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小节中,我们对于记忆知识的概述并不完善,还需要补充下述一系列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也是心理学中很常见的现象:学得快的人忘得也快;较长系列的概念相比较短系列的概念更好记;老年人对于最后学习的东西遗忘得最快,等等。
为了丰富内容,心理学经常会借用传说和例证。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用最大量的事实材料详细论述我们的理论知识。我们对于记忆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对特殊的,以及特别显著事件的观察。我们用相对来说不太精确的术语,或是具有代表性的方式来描述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我们的这些描述在那些不太显著,却极为常见的日常活动记忆中,会有同样的影响,虽然程度不大,却一样会出现。如果我们愿意追随好奇心,那还可以走得更远。我们要从上述的知识和其他事件的依存关系和相互关系中,获得更加特殊和更为详尽的知识,比如,提出关于它们的内部结构的问题,对此,我们就没有答案。那么,再现能力的消逝、遗忘,是如何依存于中间有没有复习的时间间隔的长短呢?再现的精确性的增长和复习次数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呢?这种关系如何随着再现事物的兴趣强弱程度而变化?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人能回答。
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忽略了对这些关系的研究。我们不能说,等到愿意花费时间的时候,就能研究这些问题。事实恰恰相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内在性质,决定了我们无法回答。虽然问题中的各种概念,如遗忘的程度、记忆的准确度、兴趣的强度等,都是正确的,可在我们的经验中,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根本无法确定这些程度。即便是面对极端的情况,也无法准确地确定它们的限度,所以我们就无法对其进行研究。一旦有了足够的经验,我们就能形成一些概念,但我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从相似而比较一般的经验中证实这些概念。反过来,可能我们还没有形成足够多的概念,而它们对于清楚地理解事实和理论意义,又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人所掌握的具体知识的数量,和他所知道的这些知识的理论概念,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通过彼此的关系互相发展的。我们关于记忆、再现和联想过程的知识了解得不多,也不够透彻,所以现代心理学中,关于这些过程的理论对于恰当地了解这些过程就很少有参考价值。
比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比喻来表达心理过程的物质基础的概念,如储存着的观念、铭记于心的表象、走熟了的道路,等等。对于这些比喻的说法,只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们是不恰当的。
当然,这些欠缺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主要是由于问题的困难性和复杂性所致。虽然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记忆的知识方面有很大不足,但我们能否做出实际的进展,还有待证明。也许,我们应该放弃这样的想法,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个领域内已经有比现在更为广阔的探索途径,我现在就希望证明这一点。考虑到记忆在全部心理现象中的重要意义,但凡有机会,能够找到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途径,我都愿意立刻尝试一下。哪怕是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宁愿在积极的研究工作失败时退却,而不是在困难面前止步,无望地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