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多见于头面部、臀部、背部等皮脂腺、汗腺丰富的部位,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表皮紧张,中央导管开口处呈青黑色小孔,挤压后可有粉渣样内容物溢出,有臭味。脂瘤染毒后可有局部红肿、增大、疼痛,破溃流脓等。
1.毛细血管瘤 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出现,部分在5岁左右自行消失,多发生在颜面、颈部,可单发,也可多发。多数表现为在皮肤上有红色丘疹或小的红斑,逐渐长大,界限清楚,大小不等,质软可压缩,色泽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压之可褪色,抬手复原。
2.海绵状血管瘤 表现为质地柔软似海绵,常呈局限性半球形、扁平或高出皮面的隆起物,肿物有很大压缩性,可因体位下垂而充盈,或随患肢抬高而缩小,在瘤内有时可扪及颗粒状的静脉石硬结,外伤后可引起出血,继发感染,可形成慢性出血性溃疡。
[常考考点]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
肉瘤是发于皮里膜外,由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脂肪瘤。其特点是: ①软似棉,肿似馒;②皮色不变,不紧不宽;③如肉之隆起 。
西医所称的肉瘤是指发生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如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与本病有质的区别,临证中不可混淆。
本病多见于成年女性 ,可发于身体各部, 好发于肩、背、腹、臀及前臂皮下 。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皮色不变,生长缓慢,触之柔软,呈扁平团块状或分叶状,推之可移动,基底较广阔,一般无疼痛。 多发者常见于四肢、胸或腹部 ,呈多个较小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质地较一般肉瘤略硬,压之有轻度疼痛。
[常考考点]肉瘤的特点:软似棉,肿似馒;皮色不变,不紧不宽;如肉之隆起。
A1型题
1.下列关于脂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好发于青春期 B.多发于汗腺、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C.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D.痰湿化热型脂瘤可复用龙胆泻肝汤 E.脂瘤肿块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2.毛细血管瘤多发于
A.四肢部 B.颜面、颈部 C.内脏 D.皮肤 E.脂肪多的地方
3.脂瘤独有的特征是
A.数目不等,大小不一,肿形如馒,推之可移 B.青筋垒垒,盘曲成团,质地柔软,表面青蓝
C.瘤中心有粗大毛囊孔,可挤出臭味脂浆 D.瘤体单发,质地硬韧,界限清楚,推之可移
E.瘤体深隐,质地坚硬,境界清楚,推之不移
A2型题
4.患者,男,48岁。肩背皮肤浅层肿块,与皮肤粘连,瘤体表面中心有黑色粗大毛孔,挤压时有臭味脂浆溢出。其诊断是
A.脂瘤 B.肉瘤 C.流痰 D.血瘤 E.筋瘤
5.患者,男,45岁。左上臂内侧有一肿块,呈半球形,暗红色,质地柔软,状如海绵,压之可缩小。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气瘤 B.筋瘤 C.脂瘤 D.血瘤 E.肉瘤
【参考答案】
1.E 2.B 3.C 4.A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