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但一直受到重视。中国有句古语叫“民以食为天”,道出了饮食在人民生活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原始人类通过采摘、捡拾、狩猎等方法获取食物、摄取营养,但受季节、地域等因素限制,存在营养摄入不均衡、摄入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人的生命质量。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及熟食、耕种、养殖技术的发展,膳食品种越来越丰富,膳食供应越来越稳定,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提升了人的健康水平。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了食物与药物相似,具有特殊的性味,除了可以果腹充饥,还可以对某些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姜可调味,去腥膻,还可以起到发汗解表、温胃止呕的作用;桑椹可做水果食用,还可起到补肾、乌发的作用;薏苡仁可做粥做饭食用,也可起到化浊祛湿的作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食疗本草》等医药学著作中记载了大量食物,挖掘了食物的药用价值,拓展了饮食物营养价值的范畴,即饮食疗法。此外,一些医学典籍还提到了膳食平衡、特殊人群营养等概念,与现代营养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黄帝内经》提出了膳食平衡的理念,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寿亲养老新书》《老老恒言》等著作就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提出了老年人群的膳食营养建议。新中国成立后,科研工作者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对古代典籍中有关饮食、养生的内容进行系统挖掘、整理与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并逐渐应用于实践,使其成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营养学萌芽于18世纪,18世纪到20世纪中叶是现代营养学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期。“化学革命”成为现代营养学的开端,定量化学分析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化学构成。18世纪中后期,法国化学家拉瓦锡(Lavoisier)鉴定并命名了氢和氧,提出了呼吸是氧化燃烧的理论,为能量代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g)提出,营养过程即是机体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进行氧化的过程,并建立了碳、氢、氮定量测定的方法,开始对食物进行有机分析。随后,利比希的学生,德国生理学家伏伊特(Voit)建立了氮平衡学说,并系统提出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日供给量。19世纪末,伏伊特的学生鲁布纳(Rubner)和阿特沃特(Atwater)分别提出了Rubner生热系统和Atwater生热系数,进行了大量能量代谢实验和食物成分分析。这一时期,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相继被发现。1810年,第一种氨基酸——亮氨酸被发现;1835年,最后一种必需氨基酸——苏氨酸被发现。20世纪中期,根据人体实验的结果,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8种必需氨基酸被确认。1912年,第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 1 被发现;1947年,最后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 12 被发现。到20世纪50年代,共有40多种营养素相继被发现和定性,成为发现和研究各种营养素的鼎盛时期。
20世纪中叶至今是现代营养学的成熟及全面发展时期。对营养素的发现和研究仍是这一时期营养学发展的重点,营养素的研究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由营养缺乏转向了营养过剩,关注营养过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共营养兴起,营养学的社会性不断加强。到20世纪末,随着“公共营养”的定义最终明确,公共营养学的发展趋于成熟。目前,营养学的发展已呈现出广泛化、多元化、微观化的特性,并且与生物学、社会学、环境学、心理学等学科广泛交叉,不断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