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推进诚信社会建设是全面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第七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之分论坛四的与会领导专家围绕“诚信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展开深入研讨,现将主要成果综述如下。
诚信建设对于国家兴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以及个人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诚信社会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和道德取向,诚信教育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桥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诚信这一道德基石。另一方面,诚信社会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一些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有些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失信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消极影响,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诚信社会建设是破解我国社会失信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深入推进诚信社会建设,我国政府、社会组织、征信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及智库等,积极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诚信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与会专家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例阐述了诚信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效:一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二是建立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三是建设信用中国的网站;四是推动签署联合惩戒备忘录。
还有与会专家介绍了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一是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完善相关政策环境;二是加大数据采集、共享和应用力度,稳步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三是深入开展试点工作,探索青年诚信建设创新经验;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落实建设资金保障;五是加强诚信文化宣传,正向引导社会舆论。六是深化青年信用体系研究,推动诚信理论创新。
(二)政府、社会与市场应协同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不现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时间周期较长,而且效率和效果也不会太好。
——推进诚信社会建设要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多数与会专家强调,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必须立足国情,必须认识到政府主导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政务诚信。这里需要把握三点:一是重视行政性地方立法;二是地方政府要主动发挥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三是不能低估政府官员贡献智慧的潜力。
——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应引入社会共建的思想。与会专家认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引入社会共建的新思想,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调动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促进信用建设的广泛参与,共同来营造守法诚信的社会氛围。
(三)技术创新是推动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必须完善个人信用评价模型。有专家依照传统文化观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个人信用体系的六个维度:个人诚信、个人特征、社会关系、消费行为、借贷记录、公益慈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8种要素共178项评价的指标体系。
——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必须构建适合本土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有专家介绍了一套适应本土化的VCS技术,目前这套技术覆盖了全行业的1622套行业标准,96套大类、428套中类、1098套小类。
——推进诚信社会建设要重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信用评价中的应用。一些专家认为,推进诚信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官产学研的相互配合,而且需要各学科交叉运用,尤其要重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应用。
——加强诚信社会建设要夯实制度建设。 一些专家认为,尽管我国当前诚信社会建设相关制度供给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制度建设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目前制度较为成熟和完备的是金融信用领域,亟待发展的是政务诚信、司法公信等。
——加强诚信社会建设要重视技术创新。 不少专家认为,当前我国信用信息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整合的信息平台共享信息,是发挥信用功能和作用的关键,需要运用现代先进技术的革新和创新突破制度的壁垒和瓶颈。
——加强诚信社会建设的根基在文化建设。 多数专家认为,社会信用是一个社会内生的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制度的引导,更需要文化的滋养,这样才能让诚信成为每个社会主体重要的价值元素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