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积者,五脏之所积,聚者,六腑之所聚。如斯等疾,多从旧方,不假增损。虚而劳者,其弊万端,宜应随病增减。古之善为医者,皆自采药,审其体性所主,取其时节早晚,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已歇。今之为医,不自采药,且不委节气早晚,又不知冷热消息、分两多少,徒有疗病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此实浮惑(实在让人困惑)。聊复审其冷热,记增损之主尔。
1.虚劳头痛复热,加
枸杞、葳蕤。
2.虚而欲吐,加
人参。
3.虚而不安,亦加
人参。
4.虚而多梦纷纭,加
龙骨。
5.虚而多热,加
地黄、牡蛎、地肤子、甘草。
6.虚
而冷,加
当归、芎䓖、干姜。
7.虚而损,加
钟乳、棘刺、苁蓉、巴戟天。
8.虚而大热,
加
黄芩、天门冬。
9.虚而多
忘,加
茯神、远志。
10.虚
而口干,加
麦门冬、知母。
11.虚而吸吸,加
胡麻、覆盆子、柏子仁。
12.虚而
多气兼微咳,加
五味子、大枣。
13.虚而惊悸不安,加
龙齿、沙参、紫石英、小草。若冷,则用紫石英、小草;若客热,即用沙参、龙齿;不冷不热,皆用之。
14.虚
而身强,腰中不利,加
磁石、杜仲。
15.虚而多冷,加
桂心、吴茱萸、附子、乌头。
16.虚而劳,小便赤,加
黄芩。
17.虚而客热,加
地骨皮、白水黄芪(白水,地名)。
18.虚而冷,加
陇西黄芪。
19.虚而痰,复有气,加
生姜、半夏、枳实。
20.虚而
小肠利,加
桑螵蛸、龙骨、鸡
胵。
21.虚而小肠不利,
加
茯苓、泽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