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和机理。
《素问·至真要大论》总结归纳了脏腑病机和六气病机,被后世称为“ 病机十九条 ”:“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 , 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
[常考考点]病机十九条原文。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实,指以邪气亢盛为主,而正气未衰,正邪激烈相争,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太过、亢奋、有余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 。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变。
虚,指以正气虚损为主,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正邪难以激烈相争,出现一系列以虚弱、衰退和不足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 。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多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及各种慢性病证日久,耗伤人体的精血津液;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致使正气脱失的病变。
(2)虚实变化
1) 虚实错杂:①虚中夹实:即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变化 。如脾虚湿滞病变,即是由于脾气亏损,运化无力,而致湿自内生,阻滞中焦所致。临床上既有脾气虚弱的神疲肢倦、食少、食后腹胀、大便稀等症状,又兼见湿滞的口黏、舌苔厚腻等。 ②实中夹虚:即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变化。 如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热邪耗伤津液,可形成邪热炽盛兼津液损伤之证。临床表现既有高热气粗、心烦不安、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苔黄脉数等实热,又兼见口渴引饮、舌燥少津等津液不足之症。
2) 虚实真假:①真实假虚: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假象 。大多是因邪气过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 故真实假虚又称为“大实有羸状 ”,如因瘀血内阻而出现的妇女崩漏下血;热结肠胃而见泻下稀水臭秽的“热结旁流”等。 ②真虚假实: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假象 。大多是因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无力所致。 故真虚假实证又称为“至虚有盛候 ”,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之食少脘腹胀满;气血亏损,血海空虚之女子经闭等。
[常考考点]邪正盛衰与虚实的关系及虚实的转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渐复并趋强盛,而邪气渐趋衰减,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化。多是因为患者的正气较盛,抗邪能力较强,或因为邪气较弱,或因治疗及时、正确,疾病可以较快地趋于好转、痊愈。
(2)邪去正虚: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抗御邪气,邪气退却而正气大伤的病理变化。多因邪气亢盛,正气耗伤较重;或正气素虚,感邪后重伤正气;或攻邪猛烈,正气大伤所致。此时的病机特点是邪气已退,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也已消失,但正气被消耗的状况尚有待恢复。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其最终的转归一般仍然是趋向好转、痊愈。
(3)邪胜正衰: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气亢盛,正气渐弱,机体抗邪无力,疾病趋于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病理变化。多是由于机体的正气大虚,或邪气过盛,或失于治疗,或治疗不当,以致机体正气不能制止邪气的致病性,病情因而趋向恶化和加剧。
(4)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亢盛,则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病理变化。此时,由于正气不能完全祛邪外出,邪气可以稽留于一定的部位,病邪既不能消散,亦不能深入,又称为“邪留”或“邪结”。一般说来,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搏病理表现明显之所。疾病则随邪留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5)正虚邪恋: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邪气深伏伤正,正气无力祛除病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变化。一般多见于疾病后期,且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考考点]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虚和实的比较
真虚假实和真实假虚的比较
1.阴阳偏盛 指人体在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中,阴或阳一方病理性亢盛的病变,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机 。
(1)阳偏胜: 即阳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变化 。一般来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 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变 。形成阳偏胜的原因,多由于 感受温热阳邪,或阴邪从阳化热,也可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 所致。阳气病理性亢盛,多以 热 、 动、燥 为其特点, 故常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 。
阳气亢盛,必然消灼津液和阴气,所以说“阳盛则阴病”。阳盛之初,对津液和阴气的损伤一般不明显,因而表现为实热病变。如果病情发展,阳气亢盛且明显耗伤机体津液和阴气,病变可从实热转化为实热兼津亏阴虚。若致阴气大伤,则病由实转虚而发展为虚热性病变。
(2)阴偏胜: 即阴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功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的病理变化 。一般来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变。形成阴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于 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 , 寒邪中阻 等。阴气过盛,多以 寒、静、湿为其特点,故常见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症 。
阴气过盛,必然损伤阳气,所以说“阴盛则阳病”。故在阴偏胜时,常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若阳气损伤较重,可发展为虚寒性病变。
[常考考点]阴阳偏盛的成因、所致证候的性质及其表现。
2.阴阳偏衰 指人体在疾病过程中,阴或阳一方虚衰不足的病变,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机 。
(1)阳偏衰: 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减退,出现功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变化 。一般而言,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 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 。
阳偏衰的形成,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 阳偏衰虽也可见到面色㿠白 、 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脉微细等虚象 。所以,阳虚则寒与阴胜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阳气不足可发于五脏六腑,如心阳、脾阳和肾阳等,皆可出现虚衰病变,但一般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在阳气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阴偏衰: 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减退,出现代谢相对增快、功能虚性亢奋、产热相对增多的病理变化 。一般来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 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
阴偏衰的形成,多因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伤阴所致。阴气虚衰,主要表现为凉润、抑制与宁静的作用减退,阴不能制约阳,阳气相对偏亢,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病变, 表现出虚热及虚性亢奋的症状,如 低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即所谓“阴虚则热 ”。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阴气不足可见于五脏六腑,如肺阴、脾阴、胃阴、心阴、肝阴和肾阴皆可发生亏虚的病变,但一般以肾阴亏虚为主。肾阴为人身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常考考点]阴阳偏衰的成因、所致证候的性质及其表现。
3.阴阳互损 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损及另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
(1)阴损及阳: 指由于阴气亏损日久,以致阳气生化不足,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 。如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制阳的肝阳上亢。随着病变发展,可进一步损及阳气,可继而出现畏寒、肢冷、面白,脉沉细等阳虚征象。
(2)阳损及阴: 指由于阳气虚损日久,以致阴气化生不足,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 如肾阳亏虚之水肿,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足,温煦、推动作用减退,水液停聚所致。但其病变发展,则又可因阳气不足而导致阴气化生无源而阴虚,出现日益消瘦,烦躁升火,甚至阴虚风动而抽搐等。
[常考考点]阴阳互损的成因、所致证候的性质及其表现。
4.阴阳格拒 指在阴阳偏盛至极的基础上,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 。
(1)阴盛格阳: 指阴气偏盛至极,壅闭于里,寒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一种病理变化 。寒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由于排斥阳气于外,可在 原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等寒盛于内表现的基础上,又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无根等假热之象,故称为真寒假热证 。
(2)阳盛格阴: 指阳气偏盛至极,深伏于里,热盛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变化。热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可在原有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热盛于内表现的基础上,又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证 。
[常考考点]阴阳格拒的成因、证候性质和表现。
5.阴阳亡失 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脱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 。
(1)亡阳: 指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 多因邪气过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因汗出过多,或吐泻太过,气随津泄,阳气外脱;或由于素体阳虚,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所致;亦可因慢性疾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所致。阳气暴脱, 多见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生命垂危的临床征象 。
(2)亡阴: 指由于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 。亡阴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伤耗阴气,煎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大量外泄而为汗,以致阴气随之大量消耗而突然脱失;也可由于长期大量耗损津液和阴气,日久导致亡阴者。阴气脱失, 多见手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 、 脉数疾躁动等危重征象 。
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阴阳失调的病机虽然是复杂的,但其中最基本的病机是阴阳的偏盛和偏衰。阴阳偏盛不仅可以导致其对方的亏损,也可以形成阴阳格拒或阴阳转化。阴阳偏衰不仅可发展为阴阳互损,也可导致阴阳亡失。
[常考考点]阴阳亡失的成因、证候性质和表现。
6.阴阳转化 就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言,由阳转阴或由阴转阳的证候变化 ,也很常见。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之危象,此种病证变化,即属于由阳而转阴。当此之时,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患者四肢转温,色脉转和,则说明病者阳气得以恢复,病情已出现好的转机。再如寒饮中阻患者,本为阴证,但由于某种原因,寒饮可以从阳而化热,其临床表现亦可以由阴证转化为阳证。从上述两个病证的转化中可以看出,前者的热毒极重,阳气随津液外泄而亡脱,以及后者的寒饮郁而化热,即是促成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
此外,临床常见病证的由实转虚(如急性肝炎的脾胃湿热证或肝郁气滞证,迁延成慢性肝炎之脾虚不运而见腹胀、便溏)、由虚转实(如慢性肝炎脾虚不运证,发展成肝硬化,由于气滞血瘀致水邪停蓄而产生腹水,形成虚实夹杂病证)、由表入里(如脑炎初起,症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如治不及时,表邪入里,内陷心包,转化为高热、神昏、惊厥等里证)、由里出表(如麻疹患儿,皮疹出透,疹毒出表而解)等病证变化,都是阴阳转化的例证。应当指出,这些病证的转化,主要是由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邪性质的差异、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抢救是否及时等条件所决定的,如是方能导致病情的寒热、虚实、表里等发生转化。所以,阴阳的转化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不具备内部或外在的一定的条件,其阴阳的属性就不会转化。
总之,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当阴阳两方面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这对我们分析病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常考考点]阴阳转化的成因、证候性质和表现。
阴偏盛和阳偏盛的比较
阴偏衰和阳偏衰的比较
1.精的失常
(1)精虚: 指肾精(主要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 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过劳伤肾,以及脏腑精亏不足,日久累及于肾等,均能导致肾精不足的病理变化。肾精不足常见生长发育不良、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或滑遗过多、精神委顿、耳鸣、健忘,以及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等。脾失健运,或饮食不当等,可致水谷之精生成不足的病理变化。水谷之精不足,可出现面黄无华、肌肉瘦削、头昏目眩、疲倦乏力等虚弱状态。
(2)精的施泄失常:主要包括失精或精瘀。
1) 失精:指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 。失精的临床表现有两类:一是生殖之精的大量丢失,表现为精液排泄过多,或兼有滑精、梦遗、早泄等症,并兼有精力不支、思维迟钝、失眠健忘、少气乏力、耳鸣目眩等症。治疗一般宜补肾气加填肾精,而偏实者当泻肝火兼滋肾阴。二是水谷之精大量丢失,表现为长期蛋白尿或乳糜尿,并兼有少气乏力、精力不支、面黄无华、肌肉瘦削、失眠健忘等,。治疗当用补脾气以摄精。
精脱为失精之重证。若精泄不止,则成精脱。精为气的化生本原,精脱必致气的大量损耗而致气脱。精脱的治疗以固气为要。
2) 精瘀:指男子精滞留精道,排精障碍而言。 多因房劳过度,忍精不泄,少年手淫,或久旷不交,或惊恐伤肾,或瘀血、败精、湿热瘀阻,或手术所伤等所致。精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排精不畅或排精不能,可伴随精道疼痛、睾丸小腹重坠、精索小核硬结如串珠、腰痛、头晕等症状。治疗则应审因论治,或补气,或疏肝,或活血化瘀,或祛痰利湿。
[常考考点]精亏、失精、精瘀的病因及表现。
2.气的失常
(1)气虚: 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变化 。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或久病不复等,过多耗气而致。常见神疲、乏力、眩晕、自汗、易感冒、面白 、 舌淡、脉虚等 。
(2)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包括 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等病理变化。
1) 气滞:指气的运行不畅,或郁滞不通的病理变化 。多是由于 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 , 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 等所致。气滞大多属于邪实,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者。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 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 。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 。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 共同的特点 不外 闷、胀、疼痛 。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2) 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致气逆于上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逆, 多因情志所伤,或饮食不当,或外邪侵犯,或痰浊壅阻所致,亦可因虚而无力下降导致气机上逆 者。气逆多见于 肺、肝、胃 等脏腑。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
3) 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陷多由气虚发展而来, 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通常又称“脾气下陷 ”。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 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 两方面。“ 上气不足 ”,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多因 脾气虚损,升清无力,以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 等症。“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甚至内脏下垂,常见气短乏力、语声低微、小腹坠胀、便意频频 , 以及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等。
4) 气闭:指气机闭阻,失于外达,甚至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变化 。 多与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 有关。气闭病机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
5) 气脱:指气虚至极,不能内守而大量脱失,以致生命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 。多是由于 正不敌邪,或慢性 疾病,长期耗气而衰竭,以致突然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 。可见 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 等症状。
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生命功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生命功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
[常考考点]气虚和气机失调的成因及临床表现。
3.血的失常
(1)血虚: 指血液亏少,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多因 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血液生化乏源,或血液的化生障碍,或久病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 等,均可导致血虚。常见 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心悸不宁、脉细 等临床表现。血虚以心、肝两脏为多见。
(2)血运失常:血液运行失常主要有血瘀和出血两种病理变化。
1) 血瘀:指血液的运行不畅,甚至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变化 。血瘀主要是血液运行不畅,或形成瘀积,可为全身性病变,亦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某一局部。 血瘀病机的形成,多与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 、 津亏等致血行不畅有关 。
2) 出血:指血液溢出血脉的病理变化 。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而引起全身功能衰竭。 出血病机的形成多与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有关 。
[常考考点]血虚、血瘀、出血等病理变化的形成及表现。
4.精、气、血关系失调
(1)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
1)精气两虚:由于精可化气,气聚为精,故精气两虚或精伤及气、气伤及精,都可见精气两虚。肾主藏精化元气,因此,精气两虚多与肾有关。肾之精气亏虚,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障碍以及早衰等为临床特征。
2)精血不足:肾藏精,肝藏血,两者精血同源。病及肝肾,或肝病及肾、肾病及肝皆可形成肝肾精血不足的病机。常见面色无华、眩晕、耳鸣、神疲健忘、毛发脱落稀疏、腰膝酸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月经愆期、经少、不孕等。
3)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气机阻滞,疏泄失司,或瘀血内阻,血瘀气滞,皆可致精道瘀阻而形成气滞精瘀或血瘀精阻的病机变化。
(2)气与血关系的失调
1) 气滞血瘀:指气机阻滞,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变化 。气滞可致血瘀,血瘀可致气滞,两者互相影响。 多见于肝肺气滞而致心血、肝血瘀滞的病变 , 出现疼痛、瘕聚、癥积、咳喘、心悸、胸痹等 。
2) 气虚血瘀:指因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通的病理变化 。多见于 心气不足,运血无力 而致的惊悸怔忡、喘促、胸闷、水肿等症。
3) 气不摄血:指因气虚统摄无力,以致血逸脉外而出血的病理变化 。由于 脾主统血,所以气不摄血的病变 ,多与 脾气亏虚 有关。
4) 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流失而脱失,形成气血两脱的危重病理变化 。常见于 外伤失血、呕血,或妇女产后大出血 的过程中。
5)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 。多因久病气血耗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液生化障碍而日渐衰少而形成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功能衰退,出现脏腑组织不荣的病变。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痿废不用等。
[常考考点]气、血关系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和临床表现。
血证的比较
1.津液不足 指津液亏损,脏腑组织失于滋养,表现一系列干燥枯涩征象的病理变化 。导致津液不足的原因: 一是热邪伤津 ,如外感燥热之邪,灼伤津液; 二是耗失过多 ,如吐泻、大汗、多尿或久病耗津等; 三是生成不足 ,如脏腑功能减退,津液生成不足。 轻者,常见口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少色黄及口、鼻、皮肤干燥等;重者可出现目眶深陷 、 小便全无、精神委顿,甚至大肉尽脱、手足震颤、舌光红无苔 等。
[常考考点]津液不足的成因及临床表现。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津液输布障碍,指津液转输、运行失调,津液停滞于体内某些部位的病变。津液排泄障碍,指津液化为汗、尿的作用失调,导致水液贮留体内为患。
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均导致痰饮水湿形成,且两者常相互影响,导致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等多种病变。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变化。因水湿痰饮的形成,可因气滞而水停,而痰饮等有形之邪停滞,又易阻碍气的运行,故水停与气滞常常并见。
(2)气随津脱: 指津液大量耗失,气失其依附而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变化 。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如《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说:“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
(3)津枯血燥: 指津液亏损,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 。多因 高热伤津,或烧伤导致津液耗损,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而致津枯血燥 。
(4)津亏血瘀: 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变化 。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行通畅的重要条件。若 因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致使血中津液大量亏耗 ,则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
(5)血瘀水停:指因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血瘀则津液不行,从而导致津停为水湿痰饮。
[常考考点]津亏血瘀与津枯血燥的比较。
津亏血瘀与津枯血燥的比较
1.内生“五邪”的概念 内生“五邪”,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自身由于脏腑功能异常而导致化风、化火、化寒、化燥、化湿的病理变化 。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及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一定区别:内生“五邪”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属于外感病的病因。
[常考考点]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鉴别。
2.风气内动 即“内风 ”,与外风相对, 指脏腑精气阴阳失调,体内阳气亢逆而致风动之征的病理变化 。凡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征象,都是风气内动的具体表现。
(1)肝阳化风: 指肝阳偏亢,或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致肝阳亢逆无制而动风的病理变化 。多由于 情志所伤,肝郁 化火,或年老肝肾阴亏,或操劳过度等,耗伤肝肾之阴,导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 。常见临床表现: 轻者可见筋惕肉 、 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见口眼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则因血随气升而发猝然仆倒,或为闭证,或为厥证 。
(2) 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指邪热炽盛,燔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养而动风的病理变化 。多见于 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亢盛,煎灼津液,致使筋脉失养,动而生风 。常见临床表现: 在高热不退基础上出现痉厥、抽搐、鼻翼扇动、目睛上吊、神昏谵语 等。
(3)阴虚风动: 指阴气虚衰,宁静、抑制作用减退而动风的病理变化 。多见于 热病后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气和津液大量亏损,阴虚则阳亢,抑制能力减弱,加之筋脉失之滋润,变生内风 。临床可见 筋挛肉 、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 , 并见低热起伏、舌光红少苔、脉细如丝等阴气衰少 表现。
(4)血虚生风: 指血液虚少,筋脉失养而动风的病理变化 。多由于 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致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 等症。
此外,血燥生风,指血虚津亏,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而生风的病理变化。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状。
[常考考点]风气内动的常见分类及鉴别。
3.寒从中生 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作用减退,阳不制阴而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 多因 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以致阳气虚衰 所致。常见 面色苍白、畏寒喜热、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滑润、脉沉迟弱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 等症。
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之外寒的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临床特点是以寒为主,多为实寒。两者之间的联系: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日久可致阳虚。阳气素虚之体,易感寒邪而致病。
[常考考点]寒从中生的原因及表现。
4.湿浊内生 又称“内湿”,指因体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而致湿浊停滞的病理变化 。多因 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以致脾失健运;或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以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 所致。 脾气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但脾气运化有赖肾阳的温煦,故肾阳虚亦易导致湿浊内生。
其临床表现常因湿邪阻滞部位不同而异。如 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见头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 , 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 。
外感湿邪与内生湿浊常密切相关,湿邪外袭每易伤脾,困遏脾气;而脾失健运,内湿素盛之体,又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常考考点]湿浊内生的关键是脾气的运化失职。
5.津伤化燥 又称“内燥”,指津液耗伤,各脏腑形体官窍失其滋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多因 久病伤津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津亏,也可因热性病过程中热盛伤津 所致。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形体官窍,但 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常见 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舌上无津,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症。如以肺燥为主,还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时,可见食少、舌干少津;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 。
另外,因气虚或气滞,津液不得布散而发挥滋润作用,也可导致内燥产生。
[常考考点]津伤化燥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6.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有虚实之分 ,其病机也各有不同。
(1)实火: ①阳气过盛化火的“壮火”,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②外感六淫病邪,郁而从阳化火。③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邪郁化火。④情志刺激,气机郁结,日久化火等 。临床多表现为 壮热 、 烦渴、尿赤、便结、舌苔黄、脉数有力 等。
(2)虚火: 阴气亏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而化热化火,虚热虚火内生 。一般说来, 阴虚内热 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如 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等。阴虚火旺,多见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的火热征象,如 虚火上炎 所致的 牙痛、齿衄、咽痛、升火颧红等 。此外,气虚无力推动机体的精血津液代谢,可致代谢迟缓或郁滞而虚火内生。
[常考考点]火热内生的常见分类及鉴别。
内风的分类
1.疾病传变的形式
(1)病位传变:包括表里之间与内脏之间的传变。
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疾病表里的传变,即是病邪的表里出入,包括表邪入里和里病出表。表邪入里,指外邪侵袭肌表之后,由表传里,病及脏腑的病理传变过程。多是由于机体正气受损,抗病能力减退,病邪入里;或因邪气过盛,或因失治、误治等,以致表邪不解,迅速传变入里所致。里病出表,指病邪原本位于脏腑,由于正气渐复,抗邪有力,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病理传变过程。如温热病变之汗出而热邪外解,脉静身凉,症状缓解等。
(2)外感病传变:外感病的发展变化,可表现为自表入里、由浅而深的传变。
1)六经传变:指疾病的病位在六经之间的传移。实际上是对伤寒热病六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规律和本质的概括。六经由表入里传变的基本形式是由阳入阴,即先太阳、阳明、少阳,而后太阴、少阴、厥阴的六个层次,以说明疾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若正气不支,邪气亢盛,病邪也可不经阳经而直接侵犯阴经,称为直中三阴。
2)三焦传变:指外感病循上、中、下三焦发生传移。温热病邪,多自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上焦肺卫,病邪深入,则从上焦传入中焦脾胃,再入下焦肝肾。这是疾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一般发展过程,故称之为顺传。若病邪从肺卫直接传入心包,病情恶化,则称为逆传。
3)卫气营血传变:指温热病过程中,病变部位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传移变化。卫分是温病的初期阶段,病位在肺卫;气分为温病的中期,病位在胃、肠、脾及肺、胆;营分是温病的严重阶段,病位在心包及心;血分属温病的晚期,病位在肝、肾及心。卫气营血传变,一般从卫分,发展为气分,再入营分、血分,反映病邪由浅入深,病势由轻而重的发展过程,称为“顺传”。若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直接深入营分或血分,称为“逆传”。此外,卫气营血传变,还有初起即不见卫分阶段,而径入气分、营分者;亦有卫分证未罢,又兼见气分证的“卫气同病”;或气分证尚存,同时出现营分、血分证而成“气营两燔”“气血两燔”等。
(3)内伤病传变:内伤病的病位在脏腑,其基本传变形式是脏腑传变,包括:①脏与脏之间的传变:即指病位传变发生于五脏之间。这是内伤病最主要的病位传变形式。②脏与腑传变:具体传变形式则是按脏腑之间表里关系而传。③腑与腑传变:指病变部位在六腑之间发生传移变化。④形脏内外传变:包括病邪通过形体而内传相关之脏腑,及脏腑病变影响外在形体,如《素问·痹论》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常考考点]外感病的传变途径。
2.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指疾病过程中,病机性质由寒转化为热,或由热转化为寒的病理变化。
由寒化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实寒转为实热病变,以寒邪化热入里为常见。如太阳表寒证,疾病初起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继则出现阳明里热证,而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脉数。二是虚寒转化为虚热病变,即“阳损及阴”。
由热转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实热转化为虚寒病变,一般多是“壮火食气”所致。如外感高热患者,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脱,或因吐泻过度,阳随津脱,病机就由实热转为虚寒的亡阳危证,出现冷汗淋漓、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细微欲绝等症。二是实热转化为实寒病变。如风湿热邪痹阻肢体关节的热痹证,或因治疗用药,或素体阳虚,热去而从寒化为风寒湿邪痹阻的寒痹证。三是虚热转化为以阴阳为主的阴阳两虚病变,即“阴损及阳”。
(2)虚实转化:包括由实转虚、因虚致实。
由实转虚,指疾病本来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实性病变,转化为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多是由于邪气过于强盛,正不敌邪,正气耗损所致。此外,因失治、误治等原因,致使病程迁延,虽邪气渐去,然正气已伤,亦可由实转虚。如肝火上炎的眩晕,日久可因火盛伤阴而发展为肝肾阴虚的病变。
因虚致实,指疾病本来是以正气亏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转变为以邪气盛为主的实性病变。多是由于脏腑功能减退,气化失常,以致全身气血津液等代谢障碍,从而产生食积、水饮、痰浊、瘀血等病理变化;或因正虚病证,复感外邪,邪盛致实。如肺肾两虚的哮喘,因肺卫不固,复感风寒,哮喘复发,表现为寒邪束表、痰涎壅肺的实性病变。
A1型题
1.患者身患外感实热病证,兼见喘咳、气短,甚则心悸。其病机是
A.实中夹虚 B.真虚假实 C.虚中夹实 D.真实假虚 E.因虚致实
2.导致虚热证的病理变化是
A.阴偏盛 B.阴偏衰 C.阳偏盛 D.阳偏衰 E.阴阳两虚
3.以阴阳失调来阐释实热或实寒,其病机是
A.阴阳离决 B.阴阳偏盛 C.阴阳偏衰 D.阴阳格拒 E.阴阳互损
4.恶心呕吐,呃逆、嗳气频作,其病机是
A.痰浊上壅 B.肺气上逆 C.肝气上逆 D.胃气上逆 E.奔豚气逆
5.患者高热,3日后热退,现见口鼻干燥,形瘦,目陷,舌质紫绛,边有瘀斑、瘀点。其病机是
A.津液不足 B.津亏血瘀 C.津枯血燥 D.津停气阻 E.气阴两亏
6.下列关于火热内生形成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有余便是火 B.邪郁化火 C.五志过极化火
D.精亏血少,阴虚阳亢 E.外感暑热阳邪
B1型题
A.内风 B.内寒 C.内湿 D.内燥 E.内火
7.久病累及脾肾,以致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可以形成
8.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可以形成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B 6.E 7.B 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