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现代文学第一人

导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并没有第一个发起文学革命和提倡新文学,也不是最早进行现代白话文学创作的,他的创作总量肯定不是最多,甚至连长篇小说都没有写过,那为什么他还被称为“现代文学第一人”?

今天为什么读鲁迅?往复杂里说,这本书肯定不够用。往简单里说,也许一句话就够了:鲁迅是“现代文学第一人”。

当然,有人会质疑这句话的严谨性。从提倡文学革命的时间看,胡适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早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就跟他的朋友梅光迪、任鸿隽等人提出“文学革命”的想法,所谓“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虽然遭到激烈反对,但他义无反顾,并在1917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从“八事”入手进行文学改良。尽管胡适经权衡没使用“文学革命”的概念,但他在该文旗帜鲜明地给出预言:“然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学界一般把这篇文章当成文学革命的开始,也作为现代文学的起点。而此时的鲁迅正每天埋首于绍兴会馆抄古碑。从开始白话文学创作的时间看,鲁迅也算不上第一人。为了印证其文学革命理论,从1916年开始,胡适就着手白话诗的创作,为日后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打下基础。即便是在小说领域,也早有学者指出,李劼人、陈衡哲均有早于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现代小说创作。不仅如此,鲁迅文学创作的总量并不多,只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朝花夕拾》《野草》两部散文集、十几部杂文集等。因为没有长篇小说,以至于还遭到王朔质疑:“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过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那为什么我们还得出鲁迅是“现代文学第一人”的论断?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始,一般认为以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起点。他在该文中提出从“八事”入手进行文学改良:“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一次学术会议发言中指出:“当代文学的成就很多方面已全面超越现代文学——这么简单的事实,很多人都不愿意直面而已。”当代文学的成就是否真的超越了现代文学,这是学术问题,不同立场、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得出的结论也许会不一样。但在涉及鲁迅时,谢有顺依然承认,“除了短篇小说和杂文的成就,因为有鲁迅在,不能说当代超越了现代” 。也就是说,无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成就评价如何,就鲁迅所涉足的创作领域,大家依然公认他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最高峰。

首先是小说创作。为什么已经有了早于鲁迅的现代短篇白话小说创作,学界仍然把鲁迅的《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这不仅是白话的问题,更重要的在于《狂人日记》深刻的思想内涵、现代感十足的小说形式以及深远的影响力。鲁迅的小说创作几乎一篇一种形式,他凭一己之力为现代小说的文体探索开山铺路,而且成为难以逾越的高峰。学者李陀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指出:“我觉着从‘五四’到现在,除了鲁迅先生以外,没有人写过我理想中的现代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包括他的《阿Q正传》,包括他的《故事新编》,包括他的《野草》,写作的现代感那么足,真是一个奇迹,没法解释的奇迹。鲁迅先生是了不起。”

其次是散文创作。仅凭《朝花夕拾》和《野草》两本集子,鲁迅就和其兄弟周作人一起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散文大家。《朝花夕拾》不以“载道”为立意,不正襟危坐开坛布道,而是以聊家常的架势回忆百草园、三味书屋、家乡的女鬼以及和猫的恩怨等,这一聊聊出了现代散文的日常感、生活味。《野草》则向内开掘,以无所畏惧的姿态深探自己的内心,开拓了现代散文的诗性与智性。

当然,还有杂文创作。杂文可以说是鲁迅一己开创的文体,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最主要的精力是花在杂文写作上,由此还开拓了一条“鲁迅风”的写作流脉。但不管此后有多少人加入这个创作队伍,鲁迅“寸铁杀人”般的杂文文风依然是最犀利、最深刻的风景线。

【经典品读】

《鲁迅自传》(1930年5月16日)中对个人创作的概述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画家陈丹青曾感叹现代文学作家都很“好看”。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模样,“各有各的性情与分量”;胡适、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也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是胡适,“真是相貌堂堂”。但他接着说:“可是我看来看去,看来看去,还是鲁迅先生样子最好看。”以现今“颜值”的标准,你会觉得陈丹青说得很夸张,但这是一个画家的视角和眼光,这“好看”的样子里面浸透的还是对鲁迅的思想、才华和命运的判断:“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字,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要是他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在画家的眼中,鲁迅依然是“现代文学第一人”。

鲁迅

更有意思的是,鲁迅在“论敌”的眼中也是“现代文学第一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与陈西滢的恩怨众所皆知。1924年底,因抗议校长杨荫榆无理开除三名学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爆发风潮。为压制学潮,校方不惜派出打手,甚至打伤学生。鲁迅坚决站在学生一边;陈西滢则从貌似公允的角度,对鲁迅含沙射影,认为学潮是鲁迅等浙江籍教师鼓动的结果。在此后的论战中,陈西滢还诬陷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了日本学者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但在苏雪林的日记中,记载了一次与陈西滢的谈话,其中,陈西滢认为,在新文学作家中,只有鲁迅能称得上“中国现代第一流作家”,此外则推沈从文。由此可见,无论陈西滢如何污蔑、贬损鲁迅,他依然不得不承认鲁迅的才华和成就。

鲁迅成为“现代文学第一人”并非偶然。他经历丰富:既遭遇了家庭“从小康坠入困顿”,又承受了母亲加之于身上的不幸婚姻;既经历过以办刊、译书立人的失败,又亲见民国建立后的种种黑暗。他思想深刻:他是少有的具备自身哲学思想的现代作家,尽管有人质疑他的思想不成体系,但他思想中的一些核心命题是贯穿创作始终的。他学养深厚:他学贯中西,有人编了一部《鲁迅读过的书》,第一编提到国学类1552种,第二编提到现代类496种,第三编提到西学类1189种,第四编提到综合类996种。且不去讨论这种分类是否合理,仅从鲁迅所阅读书籍的数量来看,已是很惊人。尤其在国学方面,鲁迅曾劝年轻人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而他自己的国学素养却堪称大师级。

上述所说合力促成了鲁迅“现代文学第一人”的地位,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他与同代人相比更深的文学自觉。“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以文化启蒙为手段的救国运动,而通过文学传播新思想、改造国人精神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人都以不同的角色在其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我们常常说鲁迅是“弃医从文”,但这并非他一个人的选择:胡适原本学农,田汉学过海军和教育,徐志摩在美国学的是经济,阿英学土木工程,郁达夫先学医、后学法律和经济,洪深学过陶瓷,夏衍学过电工技术,郑振铎是铁路管理学校毕业,丁西林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等等。而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从未像五四时期那样,受到如此空前的重视——几乎所有的有识之士都把眼光和兴趣集中到了文学上面。但在新文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当初的主将们纷纷离开了这个阵营,有些直接组党进行政治革命去了,有些则埋首故纸堆开始整理国故,有些则不甘寂寞投身政治活动。只有鲁迅依然坚守在这个战场,虽然常感“荷戟独彷徨”的孤独。在胡适的日记中,记载了他对鲁迅、周作人的一次造访:“豫才深感现在创作文学的人太少,劝我多作文学。我没有文学的野心,只有偶然的文学冲动。我这几年太忙了,往往把许多文学的冲动错过了,很是可惜。将来必要在这一方面努一点力,不要把我自己的事业丢了来替人家做不相干的事。” 这是一次很有历史意味的会面。相比开启现代文学的胡适,鲁迅有更深的文学自觉,因而在文学创作上,无论是从表现内容的深度看还是从表现形式的丰富度看,也都超越了同代人。

【我来品说】

1. 从上文的分析中,你是否能总结出:鲁迅为什么被称为“现代文学第一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什么样的贡献?

2. 你读过鲁迅哪些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你对鲁迅的评价如何? fXKbwv+LUzfij788rcFj/IlW9jRLK7Q5xsdR4tps8IHvMAsbVBVTV1U30VijQ/r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