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千秋岁(数声鶗鴂)

千秋岁 1

张先 2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3 惜春更把残红折。 4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5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6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注释】

[1]千秋岁:词牌名,得名于唐教坊大曲《千秋乐》。仄韵双调72字,上片七句,下片八句,各五仄韵。[2]张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词人,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因其词中曾有三处用“影”字,人称“张三影”。[3]:杜鹃的别称。芳菲:芳草,这里用来指代大好的春光。[4]把:一作“选”。[5]永丰柳:原指唐代洛阳永丰坊西南角荒园中的垂柳,因白居易《杨柳枝词》而得名。后人常以“永丰柳”泛指园柳,用来比喻孤寂无依的女子。[6]幺弦:琵琶的第四根弦,多用来借指琵琶。

【赏析】

此词是一首讴歌爱情的千古绝唱,作者借杜鹃悲鸣、芳菲消歇、风狂雨肆、柳絮飞雪等一系列意象,在突出暮春悲凉的同时,喻示爱情受挫。词人以“永丰柳”作比,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然而,抒情主人公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屈服。“天不老,情难绝”,以天的寿命之永恒,象征美好爱情的永恒,这和汉乐府《上邪》中“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表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抒情主人公直接告诉人们:这种感情是牢不可破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不能使他们分开。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此词:“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诚为中肯之语。 bwZe61P6H9eMdnkxeVB79mv6tJaXIlE1SiNdzLM4RE4AHrXURBqboFZqrN52816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