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表面迎合,远不如内心契合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传习录》

很多人在面对人和事的时候,出于各种原因只是表面迎合,而内心之中却存在着另一种想法和认知。其实这种情况皆是因为心被私欲阻断,不再是知行的本体,也可以说没有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所以不能行。

宋代大儒朱熹认为,世间万物,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理先天地而生,而这些在人的言行中则表现为仁义礼智等道德伦理方面,所以人们应该“格物致知”。王阳明看了朱熹的这些理论之后,便叫上一位姓钱的同学对着一片竹子“格”了起来,他们希望能从这片竹林中得到万事万物的道理。于是两个人开始面对竹林静坐,并且日夜不分。到了第三天的时候,那位姓钱的同学终于再也支撑不下去,病倒了。

王阳明面对着竹子静坐,眼睛紧紧盯着一棵竹子,只见眼前的那棵竹子有碗口那么粗,竹叶疏松,直指天际。凝视之中,王阳明认真思考的是竹子背后的道理,他想到了竹子的作用,想到了竹子的药理,想到了竹子的优美与雅致,总之以竹子为中心,他几乎想到了所有相关的题目。就这样,王阳明整整思考了七天,感觉一棵竹子就能做一篇很长的文章,但是此时的他只觉得头昏目眩,几乎就要晕倒了。他想,难道真的如孔子所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但是他又想到禅宗,因为禅宗的师傅们向来都是静坐悟道的,难道这圣人之路就这么难以求得吗?就在第七天,王阳明实在无法坚持了,于是跟姓钱的同学一样,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生病在床。

竹子一事很长时间都被王阳明的朋友同学当作笑料,但是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开始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理论产生了一些怀疑。要知道,王阳明从小对学问就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15岁的时候,因为学习兵法而一个人独自骑马考察边关。这也说明,他对学问、对做事、对人从来都不会盲从,自然也就不会表面迎合。所以面对朱熹的理论,他选择的是让自己去探索求知其中的真理。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研究军事。他家是诗书世家,家里经常会有访客,这对于王阳明来讲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只要有人来了,他就可以拿着花生、瓜子等招待来访者,招待来访者之时,他就会兴致极好地跟人家大谈兵法,并用瓜子和花生摆出两军对垒的各种情形,往往谈起来就把一切都忘记了。慢慢地,他对军事研究已经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王阳明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如果是表面迎合,任谁都不会这样执着痴迷。当然,如果王阳明只是表面迎合,自然也不会成为我国伟大的圣贤之人。

有时候我们很想认真地去做一件事,但是周围的人对你想做的事情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是多种多样,冷嘲热讽纷至沓来,极少会有人支持。在这些非议面前,在诸多负面影响面前,很多人选择的是退缩,从此失去做事情的勇气和激情,即便再提及那件事也不过是表面迎合。对于王阳明来讲,自从小时候开始立志当圣人之后,他的这些想法便被父亲、老师嗤之以鼻,更不要说别人的看法了。按照现在的观点,王阳明在明朝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青年,从竹子这件啼笑皆非的事情上就可见一斑。但是王阳明向来就是一个行为举止奇特的青年,对这些外界的言论他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对自己追求的圣贤之路,也从来都不会表面迎合,而是身心积极契合,无论在何种境地,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事情,从来都不曾将这一志向忘记,而是将这圣贤的理想时刻放在心中,努力追求,从不舍弃和犹豫。 2ss9c4OOh0yqA7QVpPs7jJQzdV7S7hlH2uodATWpQeiUUAWm/L7UNCR3ABcP32Z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