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要创造新思想,推动新实践,实现新境界,离不开传统历史文化的支撑。第七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之分论坛三的与会领导专家围绕“传承历史文化与中国当代社会治理”展开深入研讨,现将主要成果综述如下。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剧烈变迁的时代往往也是历史总结的时代。一些与会专家通过重访调查、总结实践工作,体察社会变迁。
——传统文化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推动力。 有专家基于以往村落调查成果的重访工作,来窥探当代乡村发生的历史变迁,反思传统文化的保护。调查发现,剧烈变化的村庄正是几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有些地区的市场规则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取代社会规则,但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正相关,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降低社会治理成本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政府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 多数专家认为,非遗保护是一项大事业,它关系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传承中华文脉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关系到促进社会和谐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关系到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我国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得到广泛认同和认可。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当代社会转型期的要求,实现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乃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
——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当代社会传承的优秀历史传统。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自古就有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传统,不仅有官方的“乡三老”行政设置,还有“五老会、七老会”等众多民间组织的自发实践,老年人在乡村社会治理中担任着教化乡民官吏、调处民间纠纷和协助政府管理等重要角色。同时,有专家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理念、机制、载体和方法,必须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型。还有专家呼吁,要加快完善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完善养老金制度,理顺各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是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的软实力。 一些来自基层的与会者,以自身参与和推动地方社会治理的实例,生动地阐述了优秀历史文化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基于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实际情况,创新地域区划模式,突破以行政区划区隔人群的模式,代之以人群为划分标准,同时重点解决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等民生问题,充分利用村规民约在民间纠纷调解和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调用民间文艺融入当代日常生活,着重培养民众的荣誉感和集体感,使村风村貌有极大改观。有的与会者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当代乡贤的代表人物,其做法是利用宗族文化凝聚人群,延续筑路传统感化人心,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并重点挖掘出“诗礼传家”“崇学向善”的村落文化精神内核,结合记住乡愁的文化提倡,抓住传统村落保护的时代契机,构建出崇学向善文化节、乡村春晚等文化标签,成为建设宜居宜游宜休闲的新农村发展典型。
——新型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是民俗学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和大胆探索。 有的与会专家基于所在高校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指出,高校应该也可以建立独特的共享的民俗文化,这不是简单的响应国家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应景做法,而是民俗学学科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构建区域文化认同的有益尝试,以“北师大民俗学”公众号建设和“首届文化遗产日”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的清明祭祀、端午游园等校园节日文化节建设等为代表的文化传承做法值得在全国高校中提倡。
不少专家提出,制度与科技应成为优秀历史文化服务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助力。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 有专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止于内在的提倡,有必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这不仅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具有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现实意义。
——以网络科技延展社会治理结构。 有专家认为,未来互联网并非一种简单的虚拟空间,而是融合物质和精神层面,并对社会治理发挥重要作用的实体。未来网络将以人本为中心,具有智慧化特点,而且融入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