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营养状况评价的实验室指标

(一)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的实验室指标

1.总蛋白 血清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65~80g/L为正常,样品易采集,检测方法简单,是机体蛋白质营养状态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其特异性较差,要结合其他蛋白质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白蛋白 白蛋白是人体血液中最主要的蛋白质,血清浓度>35g/L为正常,28~34g/L为轻度缺乏,21~27g/L为中度缺乏,<21g/L为重度缺乏。当白蛋白<28g/L时会出现水肿,需要静脉补充白蛋白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白蛋白测定样品易采集,方法简易,是营养调查及评估时常用的指标。但白蛋白体库大,生物半衰期长,早期缺乏时不易检测出。

3.前白蛋白 前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因此得名。其血清浓度157~296mg/L为正常,100~150mg/L为轻度缺乏,50~100mg/L为中度缺乏,<50mg/L为重度缺乏。前白蛋白体库很小,生物半衰期仅为1.9天,较为敏感,能先于白蛋白、总蛋白反映出机体蛋白质水平的下降。

4.运铁蛋白 运铁蛋白又名转铁蛋白,是血液中最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铁的转运。其血清浓度2500~3000mg/L为正常,1500~2000mg/L为轻度缺乏,1000~1500mg/L为中度缺乏,<1000mg/L为重度缺乏。转铁蛋白能及时反映出脏器蛋白质的变化,但其浓度会受到铁含量的影响,当机体蛋白质和铁的摄入量都降低时,运铁蛋白血浆浓度会出现代偿性升高。

5.视黄醇结合蛋白 视黄醇又称维生素A,视黄醇结合蛋白由肝脏合成,广泛分布于血液、脑脊液等体液中,是维生素的转运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高度敏感,是肾功能、肝功能早期损害的监测指标,其浓度下降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维生素A缺乏、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疾病。但由于其敏感度较高,在很小的应激情况下也会出现浓度的改变,临床应注意鉴别。

(二)脂类营养状况评价的实验室指标

1.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又称脂肪或中性脂肪,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所构成的酯。血液中甘油三酯来源于外源性的食物摄取和内源性的体内合成。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受饮食、性别、年龄、疾病等因素影响,处于动态变化中,以200~1100mg/L为正常。

2.胆固醇 胆固醇是类脂的一种,是最重要的一种固醇,可由外源性食物摄入,也可以在肝脏及肠壁细胞内合成。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胆汁、肾上腺素等重要活性物质的合成材料,是维生素D 3 的前体。血清胆固醇浓度以1100~2000mg/L为正常,人体胆固醇来源广泛,一般不易缺乏,但应关注胆固醇浓度过度升高。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3.脂蛋白 脂蛋白是一类由富含甘油三酯、固醇脂的疏水性内核和由蛋白质、磷脂、胆固醇等组成的外壳所构成的球状微粒,对细胞外脂质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参与机体胆固醇代谢的调节。高密度脂蛋白可将肝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从而起到促进组织细胞内胆固醇清除的作用。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把胆固醇运载进入外周组织细胞,导致胆固醇在外周组织细胞中沉积。因此,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会促进胆固醇代谢,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会影响胆固醇代谢,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4.酮体 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产物,是肝脏快速输出脂肪酸供能的一种形式。正常情况下,血液中酮体浓度相对恒定,不超过20mg/L,尿中检查不到酮体,当人体处于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脂动员增加,脂肪酸成为主要供能物质,血液中的酮体浓度就会明显升高,尿液中也会检测到酮体,导致机体出现酸碱失衡,严重者可致酮症酸中毒。

(三)钙、磷营养状况评价的实验室指标

1.血钙 血清中的钙以蛋白结合钙、扩散钙和离子钙三种形式存在,其中蛋白结合钙和离子钙是血钙的主要成分。正常人血清总钙浓度比较恒定,在较窄的范围内波动。但由于受酸碱度、血清蛋白浓度等因素影响,血清总钙量一般不能反映机体钙水平,不能作为评价钙营养状况的生化指标。离子钙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可以反映体内钙水平,其正常浓度均值为0.94~1.33mmol/L。离子钙的主要作用是调控肌肉收缩、维持心肌功能及神经肌肉应激性。离子钙浓度异常下降可引起神经肌肉应激性升高,离子钙浓度异常升高则会引起心脏和呼吸衰竭。

2.血清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骨骼、组织和体液中,大部分由骨细胞生成。血清碱性磷酸酶是钙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成人正常值为40~160U/L,儿童正常值为<350U/L。处于骨骼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出现生理性升高;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出现病理性升高。作为钙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的特异性较差。

3.血清无机磷 血液中含有多种形式的含磷化合物,包括有机磷化合物和无机磷。血清无机磷水平与膳食磷摄入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血清无机磷成为磷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儿童血清无机磷浓度范围为1.45~1.78mmol/L,成人血清无机磷浓度范围为0.84~1.45mmol/L。但由于血清无机磷只占机体磷含量的极少部分,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代表机体磷营养状况。

(四)钠、钾营养状况评价的实验室指标

1.血钠和24小时尿钠排出量 钠营养状况评价指标主要为血钠浓度和24小时尿钠排出量。血钠浓度相对恒定,儿童、成人血浆钠浓度正常范围为135~140mmol/L,低于135mmol/L为低钠血症,高于150mmol/L为高钠血症。24小时尿钠排出量在3000~6000mg为正常,如出现大量出汗、腹泻、呕吐等体液严重丢失的情况,尿钠排出量会明显减少。

2.血清钾 血清钾是了解机体钾储备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血清钾浓度为3.5~5.5mmol/L,3.0~3.5mmol/L为轻度钾缺乏,2.5~3.0mmol/L为中度钾缺乏,低于2.5mmol/L为重度钾缺乏。

(五)铁营养状况评价的实验室指标

1.全血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共同组成,血红素中含有铁原子。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并运输氧气,因此血红蛋白含量与机体氧气运输能力密切相关。膳食铁摄入不足或铁吸收障碍会引起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出现乏力、气短、呼吸困难、皮肤及黏膜苍白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全血血红蛋白浓度与性别、年龄有关,成年男性应>130g/L,成年女性应>115g/L,儿童应>120g/L。

2.血清铁 饮食中所含的铁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在血液中被氧化成为三价铁,然后与运铁蛋白结合,被转运至机体各组织和器官,最终被利用。这些与运铁蛋白结合的铁即为血清铁。正常人血清铁浓度为500~1840μg/L,当机体出现铁代谢异常时,血清铁浓度<500μg/L,同时伴有总铁结合力升高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但血清铁转换速度较快,并且受到疾病、药物、妊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其浓度变化原因要进行综合分析。

3.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是去铁蛋白和铁离子形成的复合物,是铁的主要贮存形式。血清铁蛋白浓度如低于14μ白是去铁,可作为储备铁缺乏的判断依据。血清铁蛋白浓度受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营养不良、铁摄入不足、维生素C摄入不足均可导致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哺乳期和妊娠期也会出现血清铁蛋白浓度的生理性下降。

4.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即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因白细胞和血小板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不足1%,因此,红细胞比容接近血细胞比容。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比容为37%~48%。

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红细胞内的游离原卟啉与铁离子结合形成血红素,当铁缺乏时,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形成血红素,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红细胞内,导致其浓度异常升高。正常成人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浓度应<70mg/L,如游离原卟啉浓度异常升高则表示机体出现细胞内铁离子缺乏。

6.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人体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不能直接检测,需要通过计算得出数值,具体计算方法为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成人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正常值为80~90fL,当出现缺铁性贫血时,平均红细胞体积会下降。此外,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三种值,对不同类型的贫血具有一定的鉴别作用。

(六)脂溶性维生素营养状况评价的实验室指标

1.血清视黄醇 血清视黄醇是维生素A在血液中的主要形式,视黄醇与视黄醇结合蛋白按1∶1的比例由肝脏释放,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A的需求。一般情况下,血清视黄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浓度范围内,当肝脏维生素A储备处于严重耗竭或极高状态时,血清视黄醇浓度才能反映机体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因此,血清视黄醇浓度并不总是与维生素A摄入水平或维生素A缺乏的临床体征相关。

2.血清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机体对胡萝卜素的吸收与脂肪的摄入、吸收状况及维生素A的摄入量等因素相关。当机体摄入大量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时,血清胡萝卜素浓度会升高,当机体出现肝脏病变或脂肪吸收不良时,血清胡萝卜素浓度会下降。

3.血浆25-OH-D 3 和1,25-(OH) 2 -D 3 机体从膳食和皮肤途径获得的维生素D 3 与血浆球α-蛋白结合后被运送到肝脏,在肝脏经D 3 -25-羟化酶催化后生成25-OH-D 3 ,然后再被转运到肾脏,在25-OH-D 3 -1-羟化酶和25-OH-D 3 -24-羟化酶催化下生成1,25-(OH) 2 -D 3 。最终,维生素D 3 的羟基代谢物被维生素D结合蛋白转运至靶器官中,与受体结合后,发挥其相应的生理功能。因此,血浆25-OH-D 3 和1,25-(OH) 2 -D 3 是反映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指标,其正常浓度范围分别为10~30映维生素和30~60映维生素。

4.血浆维生素E 血浆维生素E含量测定是评价维生素E营养状况的指标,但血浆维生素E含量与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即血脂下降,维生素E含量也下降。因此,对机体维生素E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时,要结合血脂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得出最终结果。

5.水溶性维生素营养状况评价的实验室指标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可通过血浆及尿液浓度检测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尿液浓度检测包括24小时尿液浓度检测和。分光光度法、荧光法、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是常用的检测方法。 GEs3M8L2YyI4UbaNxUZaJLisJmBJDhT223poaCaZ0j2RjC8viCwOHwo4xVva3PL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