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找出执行不力的原因

深度思考

a.造成执行不力的原因有哪些?

b.为什么员工难以迅速开展工作或难以专注于完成手头工作?

c.工作退回重做真的仅仅是因为员工能力不够吗?

不知你最近是否常有挫败感,总觉得自己劳而无功、一事无成?先别忙着灰心丧气。这也许不是因为你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你执行不力。所谓执行不力,就是你的工作进度条直到截止期限到来时还停留在“尚未完成”阶段,就是你投入的所有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等成本与最终产出的价值不成正比。

深度执行是关于高效完成任务的学问,是为了解决执行不力问题而提出的概念。要想实现深度执行,首先得弄清楚你为什么会出现执行不力的问题。管理专家经过大量调查后发现,影响执行力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八个。请对照一下自己的日常工作,看看你究竟符合哪种情况。

1.未能迅速开展工作

你第一次感到工作进展缓慢,应该是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明明有了方向和设想,上级领导也给了相关的指示,但你并没有迅速开展工作。执行力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后续进度自然也跟着推迟。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完全是你个人的问题。如果你本身是个做事拖拖拉拉的人,做出这种延误战机的事情也就不奇怪了。如果你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没能立即着手工作的原因可能是你无暇分心。比如手头已经积累了很多工作,实在无法脱身开始执行新任务。

2.无法专注主要工作

任务就像一块石头,你不用力推,它就不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没把主要力量用在工作上,自然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现代人的注意力被无孔不入的互联网撕成了碎片。现代人越来越习惯浅阅读和浅思考。由此,现代人在执行任务时经常分心,又不愿意深入钻研问题,导致执行力度和工作质量都停留在较低层次。

此外,造成执行者注意力碎片化的另一个原因是,领导者没有合理安排工作,动辄给人加派临时任务。这使执行者的工作进度经常被新的临时任务打断。他们最初的工作进度必然被拖延。更糟的是,给你加派任务的上级总是忘记你手头已经有了干不完的活,只是一味地催促进度。

3.工作缺乏计划

一项工作通常包含很多步骤,每个步骤的执行效果都会影响下一步的工作。如果不以工作计划统筹,人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很容易陷入手忙脚乱的困境。如同遭遇交通拥堵,一步走错,步步难行。

然而有些人喜欢自由轻松无压力的做事方式,对工作没有明确的计划,想到哪里就执行到哪里。至于那些没想起来的地方,他们根本不会去做。明明领导者和同事都提醒过,但他们就是不当一回事。这种散漫马虎的工作态度,对团队执行力的杀伤力很大。但此类员工即使犯错受罚,也不会吸取教训,总是一犯再犯。

4.做事犹豫不决

有些执行者具备很强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但在需要拿主意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这种优柔寡断性格的人,做事容易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方案A和方案B各有优缺点,无论选择哪个都能产生效益。可是有的人一直在纠结,迟迟下不了决心。决策过程拖延了,执行过程自然随之延迟。

优柔寡断者最大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他们总是觉得情报不够全面,自己肯定疏忽了什么问题。一旦出现反对意见,优柔寡断者就会进入过度思考的状态,过分执着于“不足”。这种做法只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并不会真正提高工作成果的精细度。

5.大量时间耗在制作报告上

工作报告是组织团队的主要沟通方式。工作报告做不好,组织发展就没依没靠。但很多人本末倒置,用于制作工作报告的时间超过了实际执行任务的时间。

出现这种现象往往不只是员工制作报告的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有领导者的问题。

有时候,领导者并不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报告。当员工提交报告后,他们只会指责员工误解了自己的意图,而不会记得自己确实没有给过明确的指示。

为了避免责罚,员工们不得不花更多的心思揣摩上意,被工作报告牵着鼻子走,其他更重要的工作反而被放到一边。如此一来,双方的执行力都不可能达标。

6.沟通环节消耗过多精力

沟通对工作至关重要。但所有的执行者都有过卡在沟通环节上的痛苦经历。

◎双方分歧太多,项目迟迟定不下方案。

◎下级没有真正领会上级的意图,未能按照计划完成目标。

◎上级没有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上一环节跟下一环节在沟通时存在误会,导致大家不得不返工。

几乎所有的工作进度都会因为沟通问题而受到阻碍。原定的工作计划可能要重新做,已经完成的工作可能会推倒重来,万事俱备但协作部门的批文就是下不来,遇到问题时各个部门都在扯皮。这些琐事大大消耗了人们的宝贵精力,使得人们无力保持高效执行工作任务的状态。

7.被低效会议打断

文山会海是执行效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比起前面提到的“文山”,“会海”对执行者的士气打击更大。在高效组织中,开会的唯一目的就是解决问题。但更多时候,企业开的是让每个参与者都感到时间被白白浪费的低效会议。

低效会议不仅内容枯燥,往往还特别冗长。原计划开一个小时的会,硬生生拖到了两个小时。而且会议上往往是领导者单方面的讲话,开会目的不明确,开会流程不明确,内容多是无边无际的空洞发言。

执行者既不能擅自离开会场,又没有发言的机会,也不相信这种会议能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能用于专注工作的时间被低效会议所占据,肯定会发自内心地抵触这种费时费力的低效会议。

8.频繁返工

能力不够强的执行者很难一次把工作做好,常常会被上级要求重做。返工次数越多,工作效率越低。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新员工身上。老员工在尝试新业务时,同样处于摸索状态,返工率也会上升。

不过,我们还要注意另一种可能性。执行者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领导者自己想法多变上。他们每有一个新想法,就会要求员工按照命令重新修改。但过一阵子可能会觉得新想法不好,又让员工改回来。有时候,经过反复折腾的方案,很可能跟员工最初提交的方案差别不大。

这时领导者往往认为频繁返工是因为员工执行不力,而不承认是自己的失误。如果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我们就无法找出真正的症结,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

执行经验充电站

穷忙的本质

当你看到一名员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个人很努力,还是这个人没能力?两种可能都有,但执行效果骗不了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平时很忙,事情多得做不完。但同时又认为自己做的事缺乏意义,又改变不了现状,只是在穷忙。穷忙的人觉得自己是勤快的执行者,但那只是战术层面的勤快。他们在战略上是不肯动脑的懒人,无法进化出深度执行力。 BD62KAB3bZQ6XORAWdTJE+KRBdfAgHK5ur//Xw+4fnvipnfskdtjMx8kNCBC6a1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