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提起《宋词三百首》,恐怕近代以来对宋词稍有兴趣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它是由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祖谋所编。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藿生,号彊村,浙江吴兴人。他早年工诗,诗风与晚唐诗人孟郊、北宋诗人黄庭坚颇为相近,陈衍称其为“诗中之梦窗”。1896年,清季词人王鹏运在京师成立词社,邀请他加入,他从此开始专力于词。《宋词三百首》是他晚年所编,相对于清代其他各家所编的词学选集,这本选集对后世的影响更大。吕明涛《〈宋词三百首〉前言》说:“晚清词家选本如陈廷焯之《云韶集》和《词则》,樊增祥之《微云榭词选》,谭献之《箧中词》,冯煦之《宋六十一家词选》,梁令娴、麦孟华之《艺蘅馆词选》,况周颐之《蕙风簃词选》,这些选本或初具纲目,或并未完稿,或虽已编成,但影响甚微,只有上彊村民之《宋词三百首》,及今八十余年而影响不衰。”

朱祖谋编选的《宋词三百首》,原本是教子侄学习填词的启蒙用书。在编选过程中,该书以浑成典雅为宗旨,抛弃门户偏见,兼收各词学流派的名篇,杜绝艳冶妖娆的词章。对于一些不以词名世的词人的作品,像聂冠卿、朱服、章良能、潘希白等人的词作,也都收选在内。从而使他们因词而留名,体现了不弃遗珠的尚实精神。《宋词三百首》是《全宋词》浓缩后的精华。《全宋词》收录的作品约有20300多首,能够考知的词人有1400多家。除了一少部分专家、学者外,一般人要想通览、熟悉全部宋词是很难的。而《宋词三百首》选录了自北宋初到南宋末的88家词作,宋人填词喜用的词牌尽收在内,在时代跨度上可谓一部小型的“全宋词”,为人们了解宋词提供了许多方便。因此,相对于《全宋词》的普及与推广,《宋词三百首》更加受人欢迎。

打开《宋词三百首》,通过跳动的字符,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裁剪冰绡,打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的杏花;“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的春色;“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的美女;“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的金陵美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明月等,无不展示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景观之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有境界,是宋词之所以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宋词的美,不仅在于描摹了美好的事物,更在于它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比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些词句意境阔大,给人以浩渺无穷、绵绵不尽之感。再如姜夔的《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将一腔怀古幽情隐于写景,而又不着痕迹,可谓空灵之笔。

宋词向来以词情争胜。选入《宋词三百首》的词作,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借景抒情,都体现了高度的抒情性。其中,既有游子思妇的相互思念,又有生离死别的悼亡之痛;既有文人士大夫的官场失意,又有保家卫国的将士壮志难酬的悲哀;既有田园生活的美好恬静,又有他乡羁旅的孤独与凄凉;既有国运盛隆时歌舞升平的欢欣,又有国破家亡时流离失所的无奈;既有抚今思昔的感伤,又有对未来的希冀。总之,一部《宋词三百首》,囊括了人世间的所有情感。特别是其中描写爱情的词作,堪称一曲曲撼人心魄的千古绝唱。“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爱情,是历代文学作品吟唱的主题,宋词也不例外。即便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再读这些词,也会不由自主地在心底引起强烈的共鸣。

寓哲理于词,生动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画面。在宋词中,富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像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说明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生,都不是永远圆满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共性。李元膺的《洞仙歌》:“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揭示的是盛极而衰的道理。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体现了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其他如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体现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同时也说明了只要付出终会有所收获的道理。这些词,都是借具体的物象表达深邃的哲理。

宋词是当时整个社会人生的缩影,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入选在《宋词三百首》中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可以说代表了宋词的总体风貌和最高的艺术水平。这些词,或气吞山河,或温婉细腻,或清丽典雅,或幽隐哀怨,或通俗浅近,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对宋代社会发展、各个阶层人物的命运有进一步了解。

实际上,宋词给予我们当代人的助益远远不止这些。首先,它影响了我们当代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从古至今,无论是爱情的吟唱,还是对青春岁月的留恋;无论是人生理想的追求,还是痛苦失意的悲叹,都是人们歌咏的主题。所以,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与追求却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这也是我们能够产生共鸣的原因所在。所以,纠结于爱情的人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词句深有感悟;事业受挫的人,也深深理解了“未名未禄”的失落;而乐观豁达的人,则更倾向于“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我们读前人的作品,常常感到其中所描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这并非人们在读古人的作品时走火入魔,非要以古人的生活遭遇来框定自己,而是我们和古人生活境遇的相似性使然。

其次,《宋词三百首》作为一本选集,它所给予人们的,更多的是那些爱国词章对人们的激励,是那些词中描写的历史兴衰给人们的警醒。无论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还是“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的悲叹;无论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热心参战,还是“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的翘首期盼,都体现了一种高度的爱国精神。虽然《宋词三百首》中入选的爱国词并不多,但其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却是不容忽视的。

再次,宋词所展示的美,所涉及的情,以及所具有的社会教育意义,无不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生活。词中那些发人深省、劝人珍惜时间、注重实际的词句,诸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等,至今仍是我们励志和珍惜幸福的至理名言。“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说明青春一去不复返。“朱颜那有年年好”,体现了人都避免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读词促使人们更好地把握人生,领略人生的真谛。因而,我们有必要将这部经典著作进一步普及,使其古为今用,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的文化建设。

20世纪以来,以朱祖谋选词和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为基础的注释、译注和赏析的版本就有十余种之多。如注析类有胡云翼的《详注宋词三百首》,汪中、周鹏飞与王黎雅、沈家庄诸家的《宋词三百首注析》、郭伯勋的《宋词三百首详析》;今译类有汪中的《新译宋词三百首》、弓保安的《宋词三百首今译》、沙灵娜的《宋词三百首全译》、王筱芸与郝敏的《今译宋词三百首》;赏析类有蔡义江《宋词三百首详解》等。凡此种种,都为《宋词三百首》的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以1924年初刻本为底本,借鉴吕明涛、谷学彝《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2009年版注释的方法,参考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蔡义江《宋词三百首全解》以及《宋词欣赏辞典》等著作的精华。对于一些词作者的存疑,本书根据《全宋词》等相关资料文献予以辨明,对于词作内容有所不同者,也尽量在注释中予以指出。关于词人的生平,本书在借鉴历史资料文献的同时,重点突出词人在词作方面的贡献,其他方面则视情况予以取舍。另外,在对词的赏析方面,本书重点从美学、写作以及与当今社会的关系等方面重点把握,从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角度予以关注,进一步突出了《宋词三百首》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增删数次,虽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也确实下了很大工夫。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王翠菊
2016年8月 DGjNtWMIFHqWSLstusHqF8dfvQeT7arFH23nlIeMWzaF8vI/rOnzI4fkj8vWxM9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