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分支众多,深入欧洲大陆,构成了大西洋最大的海湾。海面有时因星罗棋布的岛屿或延伸的陆地而变窄,有时又向四面扩展而一望无垠。它将旧世界 一分为三,同时又将它们连成一体。在古代,这个内海的沿岸栖息着不同民族。从民族志学 和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他们属于不同的种族。但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他们却构成一个整体。这个历史整体通常被称为古代世界史。这一名称其实并不十分恰当。事实上,它是地中海诸民族的文明史,相继展现了四大发展阶段:居于南岸的科普特人或埃及人的历史;占据着东岸并延伸至亚洲内陆,远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阿拉米人 或叙利亚人的历史,以及孪生民族希腊人与意大利人的历史,后两者传承了欧洲沿岸地区的文明。不同民族的文明在其早期都与其他地区和历史发展周期息息相关,但很快便进入了各自的发展轨道。其周遭各民族有些与他们是异族,有些与他们是同宗。如非洲的柏柏尔人和尼格罗人,亚洲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欧洲的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他们都曾与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民族有着复杂的联系,但在各自的发展上,互相之间均未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若文化圈容许划分,那么这个用底比斯、迦太基、雅典和罗马表示文明顶峰的文化圈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这四个名称所代表的四个民族,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形成了独特的宏伟文明以后,相互间又建立了纷繁复杂的关系,并巧妙阐述和充分发展了人性的一切元素,最终使其文化圈得以形成。以前如波浪冲击海滩一般冲击地中海沿岸各国领土的新民族,如今从两岸泛滥开来,切断了南北两岸的历史,将文明中心从地中海转移至大西洋。因此,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划分不仅仅是偶然事件,也并非只是为了便于编年。所谓的近代史实际上是一个新文化圈的形成,它在几个发展阶段与地中海各国正在消亡或已经消亡的文明相联系,正如地中海文明与印度日耳曼族的原始文明相联系,但像之前的旧文明一样,注定要转入自己的轨迹。而且,它也注定要经历种种盛衰荣枯,走过生长、成熟和衰老各个时期,展现其在宗教、政治与艺术方面创造的光彩,享受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所带来的安适。或许有一天,它也会因达到目标而自鸣得意,从而导致创造力渐衰。但这一目标只是暂时的,文明所处的庄严体系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其进程可能会有终点。但人类却不同,每当人类似乎达到目标时,旧任务就会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深远的意义重新出现。
我们如今的目标是要展示这出伟大历史剧的最后一幕,叙述一个从北方大陆伸入地中海的中央半岛的古代史。此半岛由西阿尔卑斯山向南分出的山系——亚平宁山系所构成。亚平宁山位于地中海西部较宽阔的海湾和东部较狭窄的海湾之间,先是向东南延伸,然后在东部海湾附近的阿布鲁齐山达到最高点,但甚少达到终年积雪线的高度。亚平宁山脉从阿布鲁齐山继续向南延伸,起初高大雄伟,并无分支,接着下倾,形成丘陵村野。后来分为两支,东南方向,为较平坦的高地,正南方向则为较陡峭的山丘,两者均在结尾处形成狭窄的半岛。
在北方,阿尔卑斯山与亚平宁山之间的坦荡平原一直延伸至阿布鲁齐,在地理上它与南部的山地和丘陵不相连接,即使在历史上也是到相当晚的时期才与之发生联系。南部的山地和丘陵就是指意大利,我们在这里要研究的正是它的历史。直到罗马纪元七世纪,从锡尼加利亚到里米尼的沿岸地区才被并入意大利,波河流域则到罗马纪元第八世纪才归其所有。意大利古代的北方边界并非阿尔卑斯山,而是亚平宁山。亚平宁山的山势十分平缓且占地很广,山谷和高原甚多,一些易于通过的隘口将它们连接起来,非常适于人类居住。附近的缓坡及东南西三面的沿岸地区更宜安家立业。东海岸为阿普利亚平原,阿布鲁齐山将其北部与外界隔断,放眼望去,只有加尔加努山脊孤独地耸立着。这片平原平坦舒展,但海岸与河流都不甚发达。南岸有一片广阔的低地延伸于亚平宁山脉尾部的两个半岛之间,那里港口虽少,但水量充足且土壤肥沃,与内陆的丘陵旷野相接。西岸则幅员辽阔,有大河贯穿其间,尤其以台伯河为其主流。由于洪水及往日众多火山的作用,该地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山谷、港口和岛屿。埃特鲁里亚、拉丁姆和坎帕尼亚诸区都在这里形成了意大利国土的核心。在坎帕尼亚南部,山前的丘陵地逐渐消失,蒂勒尼安海几乎与山脉相接。而且,正如伯罗奔尼撒属于希腊,西西里岛则属于意大利。西西里岛是地中海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岛屿,腹地为山岳和部分荒地。岛屿的四周,尤其是东、南两面,则为宽阔而美丽的海岸,主要由火山作用而成。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西西里的群山是亚平宁山的余脉,几乎未被狭窄的海峡所隔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西西里自古就是意大利的一部分,正如伯罗奔尼撒是希腊的一部分一样。此地不仅是相同民族的必争之地,而且是相似的高尚文明的发源地。
意大利半岛山丘平缓,气候温和,空气新鲜,这些与希腊半岛相似,在山谷和平原这类地貌中大抵也是如此。然而其海岸的发展却不及希腊。意大利尤其缺乏岛屿众多的海洋,希腊人正是由于拥有这种海洋而成为了航海民族。但意大利也有优于其邻国的地方,它拥有广阔的冲积平原和肥沃多野草的山坡,宜于农业和畜牧。意大利和希腊一样是块宝地,能激发人类的积极性,并予以回报。对于壮志满怀的人,它会为其远行铺路,而对于安于宁静的人,它也能提供稳定的谋生途径。
但是,希腊半岛倾向东方,意大利半岛则倾向西方。伊庇鲁斯和阿卡纳尼亚沿岸地区在希腊仅居次要地位,阿普利亚和梅萨皮亚沿岸地区在意大利也是如此。希腊的历史发展主区阿提卡和马其顿都面向东方,而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拉丁姆和坎帕尼亚则面向西方。因此,这两个半岛虽然是非常亲近的邻邦,形同姐妹,但似乎是相背而立。尽管用肉眼就能从奥特朗托望见阿克罗科劳尼山,然而意大利和希腊最初发生密切接触,却并非经由亚得里亚海这条捷径,而是借助其他途径。自古以来,各民族所占的地理位置通常预示了其肩负的使命,意大利和希腊也不例外。这两个孕育了古代世界文明的伟大民族,其光辉和种子则一个投向东方,一个投向西方。
本书所要叙述的是意大利全史,而不仅仅是罗马城的历史。虽然从正式的国家法看来,罗马的公民先是获得了意大利的主权,然后征服世界。但从较高的历史意义看来,这一观点并不成立。所谓的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实则是把意大利的所有民族统一成一个国家。罗马人毫无疑问是这些民族中最强大的一支,但终究只是其中一支而已。
意大利的历史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内部史,从最早期一直到意大利人在拉丁民族的领导下归于统一;另一部分是意大利统治世界的历史。本书前两卷叙述第一部分,我们将要讲述的是意大利民族如何定居于这个半岛;其民族与政治受到何种威胁,开化较早的异族,即希腊人和埃特鲁斯坎人,如何争夺他们的部分领土;意大利人如何反击这些异族,并予以消灭或征服;最后,意大利的两大民族,即拉丁族和萨莫奈人,如何为争夺这个半岛的霸权而展开斗争,以及公元前四世纪(罗马纪元五世纪)末,拉丁族如何获得胜利。第三卷和之后各卷为第二部分,从布匿战争 开始,所述内容包括:罗马领土迅速扩张到意大利的天然界线,后来又越过了这条界线,罗马帝国的悠久历史,以及这个大帝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