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乡下的妈妈告诉我

编写这本书,多少与我的母亲有些关联。

母亲不识字,没出过远门,自然也没见过什么“世面”,一直在乡下种田,但她教给我的一些道理,如今还被我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我后来的求学生涯中,教授我的有很多博学的师长,他们虽使我受益良多,却不如母亲的话在我心里扎得深、留得长。

小时候家里穷,经常吃不饱,偶尔有好吃的,父亲总往我和弟弟的碗里扒,但母亲每每都会绷着脸“训斥”父亲:“他们都还小,将来什么东西吃不到?你是劳动力,吃不饱就挣不到工分,万一有个好歹,我们娘几个靠谁啊?”为了防止我们“抢食”,母亲立了个规矩:长辈们不上桌,孩子们不得先动筷子;有好吃的,要让长辈们先尝。尽管在营养方面,母亲并没有真的亏了我们,但这种“让食”的传统,却一直传到了我的孩子辈。

以至于有友人到我家做客,对我家孩子在餐桌上“拘谨”的表现大为惊讶,在赞了几句“懂事”之后,便一个劲儿地批评我对孩子太过苛责。我知道母亲订下的老规矩已经不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要求,但我并不打算去改变它。这个时代,父母给孩子的太多,却教不会孩子一个“孝”字。

母亲如今已垂垂老矣,不复当年的精明强干,耳朵背,记忆力也差,前面说过的话后面就忘了,但我的骨子里却“残留”了母亲的殷殷叮嘱和严厉的目光,有的已经和我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定式融为一体,想改也改不掉啦。

我9岁那年第一次去上学,读一年级,雨天,没有胶鞋,母亲在我的脚下绑了木履,让我趟着雨水去学校。我嫌硌脚,又怕见生人,央母亲送我。母亲说:“娃,你9岁了,不小啦,路要靠自己走,鸟儿大了,也要自己飞出窝!”我出门没走几步就跌倒了,脚硌得生疼,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母亲厉声说:“男娃子不许哭!路都不会走,将来还怎么指着你养家。”

后来上初中、高中,直到上大学,都是我一个人去学校报到,虽然一路走得磕磕绊绊,但我始终记着母亲的话:我是男娃,我要养家,我要顶天立地!

我总觉得,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比学校的影响大。学校通过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来提高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则更多体现在长辈的言谈举止和身体力行中,这种家风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从“根”上主导了一个人发展的方向。

写这本书前,“名家”于我而言,是高山仰止的存在,更别说,有的名家还是我早在小学课本里就“见过”的“大人物”。但在写这本书时,那些名家恍如可亲的长者,和我对坐促膝谈心,使我有醍醐灌顶般的明悟。这样的谈心,对我和我的学生来说,就是一次精神奇旅。可惜以我的笔力难以尽述他们思想的光华,很是惭愧。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体现族群成员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一本本包罗华夏文化密码的绚丽书卷,是根植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之上的集体认同,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滋养、丰富和传承。

很多年以后,我希望我的后人,能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捧着这本书追寻和体味他的先祖撰写这本书的初衷,不奢望他们能如名家后人们那样成长和成材,唯求他们能从这本书里汲取必要的营养,安身立命,懂得真善美。

谨以此书献给天下的父母、孩子,还有我自己的子孙。

强江海
2018年3月22日 ATkaOSR0WK258XqLQfm/45UK6ricKnw6wZsggEGWQCbLrZBFLzdIp+i4KJP/es6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