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 1

范仲淹 2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 四面边声连角起。 4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 羌管悠悠霜满地。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

【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因晏殊词中有一句“神仙一曲渔家傲”而得名。此调亦有创制于范仲淹之说。双调62字,每句用韵,仄韵。[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3]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衡阳,在今湖南省,其地有回雁峰,传说秋天北雁南飞,到此而止。[4]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号角、羌笛、胡笳、马鸣等声音。[5]千障:指绵延不断像屏障一样的群山。长烟:荒漠中的烟。[6]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东汉和帝时,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此处借历史典故,说明战争还未取得胜利。[7]羌管:羌笛。一种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乐器。传为秦汉时期古羌人发明,声音高亢,清脆悦耳。[8]寐:睡,熟睡。征夫:出征的兵将。

【赏析】

宋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这首著名的《渔家傲》就写于他在西北边疆镇守时期。

词的上片,展现了一幅与中原迥异的边塞风景图:秋风萧瑟,雁去衡阳,边声四起,长烟落日,群山环抱,一座孤城四门紧闭。这一派肃杀的边塞景象,为下片抒发边防将士的爱国思乡之情作了铺垫。

下片转入对边防将士生活的描写。浅浅的一杯“浊酒”,勾起了边防将士无尽的思乡之情。然而,家乡远在万里之外,战争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难以做回去的打算。这种思乡与爱国戍边难以取舍的矛盾心情,再加上清冷的夜空传来悠悠的羌笛之声与满地霜雪带来的寒气,使人无法入眠。将军的“白发”与征夫的“眼泪”,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将词的情感渲染得更加苍凉悲壮。

这首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开阔,实开宋代豪放词之先河,同时也奠定了范仲淹豪放派先驱的地位。 W3zgZm32H4tqAiSGbH27mDZXbRjjKlH8jUzaDQmlZSLifLu2IQsfYhxHj5WRRF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