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灵自然纯粹,才能创造奇迹

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皆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传习录》

心外无物,假如每一个人都可以像王阳明先生那样拥有对财、色、名、利等的认知和想法,剔除自己内心的杂念,那么心就归于寂然不动的境界,也就让心灵归于自然纯粹了,就算是各种情绪困扰,心中也是一片淡泊宁静,自然也就可以很好地处理所有的事情,创造出人生的奇迹。

早年的王阳明就已为自己立下了圣贤之志,在1502年王阳明从九华山回京复命之后,便开始了他所追求的“第一德业”。所谓第一德业,就是远离尘寰,一心一意,潜心修道。王阳明从小就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他只要说到就必须做到。所以回京之后他立刻给皇帝写了一份辞呈,以养病为由要求回老家休养。

当时的王阳明不过是身居六品的芝麻绿豆小官,在皇帝那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当然也就很快得到了批准。于是,王阳明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乡。他当然不是回到家中居住,而是跑到了会稽山上的洞中开始了他的潜心修道大业。

王阳明认为,心性修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自己的私心杂念彻底清除,只要有一点杂念留在心中,那么这点杂念就会慢慢扩大,最终引起杂念纷纭,乃至滋生祸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奇迹都是在一种内心纯粹的状态下完成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海拔8611米的山峰上,登山队员以不带氧气瓶征服山峰为奋斗目标,结果只有一个登山队员创造了奇迹。

这位登山队员说,决定成败的并不是依靠身体的强壮,而是看能否克服心里极度需要氧气的欲念,在到达6500米的空气忍受临界点之时,想要不借助氧气继续攀登,心中必须没有一丝的杂念和欲望,否则只能以失败告终。

据王阳明的弟子王畿记载,王阳明在会稽山修道,差点殒命于此。远离尘世的喧嚣,独居洞中,终日与佛、道两家修学精髓为伴,当然有时候会觉得凄苦无依,也就是说王阳明在洞中也要经历独处寂寞极限,而他最终日夜勤修,练得一颗不动心,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天地之空虚同体,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的传奇境界。

王阳明就这样在洞中静坐修道,让自己的内心归于纯粹,以致最后修炼到可以进入物我两忘、天地消泯的光明境地,而这些可以说为他日后在龙场悟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某一天,王阳明正在洞中静坐修心,忽然睁开双眼对家童说,现在有几个友人来山中探访,赶快去迎接。

家童听后自然是半信半疑,但是走到半路果真就接到了那几个访客,访客听后也大为吃惊,都觉得王阳明都快修成神仙了。当然王阳明也为自己练就的这些特异功能而沾沾自喜,但是没有多久他开始幡然醒悟,用他自己的话说:“此簸弄精神,非道也。”然后便开始静坐修道。

随着山中修道的时间愈来愈久,王阳明远离尘世、遗世独立的定境之乐也就越来越强,这也让王阳明感到了从来都没有过的自在和欢愉。当然时间长了之后,他便也开始有了出世的想法,此想法一出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在世的老祖母和父亲,心中不免有了一些纠结。远离喧嚣的尘世,此时的王阳明就像是高空中飞行的风筝,但是孝亲之念却牢牢地系在他的身上。又过了一段时间,王阳明在某一日顿悟:“此孝弟一念生于孩提,若此念可取,断灭种性矣。”于是收拾好铺盖头也不回地下山而去。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只有澄清了心中的各种欲望,让心灵归于自然纯粹,才可以将最大的潜能激发出来,才能突破自己的极限,才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天下任何的事物发展皆是由小到大,不利因素当然也是如此,如果不在微小之时加以节制,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王阳明从少年时期便立下了做圣贤的志向,在追寻圣贤的路上,始终有一个不可撼动、不容更改的目标,那就是成为圣贤之人。为此,他修身养性,远离尘世,静坐修道,去杂念,让心留存满腔诚意。可以说,他的心清澈虚明,活泼得如同一泓清泉,对世间一切毫无执着,心与天合一,知与行合一,将生命提升到了心无所碍、神奇莫测的境界。 2Tv8UeH86wYXl2StNdkVE7t2t8+g/D304grneavKQVp5I7uOJbp11eWWZpOgrx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