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原谅,而不是紧紧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你原谅了别人,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面对他人的错误,如果我们选择了生气、较真,甚至是仇恨,那么,可能我们之后的生活将在愤怒中度过,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始终得不到解脱,会变得十分沉重、压抑而郁闷,每天都充满了痛苦。相反,如果我们选择了原谅,放弃了内心的愤怒,那么,既宽待了他人,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解放,从而收获一份心灵的感动。所以,原谅犹如一枚解药,放过了他人,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解脱。原谅别人就是对自己的宽容,一个人若总是处处较真,那他是没办法获得好心情的。不较真了,心情也好了,这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宽容呢?
有一次,发明大王爱迪生和他的助手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一夜,终于做出了一个电灯泡。他们非常珍惜这个成果,就叫来一个年轻的学徒,让他把这个灯泡拿到楼上的实验室好好保存。这名学徒知道这是个重要的东西,心里非常紧张,结果在上楼的时候,不住地哆嗦,一下子摔倒了,把电灯泡摔得粉碎。爱迪生感到非常惋惜,但没有责罚这名学徒。过了几天,爱迪生和他的助手又用了一天一夜制作了一个电灯泡,做完后,爱迪生想也没想,仍然叫来那名学徒,让他送到楼上。这一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这个学徒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事后,爱迪生的助手埋怨他说:“原谅他就够了,你何必再把灯泡交给他呢,万一又摔在地上怎么办?”爱迪生回答:“我这是在教导他,原谅不是光靠嘴巴说说的,而是要靠做的。”
试想,如果爱迪生是一个较真的人,他早就火冒三丈,开始怒骂那位学徒,甚至,会选择开除对方作为一定的惩罚。有的人太过于较真,特别是自己的利益遭受到一定损失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就会一下子失控,恨不得马上将自己的利益抢回来,自然,他们对犯错者也是毫不留情面的,这样很容易就会使双方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
在一次战斗后,只剩下两名战士,他们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有缘的是,这两人来自同一个小镇,而且,还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安慰,可是,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与大部队联系上。有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凭着鹿肉艰难地度过了几天。在之后的几天里,他们继续前行,但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只剩下一点鹿肉。
这一天,两名战士在森林中与敌人相遇,经过一场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脱离了危险的时候,枪声却响了。走在前面那个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运的是伤在了肩膀上。后面的那位士兵惶恐不安地跑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年轻战士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快撕下自己的衬衣将战友的伤口包扎好。那天晚上,没有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他们都认为自己熬不过这一关了。但是,尽管他们十分饥饿,谁也没有动那仅存的鹿肉。幸运的是,第二天大部队救出了他们。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故事,故事虽然讲完了,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三十年过去了,那位曾受伤的战士坦言:“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在他抱住我时,我感觉到他的枪管是热的,令我感到疑惑的是,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是,当天晚上我就原谅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那点鹿肉,我知道他想为了母亲而活下来。于是,我假装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从来不提起这件事。战争还没有结束,他的母亲就去世了,我们一起祭奠了她。在那一天,战友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我们继续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原谅了他。”
当别人无意中犯了错误,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就是原谅。在生活中,有的人喜欢较真,即便错误已经发生了,他们还会一遍遍地在别人面前强调这是错误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他自己变得异常痛苦,同时还会让对方有受侮辱的感觉。假如对方已经开始反省,你若一再地较真,只会让他终止反省的行为,而对你心生厌恶。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难以原谅朋友的过错,结果他一直对那件事耿耿于怀,即便在多年以后,内心还是有一个疙瘩。其实,这么多年来,那位朋友估计早就忘记了,痛苦的不过是他自己。对此,原谅别人的错误,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