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历程

谈论专业学位论文工作,首先要了解专业学位教育在中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中国的专业学位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既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实施新的学位制度。因为“文化大革命”,当时的情况是缺教师、缺教材、缺教学条件,大学亟待发展。因此最初的研究生教育,不论是博士生教育还是硕士生教育,都侧重教学型和科研型人才培养,强调学术研究水平。硕士生教育,被看成博士生教育的过渡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学术型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的应用型研究生的事逐步被提上日程。

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1984年,教育部开始酝酿硕士生培养规格多样化的事宜。11月,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1 所理工科大学于西安举行了培养工程类硕士生研讨会,并向教育部提交了一份《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会议提出要“尽快培养出大批适应工矿企业和应用研究单位需要的,能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建议在工学学位中培养“工程类型的研究生”,“工程类型硕士生的来源首先注意招收在生产、科研单位有实际技术工作经验的具有大学生本科毕业或同等学力的技术干部”。教育部原则同意,并于12月发出通知转发此建议,“拟在部分高等工科院校开展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试点工作”,后立即着手实施。

1989 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通知》指出,“目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人才紧缺的状况已得到缓解,而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高级专门人才数量不足,年龄老化的问题仍比较严重,如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必将阻碍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要调整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式,面向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并强调这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办学思想的一次转变。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批准135 所高等院校对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组织单独入学考试,招收工程类型硕士生,以推动工程类型硕士教育的发展。

1995 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组织的“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组,总结了10 年来工程类型硕士教育发展经验教训,认为把工程类型硕士生放在工学硕士生的框架中进行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严重阻碍了工程类型硕士发展。建议单独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1996 年7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该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 次会议正式通过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指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

从此,中国的学位教育分为两种类型: 学术型学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学位并行的系列,两者共同构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中国专业学位系列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从工科领域的工程硕士教育开始建立。然而,厂矿企业、工程建设和事业单位不仅需要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还需要高层次管理人才,两者同样迫切,所以,管理专业硕士教育应运而起。专业学位教育经过30 多年的成形和发展,现在既有工科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又有管理学科的工商管理硕士(MBA)等专业学位。不过,管理学科的专业学位,其发展路径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所差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自主探索的结果,而管理学科的专业学位教育较多地借鉴了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经验。

管理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是从工程学科起步的。1981 年首批成立管理工程系的一些理工科院校,获准取得管理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立系统工程研究所的大学,开始获得培养系统工程博士研究生的资格。1986 年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经教育部审批,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研究生毕业后获工学学位。此时,培养的是教学与科研型人才。

1978 年冬,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宣布“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此后,中央派出多批考察团去世界各国访问,并邀请许多国外管理专家来华讲学,介绍国外企业管理经验。这时才发现,“文化大革命”期间,恰是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企业界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认识到西方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其先进性,急于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知识。

1980 年,国家经委牵头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了为期两年的厂长(经理)培训班。当时各级经委和大学都很重视,选派国有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学习,设有管理工程专业的大学,选派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去学习并担任教学辅导工作。授课教师来自美国,教材也都从西方大学的教材体系和内容中选取。这批学员后来大都在企业和政府重要岗位工作。实际上,这个培训班具有MBA课程班的性质。

1983 年中加双方分别由中国国家教委和加拿大国际开发总署(CIDA)牵头,组织中方8 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与加方的8 所大学(西安大略大学、麦基尔大学、约克大学、纳瓦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和阿尔贝塔大学)合作。双方除牵头学校外,还有若干所参与学校,中方实际加入该合作项目的大学共有20 余所。加方提供了1.2 亿加元(约合人民币7 亿元)的援助。在前后两期共10 年的合作期时间内,加方派遣了数百名教师到中国来讲授管理课程,中方派往加拿大管理学院学习的访问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数以千计。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在中加项目名义下,举办MBA班,加方颁发MBA资格证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成立MBA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教委在总结双方合作成果时写道:“这是我国和国外在管理教育领域的合作项目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果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加方教授在中国合作大学中讲授管理课程,中国学者在交流中深入了解到了管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分量,以及我国大学中断了30 年的管理教育与西方的差距所在,掌握了西方大学管理教育的体系结构、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

在中加合作项目举办的联合培养MBA班的基础上,1989 年3 月,国务院学位办和国家教委设立“培养中国式MBA研究小组”,成员均为参与中加合作项目的6所大学的管理学院教授,小组任务是提出关于试办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方案。1991 年3 月,国家教委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我国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发出进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 所大学试行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并成立“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协作小组”。1993 年5 月,国务院学位办发出关于扩大工商管理硕士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北京大学等17 所高等学校参与试点。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发出通知,成立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1995 年5 月,国务院学位办颁发《关于制发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的通知》。从此,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并在后来的二十多年不断发展壮大。

1991 年试办工商管理学位(MBA)的研究生班开始招生,当时全国9 所大学只招了87 人。1992 年后,随着推进市场经济的步伐加快,民营中小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发展,MBA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也得到迅速发展。举办MBA的大学由9 所发展到2003 年的62 所,年招生近2 万人。2016 年又扩大到216 所,年招生达3.4 万人。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工程管理硕士(MEM),以及工程硕士中的工业工程(ME)、项目管理(MPM)和物流管理(MLE)等一些专业方向。

2009 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以2009 年为基数,按5%至10%减少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数,减出的部分全部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根据《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到2015 年,要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类别要增加一倍左右。研究生教育的这种战略性调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总体培养目标是研究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在智力方面,按1981 年国家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达到如下的学术水平:(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更详细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是同一层次的学位教育,它们的培养目标总体是一致的,但规格不同,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别。专业学位的职业指向性非常明确,培养目标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运用现代科技成就和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综合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进行应用研究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简而言之,专业学位教育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生来源

学术型硕士学位招生以本科应届毕业生为主。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而招收有一定年限工作经历的在职的本科毕业生。可吸收少部分大专毕业生,但在工作经历和入学考试等方面都有较严格的要求。报考的在职人员须经过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同意,有的报考人员需要所在单位推荐。2009 年之后,作为试点,有部分专业学位教育开始从本科应届生中招生。但MBA、MPA等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仍然只招收在职人员。

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经费可以向学生收学费。需求大的地区,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收费较高。

三、教学方式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在职生为主,教学方式与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不同,采取非全日制教学,“进校不离岗”,利用周末集中学习,尽可能不影响学员的本职工作。这样,能消除企业的顾虑,愿意选送管理骨干前来攻读学位。授课多采取“单科独进”式,集中几天时间完成一门课程。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员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 个月。教学点分校内集中授课和校外集中授课两类。

培养计划与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分成两部分:课堂教学和论文工作。一般是前一学年学完课程,后一学年完成论文工作。

第三节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内外比较

中国研究生教育已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涉及工学、农林、管理、医学、法学等门类的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型学位并列构成了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研究生教育在硕士层次主要面向专业型学位,博士层次则主要面向学术型学位。其次,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尽管如此,中国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是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

中国的MBA等管理类专业学位教育,由于有着中美、中加管理教育合作的背景,在许多方面和西方大学是接近的。

课程设置 方面,必修课程大部分相同,包括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等,但相对而言,国内的选修课程偏少。在 教材 方面,国内各大学的MBA教材,相当一部分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自编教材虽逐渐增加,但基本内容和体系还与西方大学教材的风格相似。在 师资 方面,国内担任MBA教学的大学教师一般都具备高级职称。近年来,取得西方大学博士学位的MBA教师逐渐增加,有的学校直接聘请国外教师用英语讲课。在 入学 考试 方面,GMAT是目前英语国家的MBA入学考试模式。从1997 年起中国实行全国联考(简称GRK),GRK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GMAT考试的模式。 GMAT是美国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委托美国普林斯顿教育考试服务处(ETS)举办的,该委员会由75 所涉及经济、商业、财政和管理的研究生院派人参加,代表着世界各国(美国为主)的600 多所商学院。在制订GMAT考试政策、选择试题内容、安排考试及修订试题方面,ETS都须经委员会协商并取得认可。中国的GRK考试初试科目共5 门:政治理论、英语、数学、管理、语文与逻辑。“政治理论”由各试点院校自行命题,其余4 门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委托“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

中国与西方大学MBA教育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生源 。我国规定MBA考生应在大学毕业后至少有3 年的工作经验,或大专毕业后有5 年的工作经验,或在研究生毕业后有2 年的工作经历,年龄不超过45周岁,必需其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国外大学没有这些要求。我国MBA以国内学生为主,国外学生比例很低。英美商学院根据TOEFL和GMAT考试成绩在世界范围内招收MBA学员,生源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学生的百分比一般可为15%~30%,有的甚至超过70%。

教学方式 。目前国内MBA课堂教学方式基本上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偏重理论分析与知识传授。而国外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强调案例教学,辅之以课堂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商业辩论赛等。

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在职学习为主,要兼顾学习与工作,而且工作是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课堂教学互动较少,课外的复习预习和作业的时间也不多。国外MBA的一门专业课既要学习教师指定的教学资料和参考读物,又要准备课堂讨论和做大作业,这需要学生花大量课外时间专注学习。

培养计划及考核方式 。国内MBA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两阶段。国外大学的论文工作并非必要环节,有的可不做论文,多选1 ~2 门课程就可以替代论文。国内有的学校最初没有论文要求,后来也都增加了论文工作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应用型人才,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点国内外大学都有共识。国外大学对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课程教学中,每门专业课程都规定学生要完成一定分量的课外作业,参加有考核要求的课堂讨论,有的还要求进行独立的社会调查。国内大学的MBA研究生都是在职学习,难以在课前阅读和课外作业等方面按国外大学那样的要求去做,所以,通过为期约一年的论文工作来培养研究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在课程考核方面,国内一般分为期终考试和平时考查(考勤、作业、案例分析等),以期终考试成绩为主。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课程大作业。国外MBA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一般由四个方面组成:小组作业(teamwork),课堂讨论发言,课程考试成绩,大作业或案例分析报告。

与历史悠久的西方商学院相比,我国的MBA教育虽发展速度快,但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教师的教学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按MBA的特点进行教学,加强案例教学和课堂互动,编写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改进课程成绩评定方法,以及提高国际学生的比重。发展我国的MBA教育,前景光明而任重道远。

第四节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质量要求

管理类所属各学科的专业学位教育,以工商管理学科的MBA教育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教学实践的经验较多。这里主要以MBA教育为背景来探讨论文工作的质量要求。 MBA教育旨在为工商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级管理人才,尽管各个学校的培养方案有差别,但都是以促进职业发展为目标,以解决管理实践问题为导向,力求做到职业性与学术性统一。

为了保障MBA教育质量,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征求试点院校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高校MBA教学合格评价方案》,对试点院校合格转正以及前期批准院校展开了教学合格评价,评价指标包含了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办学特色等6 个方面,评价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各校MBA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各个MBA办学单位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价方案的指导和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教学效果评价中,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是一项必要的考核内容。

作为培养过程最后一个环节的学位论文工作,集中体现了MBA教育的整体质量。对论文质量的评价,既可反映出课堂教学、教师指导、配套支持的状况,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作出综合判断。论文通过与否,具有一票否决学位资格的重要作用。

各个办学单位对学位论文质量管理都很重视,对于选派指导教师、选题报告、预答辩、论文评阅、答辩审批、答辩专家聘请及答辩会的组织等各个环节,都制订有相关管理细则。这些管理办法对保证论文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这都是论文工作的支撑条件,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研究生自己的重视和投入,积极认真地按规范要求完成论文。

对于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质量,各个办学单位都会提出具体要求,在论文评阅表上一般会列出评价指标,如表1-1 所示。尽管各办学单位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会有所不同,但都是服从培养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的目标。应用型人才要具备运用理论知识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论文工作是在研究生教育期间培养这种能力的最适当方式。国外先进大学并没有把专业硕士作为独立的研究生教育系列,相应地,也不会提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所以,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该怎样要求、怎样去做,少有先例可循,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表 1-1某大学MBA论文评价指标

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学位论文,都属于研究工作。研究工作旨在探索新知识,而不像学习过程以继承现有知识为主。从继承知识到探索知识是受教育生涯中的一个重大转变。杨振宁说过,学生一生中最困难的阶段就是研究生时期。大学本科学习时,对于面临的问题,心中总会有个信念,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有答案的,按书本上讲的方法去找答案就是了。但研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性质就不一样,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到哪里去找办法,都不知道,甚至碰到的是什么问题都说不清楚。这就是从学习转到研究,从继承知识转到探索知识的难处所在。从小学到中学12 年,再加上4 年大学,这16 年的课堂学习都是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特别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偏重对知识的记忆,将老师讲的内容记忆得越全,越符合老师的思路,考试分数就越高。一旦进入探索新知识阶段,如还因循旧习去找老师求教,或身旁无老师便从书本中找答案,这就很难探索到新知识。应用型人才要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实际问题是什么,到哪里去找答案,都不是现成的,需自己去发现去寻找,这就是探索新知识,也是研究工作的内容。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定位为研究工作,这也是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非学习过程中的习题或大作业,也非企业工作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报告或调研报告。

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在论文工作阶段,正是为学生从继承知识转变到探索知识提供机遇和条件。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还是专业型研究生教育,都要求学生具有探索知识的能力,也就是研究的能力,这是底线,否则,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定位为研究工作,这也是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非学习过程中的习题或大作业,也非企业工作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报告或调研报告。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相比,应更面向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面向实际问题,给出自己的而不是重复别人的解决方案或解释答案,就是在表达独立的论点。这就是为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库中增添了新知识,就是研究结果。个人也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和锻炼了研究工作能力。

新知识的发现,实际上也是有层次的。一般的硕士学位论文当然无法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新发现相比,新发现的知识价值大小有差异,但“有所发现”这一点,却是共同的。研究生不能妄自菲薄,认为发现新知识太高深,不敢承认学位论文应是有新知识发现的研究论文,望而却步,以致放松了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王元化提出,认识过程要经历“感性—知性—理性”三阶段,相应地有三种认识(王元化,2004)。感性认识是指人们通过肉体器官直接接触外界而产生的感觉和印象,这个阶段所获得的是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知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内部联系作出一些“简单的规定”,亦即“经验概括”,知性是感性和理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而经过许多这些简单“经验概括”的综合而达到多样性的统一,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作出判断,就形成理性认识。管理研究工作离不开感性认识,必须从观察现实情况和问题入手。而研究结果,无论是知性阶段的经验概括,还是理性阶段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判断,都可能发现新知识。无论哪一类的研究论文或学位论文,都要有新知识发现(findings),这是基本要求。不过,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新知识发现的层次可有不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着重于知性层次,在“简单的规定”和“经验概括”的层次上发现新知识,具体说来即找出某一单独概念(因素、变量)与另一单独概念(因素、变量)之间实际存在的关系。

总的说来,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所指出的,要“有新的见解”,表明研究生具有“结合实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从各办学单位实行的论文评价指标来看,大体都是基于上述认识而制订的,既将论文工作看作研究工作的结果,又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如表1-1 的评价指标,研究问题的清晰性、研究结果的新颖性和论证内容的科学性,反映出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选题要求来自实际和研究结果具有应用价值,则是符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

第五节 研究工作方法

一、学习思维与研究思维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属于研究工作,进行研究工作要讲究研究方法。研究生对于继承知识的学习方法已很习惯,可以说,每位研究生都形成了反映自己个性的学习思维。进入研究生教育的论文阶段后,要从学习思维转换到尚不熟悉的研究思维,这是质的变化。相当多的研究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转换的必要,还是沿用习惯了的学习思维和方法来对付论文工作,那势必要碰到困难。

这里说的研究方法,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不是指应用统计学或线性规划那样的技术或方法,更不是“速成法”一类的技巧,它讲的是研究逻辑,或者说研究思维。杨振宁曾说过,中国的学生是面向考试的思维,在美国中小学读书的中国学生,课程考试的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优胜者也大都是中国学生,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做研究工作,出色的多半还是美国学生(杨振宁,2001)。究其原因,不能不归结到中国的教育传统和现行教育模式,偏重培养应试能力,学生擅长学习思维,而非研究思维。

中国和美国的普通教育状况不一样。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用他孩子在美国读小学的故事来说明,美国从小学开始就注意培养研究思维。小孩念三年级时就接触到小课题(project),自己找研究题目。陈志武的小孩所在小组,有次集体讨论商定的研究问题为:“早上学生到校的人流高峰是什么时间”,接着讨论答案,大家猜测,由于8:00 开始上课,高峰时间应是7:45。随后,孩子们着手验证这个答案,连续几天轮班提前到校,站在学校门口观测、记录。结果,发现到校人流最集中的时间不是7:45,而是7:25,和原来预设的答案并不一致。于是,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事实和猜测不一致,讨论中发现,原来家长们都要上班,须提前送小孩上学,所以高峰时间比原来猜测的时间约要早20 分钟,即7:25。

这样的小课题工作过程正符合研究的逻辑。小孩们从现实观察中提出有疑惑的问题,同时提出猜测,这就是研究工作离不开的概念——假设。随后进入假设论证阶段:实测人流数据。数据表明假设不真,实证结果发现了实际的高峰时间。随后小组讨论,解释了假设失真的原因。不管这个研究问题的价值如何,其结果都是一项 发现 (findings)。小学生们各个环节的活动正符合探索新知识的过程。陈志武感叹说,美国小学生从做小课题开始,培养研究思维的习惯,我们可能要到研究生阶段才接触这类活动,思维定型后才开始培养这种研究思维,“破旧立新”就比较困难,这是中国学生研究能力相对较差的原因所在。

二、研究方法论

本书讲的内容属于研究方法论的范围,“方法论”(methodology)与“方法”(method)的含义不同,方法指具体的做法或工具,如研究工作中,数据分析用的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论”指研究工作应遵循的一般路径和次序。这是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知识,旨在提供一套结构化的程序和清晰的规范,使后来者尤其是初入研究殿堂的研究生可以少走弯路,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讲究规范是专业水平的反映。任何行当都有一套规范,“懂行”,就是懂得该行当的规范。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那些鉴定专家们根据所掌握的专业规范,就现场文物的真伪和价值高低,分析得头头是道。看篮球或足球,一般观众只知道进球多的球员技艺好,行家却会按照每个位置的规范要求来评价球员的技艺水平。论文工作也一样,一般读者读过一篇论文以后,可以对其质量高低作出自己的综合判断,而掌握研究方法论的读者可以有根据地说出质量高低的道理,指出优点所在以及不足之处。

研究工作规范固然重要,但不能像精密零件加工那样要求丝毫不差,也不能像阅兵式那样要求整齐划一。强调过头了,便可能掉进“八股文”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陷阱。

研究工作主要是个体的思维活动。人们的外貌虽说是“千人千面”,也还能找到相像的孪生兄弟(姐妹),人们的思维却比人的外貌差异更大,即使孪生子、父子、夫妻、师徒或最亲近的朋友,思维都不可能像孪生子外貌那样相似。思维差异必然反映到研究工作中:每个人面对同一项研究课题,具体做法会各有千秋;同一研究课题组的成员,面对同一研究结果,各自执笔写出的研究报告会各式各样。即使耳闻目睹同一件事情,个人所记忆和重述的内容都不会一样。所以,研究方法论不可能为每个课题项目提供一份解决问题(或解释现象)的详尽的工作流程或模板(template),让研究生按此模板给出答案去完成论文工作。研究方法论不外乎指出研究工作一般应遵循的逻辑顺序,总结出一些规则和原则,用以判别轻重缓急和要点所在。

“方法论”想说明的工作路径和次序问题,人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遇到。例如,每天早晨起来要安排当天的活动程序,这就是“方法论”的体现,至于怎样去活动,烧开水是用煤气灶还是电热壶,参加谈判采取何种策略等,则是“方法”问题。“方法”处于操作层面,“方法论”属于管理层面,是从系统思维出发,设计全过程的活动和步骤。在这个意义上,“方法论”可说是方法的方法,人们在“方法论”的指导下选择和运用方法。正因为“方法论”处理的问题,天天碰上,事事皆有,如做一次报告、讲一堂课,甚至小组会上发言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得考虑好次序;写任何一篇文章、做任何一项研究都要分清轻重缓急。这倒令人形成一种错觉,以为这些是众人皆知的常识,各自都有应对的办法,而忽视了路径和次序安排的潜力。

“方法论”针对人人自发地凭自己的思维定势去处理行事次序,却忽视了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的潜力,因而把探讨有效和规范的行动路径和次序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方法论”最早是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受到重视,笛卡尔(1596—1650)率先提出“秩序”的概念(笛卡尔,2005),指出“全部方法,只不过是为了发现某一真理,而把心灵的目光观察的那些事情安排为秩序”,并形象地批评一些人认识事物,“往往极其杂乱无秩序,这样在我看来,他们仿佛是恨不得双脚一蹦就跳上楼房的屋顶”。“方法论”就是构建到达屋顶的楼梯。

如把研究方法论与语文文法或工艺规程等作比较,后者提出的规范是“对与错”或“是与非”问题。文法错了,别人就看不懂或有歧义,工艺规程违反了,便要出废次品。研究方法论则不属于“对与错”或“是与非”的问题,不学研究方法论,也可以做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研究论文也可能发表,但按照研究方法论的规范和规则去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工作质量高且又少走弯路。研究方法论处理的是合理与否的问题,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书主体内容包括两部分一,第部分是论文研究工作方法,即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阐明,作为论文基础的 研究工作 应该按什么样的次序进行;第二部分是论文写作方法,即如何将研究工作的 结果有效地表达 出来。 6/XjjekttImMF7yXUfXPL5sqteABG6+wrw0aPASoKBcbuCM1Lp4hXQfI9Q8Hmk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