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从菜鸟到高手

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开始

几年前,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有机会走访了一些人才温床,就是那些在体育、艺术、商业、数学等领域诞生了大量世界级人物的小地方。这些地方包括:

· 位于莫斯科的一家破烂不堪的网球俱乐部,该俱乐部在2009—2011年培养出的世界排名前20的女选手数量超过了美国全国培养出的数量。

· 阿迪朗达克(Adirondacks)是一座简陋的音乐营,学生在那里可以在7周内取得在其他地方1年才能取得的进步。

· 加利福尼亚州内陆城市圣马特奥县的一所宪章学校 ,该学校在4年内将常年垫底的学生数学成绩大幅提升、名列前茅。

· 达拉斯的一家声乐室,该声乐室在过去10多年里培养的流行音乐天才创造了成百上千万美元的市场价值。

这些调研还让我结识了一种不同类型的温床:全美各地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它们正在研究关于天赋开发的新科学知识。数百年来,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天赋基本上是与生俱来的,是出生时自带的基因。但现在,得益于包括K.安德斯·埃里克森博士(Dr. K. Anders Ericsson)、道格拉斯·菲尔茨博士(Dr. Douglas Fields)和罗伯特·比约克博士(Dr. Robert Bjork)在内的大量科学家的努力,人们对天赋的传统认知被颠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在决定天赋的因素中,基因起的作用要远低于我们的想象,而行动起的作用则远超我们的想象。具体来说就是,天赋是高频的练习与促进人类大脑发育 的动机的结合。我的项目演变成了一本书,名为《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1] ,书中讲述了人才温床是如何通过调整自身使其与大脑的自然机制相匹配,进而成功帮助人们习得技能的。

不过,一路走来,我在旅途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不仅是一名记者,还碰巧是四个孩子的爸爸,一名义务排球教练员,还是一位女性曲棍球爱好者的丈夫。平日里,我们一家在学习和提升技能时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并为此感到焦虑和困扰。比如,我们如何帮助女儿学习九九乘法表?如何辨别孩子是一时兴起还是真有天赋?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最佳途径是什么?我们如何在不变成神经质父母或者避免让孩子感到高压和不快乐的情况下,鼓励他们取得进步?事实证明,拜访这些了不起的地方不仅仅让我有机会成为一名好记者,还让我有机会成为一个更好的教练和更称职的爸爸。

事情开始于我拜访第一个人才温床之际,那是位于莫斯科的斯巴达克网球俱乐部(Spartak Tennis Club)。在探访该俱乐部的第一天早上,我散步时看到一些排球运动员在无球的情况下用慢动作挥舞球拍,而老师仔细地调整纠正他们的动作。我注意到,老师们会习惯性地将不同年龄组的球员混在一起。我观察到年轻运动员的目光会牢牢地锁定着更为年长的球星们,就好像他们正在脑海中击溃对方完美的正击和反手拍动作。这时,我脑中的一个想法开始成形。

我知道自己回家后一定可以用得上这些素材。

此后,只要我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建议或是可能有用的方法,我都会将其摘要记在笔记本上,并用醒目的粉色便利贴将那一页标注好。我草草地写下类似于“要用夸张的方式去做新动作”、“压缩练习的空间”以及“多多休息”(我个人偏爱的)等建议。在调研的那一年里,我的笔记本边缘“长”出了茂密的“粉色森林”。

这些建议得到了相当好的反馈,我家孩子的小提琴、钢琴演奏技巧,我妻子的曲棍球技巧以及我执教的小联盟棒球队的胜负比(这支历史表现糟糕的队伍在我手上以全明星阵容取得了10胜3负的成绩,差点儿打入区域赛)都得到了迅速且稳定的提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开始听说一些团队根据书中提到的指导原则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天赋开发项目:这些团队包括缅因州的一所宪章学校、明尼苏达州的一个护理团队、佛罗里达州的一所高尔夫学院、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SAT 预备班、一支大学一级联赛篮球队、一家软件公司、军事特种兵训练组织和几支专业运动队等。我不断旅行并拜访了更多的人才温床,与更多的大师级教练交谈,补充了更多的粉色便利贴。在某一刻,我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将所有的建议整合到一个地方。

这本书就是那个地方。

接下来是我搜集的用于提升技能的简单且实用的小贴士,它们源于我拜访的人才温床和研究那些温床的科学家。这些建议都经过了实地检验,科学合理,最重要的是简明扼要。因为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疲于应付繁忙复杂的生活。父母或老师、孩子或教练、艺术家或企业家,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当谈到天赋开发这个话题时,我们可以用一本用户手册告诉大家“做这个,别做那个”。我们可以把大师级教练的建议塞进口袋里,可以用一本口袋书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成为高手要坚守的52条原则

让我们从这些原则开始:

(1)所有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天赋;

(2)我们不确定如何充分开发这些天赋。

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开发天赋的关键词是“如何”。我们如何认清自己和身边人的天赋?早期阶段该如何培育天赋?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进步?如何在不同的策略、老师和方法中进行选择?

这本书的根本思想:开发天赋的最佳途径是根据已被人才温床验证的技巧去练习。我将搜集的小贴士分为三个自然范畴,这样的划分也构成了本书的框架:

(1)做好准备:激发动机并为你想要习得的技能做好规划;

(2)提升技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大进步的方法和技巧;

(3)维持进步:度过瓶颈期,保持热情,为取得长期的成功而培养习惯。

书中的每一部分都包含一系列的小贴士。这些贴士简明扼要,不是因为我将它们过于简化,而是因为简短才能击中开发天赋的痛点。虽然神经科学基础迷人且复杂,但都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基本真理为基础。正如大师级声乐教练琳达·塞普蒂安(Linda Septien)所言:“这不是魔法,这也不是难事。这事关努力工作并聪明地工作。”

这同样事关用适合我们生活的方式去努力。这也是我们将这本书设计成口袋书的原因——可塞到口袋、文件夹或运动包里。

从打高尔夫球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从弹奏吉他到管理一家创业公司,无论你打算开发何种天赋,你都要确信:有一种机制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将你从笨拙的菜鸟改造成具备高效行动力的高手。决定这种机制的不是你的基因,而是你的行动。每一天,每一次练习,都在引导你通往那个不同的未来。这是个大有裨益的想法,而最让人信心满满的是:我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The Talent Code )诠释了天才的“一万小时法则”,带领你看到人们的情感个性与激情的力量。该书中文简体字版已由湛庐引进,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编者注 OvLLi8a1KpplVc2F7Aa2DHq5YnmivahPPOy1ZobYtVJOUIdEgHh+BC/4PFKazl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