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领导者是怎样错失人才的

深度思考

a.为什么有些领导者没意识到自己任命的人可能无法胜任相关岗位?

b.很多领导者只提拔自己喜欢的下属,但这样真的能提高执行力吗?

c.领导者应该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用人问题?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靠无数人的辛勤劳动实现的。没有优秀的执行者,团队就没有深度执行力,再完善的目标规划也寸步难行。人才队伍建设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按理说应该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偏偏有些领导者对此认识不足,导致企业在用人方面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

领导者无不希望自己成为伯乐,但很多人总是莫名其妙地与千里马失之交臂,错把驽马当骐骥。如果我们沉下心来认真排查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激励和人才培养四个环节的工作实情,就能找出症结所在。

1.人才引进环节的误区

(1)轻视人才引进

不重视人才引进,觉得现有人员足以应付一切。抱有这种观念的领导者往往采取的是粗放的增长模式,把劳动力单纯当成消耗品,舍不得高薪聘请能创造更多价值的专业人才。无法补充新鲜血液,团队素质自然无从提高。

(2)人才来源单一

有些领导者仅仅从单一的渠道寻找人才,不愿意花太多精力从全渠道搜罗精英。这种做法无疑会让企业错过不少通过其他渠道求职的可塑之才。说到底,领导者还是对人才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肯为团队建设付出太多努力。

(3)不善于鉴别人才

有些领导者求贤若渴,但不善于鉴别人才的真实水平。他们常常被性格开朗但虚有其表的人迷花了眼,而对踏实低调的实干型人才评价较低。这样做既不能提高公司效益,又增加了财政支出,得不偿失。

(4)待遇条件太低

工作岗位要求多,但待遇缺乏竞争力,是招聘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企业是本身实力弱,拿不出吸引人才的条件;但有的企业本身具备足够的实力,只是不愿给好待遇。这种态度只能招到能力平庸的人。

(5)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企业对人才引进工作缺乏全盘规划,平时不去积极寻找业内精英,等到某些岗位非常缺人的时候,才想到招聘新员工,为了及时填补用人缺口,不得不降低招聘标准,这也会让企业与人才失之交臂。

2.人才使用环节的误区

(1)重项目而轻人才

公司高层对项目投入很多,但只是驱使员工干活而不改善其工作环境,也不肯提高员工的待遇。当在项目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人才离职时,领导者不思挽留,觉得随便换一个人都能用,结果导致执行团队人员不齐、素质下降。

(2)用人只看学历或职称

从概率上讲,高学历或高职称群体通常更容易出优秀人才,但显然不是每一位高学历或高职称人员都能成为优秀人才。许多学历普通、职称不高的人通过不断努力,也会成长为业内精英。如果公司只看学历或职称就会错失这类人才。此外,有些企业在招聘到高学历人才后,却将其安置在不太重要的岗位上。这无疑是对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3)岗位安排不合理

有些公司对人才流动不够重视,导致许多人才没有得到合理的岗位安排,不是圆凿方枘,就是大材小用。员工在目前的岗位上难以施展本领,又无法换到合适的岗位上。离职率上升也就不奇怪了。

(4)没给人才提供成长空间

公司虽然给了人才比较优厚的待遇,但没为其提供成长空间。越是优秀的人才越重视职业规划、团队人际关系、行业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受重视的程度等因素。如果领导者在这些方面无法满足其成长需求,人才自然会离开。

3.人才激励方面的误区

(1)人才评估机制不合理

领导者缺乏科学的人才价值评估标准,以“平均主义”的思路进行激励,这种做法违背了公平原则,让奋斗者吃亏,让平庸者得利。这容易使那些对企业贡献较大的人才失去原有的工作热情。

(2)激励手段单调

公司没有充分考虑员工在能力、贡献、资历方面的差异,采“一刀切”的激励方式,忽略了不同类型员工的实际需求。这种缺乏针对性的、单调的激励手段,不可能真正起到激励人才的作用。

(3)激励力度不足

公司的激励力度不足,待遇对人才缺乏吸引力。长此以往,不但员工的满意度会下降,而且工作效率和产出成果也会受到影响。无论领导者怎样严格督促,大家都无法提起干劲,执行力随着团队士气的下降而下降。

(4)激励沟通不到位

公司只是单方面向员工下达命令,而不在乎员工的反馈意见。员工不知道自己的表现究竟如何,很容易误以为领导者对自己不满意。当这种消极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员工就会感到自己不能胜任岗位,选择辞职。

4.人才培养方面的误区

(1)缺乏培养人才的意识

有些领导者目光短浅,认为花钱培养人才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还担心自己培养的人才会跳槽,于是不肯组织员工进行培训。结果,员工的技能难以有效提高,工作能力较弱、效率低下,企业发展也停滞不前。

(2)缺乏人才培养规划

不少领导者缺乏完备的人才培养规划,重使用人才而轻培养人才。他们麾下的员工看不到前途,在工作中会越来越倾向于获取短期利益,而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这跟深度执行理念背道而驰。

(3)培训方式粗糙

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枯燥乏味,内容跟日常工作脱节,不能充分满足大家的实际需求。员工把这样的培训视为一种负担,不愿为此浪费时间。培训课程变成了走过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进行。可惜不少领导者对此认识不足,阻碍了人才的成长。

总之,领导者错失人才的原因,基本不会超出上述内容的范围。如果企业想要实现深度执行,领导者就必须认真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习先进的人才管理观念,为员工的成长扫清障碍,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出色的高素质团队。

执行经验充电站

社会大众对偏才的成见

从素质结构来看,偏才的能力确实不够平衡。让他们去单打独斗地完成任务,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结果。因为偏才缺乏足够的能力来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只有任务恰好与其擅长点匹配时,其才干的价值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使得社会大众容易怀疑偏才会成为组织中的问题制造者。不少领导者也抱有同样的看法,从而降低了对偏才的评价,把他们放置在不合适的岗位上。这种做法会导致本来具备某种特长的偏才被误当成庸才。某些员工在跳槽后突然做出令前领导刮目相看的成绩,与此不无关系。 v+FtsC9y09hoDsc7KDXWTCagyHX7Bt+nzYUzRdoFdGTTpOnVyVR0wHwKJdglQD4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