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中成药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中成药学的概念

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药学和临床研究,按照规定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并获得国家药品管理部门的批准,可以在药品市场以商品出售的中药成品,简称成药,又称为中药成方制剂。

中成药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和阐述中成药的基本理论、组方原理、剂型工艺、功用主治、药理毒理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中成药学的基本任务:研究分析中成药的处方组成、配伍理论及制备方法;探讨分析中成药的功能、主治与适应证,培养临证应用中成药的能力;并学会应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方法改进传统工艺,研究和开发新剂型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与临床医疗效果。

中成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配制而成的,以疗效可靠,服用、保存、携带方便,使用安全而著称。因此,中成药不仅为我国广大人民所喜用,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第二节 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随着药物的不断利用,为了增强药物疗效或使用安全,自然涉及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药物的使用由原来的单味药物使用发展为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从而产生了方剂。汤剂是中药的重要剂型,随着临床用药的发展,汤剂服用、携带都不方便等逐渐显现,不利于疾病的长期治疗,成药的产生就成了必然。

我国的中成药制作生产与应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战国晚期,堪称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记载医方283个,涉及临床各科病证一百余种。药方的用法,既有内服,也有外用,内服有汤、丸、饮、散的区别。该帛书的出土,说明至迟在战国晚期,中成药在临床的运用已相当广泛。另外,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成书于战国时期,该书记载13首方剂,其中有9种成药,包括丸、散、膏、丹、药酒等多种剂型。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书中收载有60余种成药,如治小便不利的五苓散、治虚寒腹痛泄泻的理中丸、治蛔厥证的乌梅丸、治脾约证的麻子仁丸及治肾虚水肿的肾气丸等,至今临床仍广泛使用。《伤寒杂病论》载有膏剂、丸剂、散剂,以及栓剂、洗剂、灌肠剂、烟熏剂等多种剂型及制作方法,为中成药制药奠定了基础。

晋代葛洪编写的《肘后备急方》,收载成药数十种,在配方、制作方法上有新的发展。该书载有蜡丸、锭剂、条剂、饼剂、尿道栓剂等,首先将成药专章论著。

唐代药王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分别收载医方5300余首和2200余首。其中收载了很多成药,比较著名的如磁朱丸、紫雪散、定志丸等;剂型涉及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等多种剂型。

宋代中成药已发展到较为兴盛阶段。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收载的成方很多,并有膏药、丹剂等的专篇介绍。北宋政府官办药局“惠民和剂局”的建立,使大量成方制剂的生产规范化,标志着我国制剂和成药销售、管理进入新阶段。公元1150年由裴宋元、陈师文等组织撰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药典,载方788首,名方颇多,对后世影响很大。如纳气平喘的黑锡丹,开创了化学制剂的先例。清心开窍的至宝丹、解表化湿的藿香正气散均为疗效显著的中成药。除官修方书中有中成药的相关内容外,民间一些方书也有中成药收载。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记载了大量中成药,如清心泻火的导赤散、清泄肺中伏火的泻白散、健脾和胃的七味白术散、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等均颇有效验,还有严用和的《济生方》中记载的归脾丸、济生肾气丸等中成药沿用至今。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在促进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同时,也为中成药品种的丰富提供了大量有效方剂,创制了各具特色的中成药,如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六一散,李东垣的半夏枳术丸、香砂枳术丸,张子和的木香槟榔丸、禹功散,朱丹溪的大补阴丸、越鞠丸等。

明清时期,随着中医药学发展,温病学派崛起,中成药有很大发展。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中成药剂型近40种,方剂1.3万首,充分显示了中医学中成药剂型的绚丽多彩。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收载200余种中成药,其中冰硼散、如意金黄散均确有卓效。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也创制了大量成药,如桑菊饮、银翘散、安宫牛黄丸、杏苏散等。清末出现了北京著名的“同仁堂”“万锦堂”等药店,生产出售的中成药共计500多种。

19世纪中后期,西医、西药不断传入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医药学在吸收西方现代制药技术的基础上,中成药开始了前店后厂的生产模式,开始采用自己独特的制剂工艺,发展虽然缓慢,但为近代中药制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成药研发与应用得到很大发展。各地相继建立中成药科研、生产、经营专门机构,中成药挖掘、整理和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成果。1963年国家组织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197种中成药,成为中成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立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了《新药审批办法》;《中药新药研制与申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相继出版。至此中成药的研制得到了规范,开始蓬勃发展。长期广泛的临床应用证明,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中成药已成为当今防病治病不可缺少的药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成方制剂则达207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腾飞,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贯彻执行,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的中药事业必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HH+1CQXnKpnpPvsNS8cFVq1QosPEQwMErCt4+EVagfmhqw7nKcCvgGz2PzMZacU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