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今天为什么读朱自清

朱自清曾在《经典常谈·序》中谈道:“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今天我们为什么读朱自清,为的便是先生所说的“文化”二字。

从小学阶段的《匆匆》,到初中时期的《春》《背影》,再到高中的《荷塘月色》,朱自清的文章贯穿了我们整个中小学教育阶段。无论是作文还是做人,这些作品在每个年龄段读来都让人有不同的感悟,也影响、塑造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令人回味。

朱自清以散文创作闻名于世。他的写景散文正如叶子上滚动的露珠,晶莹剔透又清新隽永,其散文语言不仅值得中学生学习借鉴,其质朴韵味与文化意蕴更值得所有人细细玩味。《春》一文选择了许多普通的意象:桃子、蜜蜂、无名小花等。朱自清用了一些生动的形容词,使这些美好的形象在他笔下化为了充满灵性的活物:红的像火的桃花、粉的像霞的杏花、白的像雪的梨花、翩翩起舞的蝴蝶、相互追逐的蜜蜂、漫山遍野的无名小花等,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在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佳境。

《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则表现出朱自清哀而不伤的情感。荷塘里充斥着朱自清淡淡的忧愁——“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又弥漫着朱自清淡淡的喜悦——“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折射出朱自清美文的思想意蕴,表现出朱自清美文中的儒家文化特质。儒家认为,人的感情不可恣意发挥,应该讲求节制,力求达到“中和”,在“中和”中创造和谐有序的美感形式。朱自清不满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但又不能像战士一样拿起手中的枪来反抗,他只能在“月色下的荷塘中”得到片刻的自由与欢愉,试图追求“独处”,追求宁静与超脱,游离于现实之外。他的身上既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与逃避现实的心态,这些正是儒家的“中和主义”对他的影响。

以《背影》为代表的记事怀人散文,是朱自清最为动人的作品。中学时或许只是研读它的篇章结构、措辞语言,等到成年后的某一天再读这篇文章,我们的经历似乎与朱自清的人生重合起来,在一字一句中便会感受到时间的力量与情感的厚重。

《背影》不是即兴之作,而是时间酝酿与积淀下的产物。1917年的冬天,对于朱家而言,格外寒冷。父亲欲纳姨太太,父子二人因此产生了矛盾,此事更导致父亲被撤职,家里花了好些钱才摆平,朱自清的祖母也因此受气离世。父亲导致家中发生如此变故,朱自清自然心生芥蒂。祖母的丧事料理完毕,朱自清要返校,父亲要去南京谋差事,这才有了《背影》中父子相别的场景。1925年,朱自清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中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看后,回忆起八年前祖母丧事之后,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百感交集,悲从中来,完成了《背影》。从1917年到1925年,父亲的背影隐约萦绕在朱自清心头,他在生活的现实中渐渐读懂了父亲。八年间,曾经外出寻职的父亲不仅没有任何结果,还病倒外乡,被人送回扬州,长期赋闲,家里经济每况愈下。1920年,长女采芷出生,朱自清自己也成为父亲。本是家中长子的朱自清多了一个父亲的角色,肩负起沉重的家庭责任,为生活而奔波辛劳。在收到父亲来信的那一刻,生活的不易、特别的父子关系,以及多年来经历的家庭、社会的变化,全都从朱自清脑海里喷涌而出。这一刻,曾经对父亲心存芥蒂的朱自清释怀了。1928年,散文集《背影》出版,朱自清把书寄回扬州,两代人在七八年的时间里获得了真正的心灵靠近。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脑海中“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承载着家庭的悲苦与温情。《背影》中的父亲,不仅将父爱表达得深沉、隽永,还带有母爱的特质:细腻、琐碎、不厌其烦。背影不仅是朱父的,也是许多在20世纪初期衰落的中国普通家庭的父亲、母亲的背影。《背影》是在新旧文化和思想观念冲突之下,中国式父子关系的一种呈现方式,是一代人望着前代人的足迹的暗喻。《背影》也是中国人家庭伦理的亲情象征,前一辈人的背影浓缩成了一个民族文化形象,当新一代人站在反思和超越的位置时,回首处饱含着文化的深情和血脉的承续,温情而厚重。

文字的力量不仅在于它本身的美,更在于它背后蕴含的文化。从朱自清的文章中,我们能读出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各种文化的交织,读出饱含其中的先生的真实体验与细腻情感。于是,我们会常读常新,我们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动,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Zam2JARvz7WDaFVW+Wy+Dlkbd9d3xAQ3GdTBdGHliIamK93k5sEubaP82e3ZbBp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