正处于创业阶段,更应当在可能的限度内,尽量争取多增加一些积累,以利促进现代化的进程。这就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国民收入中积累部分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和比重。但如果积累比重过高,增长速度太快,就会影响人民消费水平应有的提高,也不能达到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当然,根据我国国情,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必然是比较紧张的平衡。建设也宽裕,民生也宽裕,是难以做到的。这就需要恰当地确立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经济调整时期逐步把积累率降到 25%左右可能是比较合适的,以后应当在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在不影响人民生活逐步有所提高的前提下,适当地稳步地提高积累率,以利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同时,要从有利于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以及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和商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原则出发,恰当地安排积累基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要从有利于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和有效地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出发,来恰当地安排消费基金内部的使用方向和结构。

(六)人口政策。必须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合理安排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我们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本身的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相适应的原理,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这项工作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应当根据当前控制人口增长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宣传教育、生育立法、物质技术、科学研究,以及建立奖惩制度和社会保险等方面,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为实现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 12 亿以内的目标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进入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要坚持使他们广泛就业的方针。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保证全体人民获得劳动权利和必要劳动条件的要求,又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需要。当然,我们说的“广泛就业”,不是像过去那样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端“铁饭碗”、吃“大锅饭”,而是要逐步改进劳动管理制度,广开生产门路,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要大力抓好劳动者的就业前训练和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业务本领。也就是说,要在提高劳动者质量上下很大的功夫。这些工作做好了,既能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推动生产建设的发展,又能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七)技术结构。必须从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相对量有限、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出发,多发展劳动密集型,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供就业机会多的行业和产品;要实行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机器操作和手工操作同时并举。我们应当把这作为一条长期的方针。搞现代化建设,一定要建立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建设一批用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是,不能不顾国情,不能不分轻重缓急,什么都追求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我们在选择发展行业和采用技术的时候,重点应当放在节约物化劳动、节省自然资源方面,而不应一味追求节约活劳动。党和政府确定,今后扩大再生产必须主要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这是十分正确的战略决策。这样做,比新建企业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由于过去一个长时期中盲目追求扩大基本建设,严重地忽视了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造成现有许多企业设备老化,工艺陈旧,技术和产品落后。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普遍地开展现有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当然,在进行技术改造时,也必须按照上述应当采取的技术结构的方针。同时,要坚决地、全面地搞好企业的整顿和必要的改组,按照经济合理和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把现有企业合理地组织起来。经过调整、改组,在我国逐步建立起以大型企业为骨干的,大、中、小型企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企业结构。

(八)经济体制。必须逐步建立起能够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经济体制。如前所述,我国经济体制长期以来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统得过多过死,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等弊端,各方面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结合得不好,以致影响到各方面积极性的发挥。近几年对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一部分权力,已经对活跃经济起了明显作用。当然,这些改革还只是初步的。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完成改革经济体制的重大历史任务。鉴于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而且很不平衡等实际情况,我国将要建立的经济体制模式应当是:在坚持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和劳动者的个体经济,使各种经济形式合理配置,相互促进;在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中,认真实行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扩大职工管理企业的民主权利,更好地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同时要把物质利益原则同政治思想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对经济活动的管理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既要运用行政办法,也要注意发挥经济杠杆、经济法规、经济组织的作用;在商品流通方面,改变封闭的、少渠道、多环节的商品流通体系,建立多渠道、少环节、开放的商品流通市场。实行这种经济体制模式,就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同全国经济活动的统一性计划性完满地结合起来,推动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生机勃勃地、按比例地发展,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九)地区布局。必须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并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逐步实现地区的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按照整个社会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生产力,使各个地区经济得到均衡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地区的生产力布局不是可以随意决定的,它要受到历史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基于我国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水平极不平衡的复杂状况,要改变生产力的布局,实现各地区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和均衡发展,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在地区发展布局方面,我们应当采取“承认不平衡,利用不平衡,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逐步消除不平衡”的基本方针。就沿海与内地来说,在近期应该是积极充分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地区经济,逐步合理开发和建设内地经济。在消除地区间存在的不平衡方面,求成过急的思想和做法是错误的;慢慢腾腾,不积极采取措施,也是不对的。要提倡在国家方针政策和计划指导下,各地区都应当努力创造适合本地特点的具体形式、步骤和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应当根据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搞好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互通有无。合理规划城市的分布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应当而且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我们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实行控制大城市发展,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有计划地、稳步地发展农村集镇的城市建设方针,避免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

(十)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才能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而这方面又是保卫国家安全和保持经济稳定,经受得住国际上任何狂风巨浪所绝对必需的。过去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来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中,不论遇到何种严峻的困难,我们都要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伟大力量,绝不能有任何单纯依赖外力、迷信外国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坚持自力更生,决不是要闭关锁国。基于我国是经济技术落后、底子薄、资金短缺的国家,为了争取时间,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必须尽可能地利用世界上已有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科学技术成果,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地借用国外资金,努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为此,我们应该彻底抛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点,反对一切闭关自守、墨守成规的思想和行为,更好地扩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决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反对任何崇洋媚外的思想和行为。

党的十二大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纲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这个光辉纲领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全面地贯彻执行。在党的十二大路线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走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且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wuFJTkZNLyGOnNSeUedzXZ3lhmRra2oKM8RVQ31k1hbYJIqkm+47QknUNOgzHOb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