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要活得像一个旅行家

2009年底,一个“新世纪10年阅读最受读者关注十大作家”的评奖引起了当时学界不小的反响。其中,有一位获奖者没有前去现场,而是请友人代为领奖。在念那段获奖感言时,全场从一片喜庆祝贺的气氛中慢慢安静下来,纷纷若有所思。台上,话筒里传来了这样的声音:“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跑的时代,但是我坚持用自己的步调慢慢走,因为我觉得大家其实都太快了——就是因为我还在慢慢走,所以今天来不及到这里领奖。”

这位获奖者就是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

2011年,朱德庸的那本《大家都有病》的漫画作品一经出版,立即广受好评,畅销四方。他在自序中说:“我从2000年开始慢慢构思,到2005年开始慢慢动笔,前后经过了十年。这十年里,我看到亚洲国家的人们,先被贫穷毁坏一次,然后再被富裕毁坏另一次。我把这本书献给我的读者,并且邀请你和我一起,用你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时代里慢慢向前走。”

朱德庸总能用幽默机智的风格挖掘某一类型社会人的特质,从而折射出一个时期乃至一个时代的问题。他说,这个时代对我们大家开了一场巨大的心灵玩笑:我们周围所有的东西都在增值,只有我们的人生悄悄贬值。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们大家紧追在后。他问,可不可以停下来喘口气,选择“自己”,而不是选择“大家”?可不可以不再为了追求速度,而丧失了我们的生活,和生长的本质?

这是一个只有教导如何成功,却鲜有启迪人们如何保有自我的时代。身处其中,好像很少有人能逃脱得了“陀螺”的命运: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膀上背负的未来越来越庞大,那个远在天边又好像近在眼前的不可预见的“幸福”越来越勾魂,抽打着陀螺不得不转下去。上帝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接下来便是蜂拥而至、急不可耐,谁都不愿落下。然而当门再次打开时,我们才清醒地意识到这只是个梦,自己原来是在电梯里。失望的人们一个个走出电梯,却把灵魂落在了那里上上下下。

既然我们有机会来到这多彩多姿的世界里,就应该像一个旅行家,不仅要跋山涉水,更要欣赏过程。或者,生活是一趟单程列车,那么必然需要中途休整,长途跋涉路过的一个个小站,就是为了让我们在那里加水、加煤、检修。放慢脚步,充分享受生命的过程,才能让心灵源源不断地被美丽所滋养。

慢步人生,并不等于散漫或消极,而是一种科学、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无法让当今的世界慢下来,但却至少可以让自己行走的脚步慢一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一种可贵的快慢平衡,找到适合每一个人自身的节奏。

漫步人生,也不是懒惰和推诿,不是观望和游戏,更不是绝望地放弃自我,而是以一种更坚韧的姿态脚踏实地地前行,锲而不舍地创造。放慢脚步,就是让自己驻足在一个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的地方。当我们停止疲于奔命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从未注意过的美。

林语堂在《人生的盛宴》一书中对慢的真谛有过详细的阐释,他写道:“能闲世人之所以忙者,方能忙世人之多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这里的闲,想来更接近我们所说的慢,是和自己互相协调、融为一体的过程。那种从容和豁达,是了然于胸的沉着和冷静;那种通揽全局的视野和平衡生活的能力,更是一种对人生的真正思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在送给即将前去参军的儿子的诗歌《如果》里写道:“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人云亦云,这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慢下来并不意味着你在偷懒。”这也是一种心性的磨练。

我们可以起个早去拥抱清晨,给天空加满油,给阳光买杯咖啡,去看场早上八点的电影;让时间如流水般柔软,不再时时刻刻都有棱有角,而是游刃有余地穿梭其中,和途中的每一片花瓣一样,充分享受阳光雨露,一步一步去丈量脚下的路。或许,那也是一种天堂,一个世界。 dFX/WwxK9pDXR9hcxiCIzUme2PAUf/IgfSeJi0K1ZUrdALMICsTI3ksh5Jghr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