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儿经络,蕴藏着防病治病的“洪荒之力”

经络系统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和树枝,外接四肢,内联脏腑,纵横交错,通过多种途径将全身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络对于人体就像树干供给树叶营养,使树叶翠绿茂盛。人体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再加心包络,每个脏腑都连接着1条经络,一共12条经络,每条经络都有神奇的作用。当孩子正气充足时,经脉之气就能首当其冲,奋起抵御外邪的入侵;而当孩子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经络便会成为疾病的传入通路。在孩子生病的状态下,经络很敏感,有时候在体表的某些部位出血压痛、结节、隆起、凹陷、充血等反应,即体表反应点,一般均为穴位,也是正气所停留和邪气所侵犯的部位。如果在疾病刚开始的时候就刺激孩子的经络和穴位,那么很容易就能把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

一般来说,经络之气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虚证。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判断疾病的虚实。如果是实证,就要用泻的方法来刺激孩子的经络;如果是虚证,就要用补的方法来刺激孩子的经络。

当孩子觉得发热、嗓子痛时,用刮痧板给孩子推一推天河水。天河水就在孩子上肢的正面,推的时候,会感到孩子上肢面不那么光滑,刮起来有疙疙瘩瘩的感觉,孩子也会有麻、痛感。清天河水300~500次,能迅速退烧,第二天孩子的嗓子也就不痛了。

由此家长们就会明白,本书推荐运用推拿、药敷等方法来治疗小儿疾病为何会如此有效。因为这些方法激发了孩子的经气和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疏通经脉,通行周身,调节阴阳平衡,促使孩子的功能活动向正常和健康的状态转化。儿童经络推拿和保健,有助于孩子身体的伸展,可以帮助孩子的四肢变得更加灵活,肌肉更加结实。不仅如此,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对发热、咳嗽、口腔溃疡、便秘、遗尿、积滞、鼻炎、咽炎、近视等小儿常见病都有显著的疗效。

孩子的小手,蕴藏着神奇的健康密码

孩子具有独特的体质特点、五脏特点,每个年龄段也有着不同的养育特点,所以孩子的经络、穴位与成人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小儿手部穴位更是其独有的医药宝库,在15岁之前,这些穴位都具有明显的功效。

推拿孩子的小手就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双手是阳气之本,推双手可提升阳气。

小儿的身体非常娇嫩,五脏还没有发育完全。五脏虚弱,外邪易入侵,很容易生病。《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以及“邪布于四末”。所以,通过小儿手部推拿,可以激发阳气,使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也认为,四肢是人体的末梢,它是最敏感的,稍一受到刺激,全身就会有反应。所以,当身体生病的时候,通过刺激身体末梢,就可以用来治病。

第二,小儿手部的穴位更加敏感。

成人身体上的穴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点就是一个穴位。但是,中医的先贤们发现,孩子的手掌比较小,所以穴位不是呈点状,而是呈线状或面状。

更重要的是,孩子小手上有很多特定的穴位,长大后这些穴位就不敏感了。就像小儿腹泻、呕吐,只要推一推孩子的胃经,即拇指掌面第一节,就可以很快缓解症状,而当孩子出现胸闷、咳喘时,就可以推一推孩子的无名指螺纹面,即孩子的肺经。

第三,小儿手部穴位起效更快。

实践发现,当孩子生病时,推拿孩子手部(上肢)穴位起效非常迅速。比如小儿发热,推天河水300~500次,能迅速退烧。虽然四肢都有穴位,孩子的双足和双手一样,都可以治病,但是两手的效果更好。

小儿推拿,贵在坚持

每个年轻的父母,都应该尽早学习和掌握小儿推拿的方法。从孩子一出生,每天就给孩子做一做保健性的按摩,做一做亲子抚触,开启孩子自身的宝藏,提高其免疫力和自愈力,只要每天坚持,孩子也会养成习惯,以免长大后突然进行按摩,很多孩子会不容易接受,怕疼、怕痒,使按摩无法进行。有些孩子比较敏感,进行推拿的时候,孩子会有抵触心理,家长要耐心给孩子做示范,刚开始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像做游戏一样跟孩子玩,跟孩子一起对着图片找穴位,让孩子也给父母揉一揉、按一按,在亲子互动中,让孩子自然而然接受推拿按摩,长此以往,孩子不光喜欢上了按摩,说不定还会“上瘾”呢。睡前给孩子揉一揉肚子,推一推攒竹,按一按眼周,揉一揉耳朵,孩子会非常安心地睡去,睡眠质量也很高。

每天给孩子做一做保健按摩,也是非常好的亲子时光,父母温暖的手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健康,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经常被父母爱抚的孩子心理上会更有安全感,对身体发育、智力发育都非常有益。

小儿推拿手法基本要求

小儿推拿手法的要求是均匀、柔和、平稳,从而达到深透作用。均匀,是指手法动作要有节律性,快慢始终如一,切忌忽快忽慢,用力要轻重得当,每个方位的力量要均匀一致;柔和,是指手法用力要和缓,灵巧,中病即止;平稳,是要求手法着实,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所以特别强调手法要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适达病所而止,不可竭力攻伐。尤其对新生儿,手法更要轻柔。对不同年龄的小儿,手法用力应有所区别。还有,对于各种不同的手法又有它自己的要求,如推法要轻快,频率每分钟约200次,但要轻而不浮,快而着实;摩法则要均匀柔和,做到轻柔而不浮,重而不滞;掐法要既快又重;拿法要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拿法和掐法刺激较强,次数不可太多,通常放在治疗最后操作,各个部位的摇法应争取患儿的配合,在放松体位下进行。

推拿是通过手法操作来防治疾病的,手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疗效,是小儿推拿的基本功之一,只有遵循小儿推拿手法操作的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儿推拿补泻方法

小儿推拿是以手法代替针药,通过在患儿体表穴位操作来防治疾病。推拿掐揉,性质与药同,寒热温凉,取效指掌。小儿推拿的补泻,是由手法刺激的强弱,手法在穴位上操作的方向,手法操作的时间和频率,所选穴位的功效等方面因素决定的。

★手法的强弱

根据手法作用于体表穴位上力量的大小,或刺激的强弱分手法补泻。凡力量小,刺激弱,轻快柔和的手法谓之补法;凡力量大,刺激强的谓之泻法。如掐法、拿法、按法,掐之则生痛,这些手法在穴位上操作多有醒神开窍、止痛的作用。揉、运、摩、推法等则较之柔和,手法轻重适宜,缓急恰当,以中和之意施之,可以调阴阳,和气血,活经络,调理脏腑功能,具有补益身体、扶助正气的作用。当然,这是在同一穴位上操作相比较而言。而同一种手法对不同年龄和体质的小儿,对不同穴位也可产生补泻不同的效应。新生儿用5~6岁儿童推法的力量可谓泻法。再如用同一种力量的推法,作用于同一个人两个不同的穴位,则有补泻之别。从指尖向指根推脾经,可补脾经,健脾助运。若从大椎穴向龟尾重推脊,可退热祛散外邪,这说明手法和补泻不仅与手法刺激的强弱、力量大小有关,同时还与穴位本身的功效有一定的关系。

★手法操作的方向

推拿特定穴是小儿推拿学的特点之一,这些穴位以特定的操作方向决定补泻性质。根据穴位点、线、面状分布的规律,手法操作分为直线和旋转方向两种。直线方向的操作主要指推法。如分布在手掌的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其补泻方向不同,即向指尖推为泻,向指根推为补。唯肾经与之相反。

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如中脘、三阴交等,它们共同的补泻规律是顺经络走行方向推为补,逆经络走行方向推为泻。旋转方向的操作,多用于揉、运、摩等手法。有些穴位旋转补泻的效果不甚明显,但在腹部,如摩腹、揉中脘、揉神阙等,旋转补泻的效果就很明显。在临床操作中,一般认为顺时针方向(右)旋转为泻法,逆时针方向(左)旋转为补法,左右顺逆为平补平泻法。

★手法操作的频率和次数

推拿手法在穴位上操作数量的多少,或频率的快慢,是衡量手法补泻及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适当的推拿次数和频率,能使疾病很快痊愈;相反,次数少、时间短,达不到治疗量就达不到治疗效果;而次数过多,频率过快则无益身体,反而有害。对年龄大,体质强,病属实证的患儿,手法操作次数宜多,频率较快;年龄小,体质弱,病属虚证的患儿则相对次数小,频率较慢。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1岁左右的患儿,使用推、揉、摩、运等较柔和的手法操作,一个穴位推300次左右。小儿年龄大,体质强,疾病重,主穴要多推些;年龄小,身体弱,配穴要多推些。一般掐、按、拿、搓、摇等手法,只需3~5次即可。总之,通过辨证,灵活掌握推拿次数和频率才能提高疗效。 ye5Teh/dVhyM2Mpnm0PXinU4DWDuStbTkHa/VJ+a2ALpgOwAqw9pr3guZAyyh0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