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灯不灭,世风诈起也枉然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静心录》

王阳明在很小的时候便立下了做圣人的大志,他一生勤于读书,并渴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但是,他的道路却走得异常艰难,初入仕途便遭到刘瑾的打击报复,被贬龙场三年,九死一生,受尽人间磨难。也正是因为此,王阳明方可悟道人生的真智慧,形成自己的心学,成为一代圣贤之人。

1506年的大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老皇帝朱祜樘去世,小皇帝朱厚照登基。其实这对于一个朝廷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关键的问题是朱厚照登基,以刘瑾为首的八位太监从此借着皇帝的宠信开始了宦官弄权,以致弄得官场黑暗、民不聊生。当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民间,都将这八位太监称为“八虎”。可想而知,这几个太监是何等厉害。

据资料记载,刘瑾是一个极其阴险狡狯之人,而且心狠手辣。因为刘瑾带着皇帝每每寻欢作乐而不理朝政,老皇帝朱祜樘去世时为小皇帝选定的九位顾命大臣联合上疏决意要将以刘瑾为首的“八虎”除之而后快。刘瑾得知此消息便连夜觐见皇帝,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跟小皇帝玩起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将一切责任推给了东厂太监王岳,从此皇帝将东西两厂交给了“八虎”管理。刘瑾对于那些上疏弹劾他的大臣便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打击报复。

朝中大臣从此不敢说话,但是世间的正义还是不能完全被打压的。当时的两名言官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上疏皇帝直言不讳地说必须将“八虎”处死,自然这两位言官也就落入了锦衣卫的大牢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站了出来,上疏皇帝说,言官乃一个国家与民间联结的枢纽,所以不能杀,也不能打入大牢,尽管书信委婉平和,但是语气也是相当犀利,眼中不揉沙子的刘瑾看到上疏立即将王阳明拖到午门外廷杖四十并打入锦衣卫大牢。

其实在那种情况之下,所有人都知道上疏的结果是什么,但是王阳明为什么还敢于挺身斗虎呢?原因就在于他有立志做圣贤的志向,他觉得如果是圣贤之人此时必将会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但是他换来的是牢狱之灾,是锦衣卫大牢的九死一生。

王阳明对此并不后悔,在锦衣卫的大牢中他甚至为别人讲圣贤之路,并将大牢那恶劣的环境作为自己通往圣贤之路的一种考验。终于他迎来了朝廷的处罚,从此可以离开牢狱,但是面对他的却是一场比锦衣卫大牢更加严峻的考验。

尽管最后王阳明没有被处决,而是被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但是刘瑾是一个有仇必报的小人,哪里能这样让王阳明就此离开,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杀死王阳明。在王阳明离开锦衣卫大牢奔赴家乡的路上,他察觉到有人跟踪,深知这是与刘瑾的一场生死对决,擅长兵法的王阳明于是一路之上不按照常理出牌,偶尔夜行,偶尔日行,偶尔走大路,偶尔走小路,全无规律可循。

钱塘江就在眼前,而王阳明的家乡余姚也就在眼前,可是此时的锦衣卫追杀已经从暗处跳到了明处,暗杀变为明杀。王阳明看着滚滚流淌的江水,感觉世风日下,自己或许真的不能逃过此劫,于是在钱塘江畔赋诗一首,并将自己的外衣与鞋子脱到江边,纵身跳进了湍急的江水。锦衣卫追到江边,看到他的鞋帽,认定他已跳江自杀,才算停止了追杀。王阳明生在浙江,水性自然也不错,但是那个时候他真的无法预料自己的生死,人或许被逼到万般无奈的境地之时,都敢于拼死一搏,往往置之死地而后生,他是幸运的,被商船救起,只是那个时候他的死讯已经传到了家中,浙江的官员也跑到江边悼念他这个挺身斗虎的文弱书生。

商船顺水而下,从浙江到达福建境内,而王阳明也就开始了自己弃船走路向贵州龙场进发的日子。但是此时的王阳明早已经不再是国家六品官员,经过了锦衣卫的大牢,经过了锦衣卫的一路追杀,他早已经是衣衫褴褛,身无分文。很多人都想问,王阳明为了朝廷,落得这个下场,难道就真的没有丝毫后悔吗?当然不是,王阳明被刘瑾追杀险些丧命钱塘江,现在的他心中想的是做一个山外之人,从此寄情于山水之间,专心修学悟道。就在这个时候,曾经与他彻夜长谈的一位大师告诉他,他的父亲尚在朝廷为官,如果他如此做个闲云野鹤之人,刘瑾若是找个罪名将其全家处斩也不是没有可能。王阳明听后毅然再次踏上奔赴龙场的路途,他从此将这所有的艰难险阻看作圣贤道路上的种种磨炼,尽管朝廷中有“八虎”作乱,但是他却坚信自己的圣贤之路,并不因此而泄气,并不因此而气馁,而是选择了勇往直前,淡然面对龙场的再一次生死考验。 6Op4U5QuMIRp2k4CKRVcO9IGoMgbLsQ72WuOzy42hjS6BZXDLjtDS1cMBpJkudn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