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来自中国东北的力量

中国古代沿边的民族虽多,但真正能够征服全国,或至少长期领有部分传统地区的却很少。这样的民族显然必须具备强悍的武力,而农业地区也必须对他们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才会让他们不顾性命地拼搏入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这种能力与企图心的民族来自三个地区:正北的蒙古高原、东北的东蒙草原与山岳森林大河区,以及西方的青藏高原。三者之中,早期以来自正北方的力量最强,对中原的威胁也最大,从战国到秦、汉时的匈奴是其代表。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渐渐发生变化,来自东北的民族力量增强,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角色日趋重要,甚至最后超越来自正北的蒙古高原部族。二者变化的分水岭,就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

北魏长期统治黄河流域,形成北朝,代表从此以后,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为中国历史带来重要影响。于是,一连串的问题浮现:鲜卑族为何能完成这种任务?北魏的建立对汉族与鲜卑族双方造成何种冲击?带来何种影响?北魏深刻影响中国后,其本身又发生何种变化?这些都有待我们在这趟历史的旅程中探索答案。

要回答这些问题,应从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说起。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占有半个中国,并建立王朝持续统治的北方少数民族,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经历从大森林开始,走过大草原,再进到大片农业地区,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其奋斗历程的艰辛与悲壮,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发展,风俗习惯的演进与改观,统治国家的魄力与局限,决定了它的兴起、强盛与衰落,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回响不绝。

鲜卑族刚与中原地区接触时,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风俗习惯。在仪容上,鲜卑人从成年结婚起都要剃去周围的头发,只保留头顶的小部分,编成辫子,这就是南朝称北朝为“索虏”的由来。鲜卑传统的婚姻制度有抢婚的习俗,即“掠女为妻”,结婚时以牛羊为聘礼,婚后夫须为妻家服役。家庭中父死则妻妾由子继承,兄死则妻妾由弟继承;女子婚嫁前有一定程度的性生活自由,凡此都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风俗。丧葬习俗也如此,一般为土葬,尸体装入棺材,可能用狗、马、衣物等殉葬;但埋葬处所秘而不宣,死者的衣服、用具、车马等要一把火烧掉。

鲜卑族的宗教信仰,传统上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属于泛灵崇拜,经由“萨满” 与神鬼精灵沟通。进入中原或西迁关中、陇山至河西走廊一带后,一些鲜卑人逐渐信仰佛教,有的人兼奉道教,与汉人相同。

鲜卑语属于蒙古语族,与蒙古语相去无几。进入中原后,鲜卑语逐渐加入汉语的字词,直到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后,汉语成为通行的语言。至于鲜卑族是否曾如同契丹、女真、蒙古、满洲这些族群创制本身的文字,则迄今不明。《隋书·经籍志》中记录有以鲜卑语翻译的中国传统汉文书籍,但鲜卑语的书写符号为何,因战乱中典籍散失,已不得而知。

由于原乡的地缘关系,与其他胡族比较起来,鲜卑族的眼界较广,心胸较宽,所以始终有胸怀大志、想要统一天下的领袖出现。这也造成鲜卑族的另一特色:努力学习较为先进的文明。鲜卑族历代皆有领袖主动提倡学习汉人文化,在五胡中属于汉化甚深的一族。当然在汉化过程中也产生过抗拒的力量,曾屡次出现回归鲜卑本位文化的对抗行为,但终归失败,代表汉化是其文化发展的主流。

总之,从中国东北地区出身的民族,因原始居住地位于草原、森林与农耕地区之间,累积了在三种地理环境中生活的经验,故能分别取其所长,得以向此三方面开拓,格局最大。这样的民族具有弹性与潜力,发展性强,其活动是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自从鲜卑族建立北魏,启动北朝,以后陆续有同样来自东北的契丹族建立辽朝、女真族建立金朝与满族建立清朝,都纷纷循此轨迹运转,统治中国部分乃至全部地区,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段落。鲜卑族与北魏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于此充分显现。 m1ZTkbbP6BbJXiyJPU34R/5p+inYtGEB5YsOv75vUcvEMOf0KAfhFZAqn+8i+0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