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属于应用型研究。根据学位论文工作的质量要求,以及专业硕士研究生大都具有几年实际工作经验的特点,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要注重以下几点。
① 实际背景 。论文工作最好以作者实际工作单位作为研究背景,研究本单位所面临的有待解决的管理问题,不必眼光“向外”,也不要以为涉及的范围越大越有价值,而去选那些以全省、全国甚至全球为背景的题目。眼光“向内”,在本单位本行业,完全能够找出适当的、有价值的论文题目。
② 实际价值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重实际价值。要审视所提行动方案实施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作出的理论解释是否有助于回答实际问题。问题背景是实际价值的前提,只从文献和教科书中找题目做文章,就很难有实际价值。论文提出的方案被采纳,付诸实施,取得效益,属于有实际价值;所提的论点对该单位的决策有参考作用,也属于实际价值。
要求注重实际价值,恰恰是发挥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势,使他们能够高效地写出既实用又能提高自己研究和写作能力的学位论文。
③ 论证内容 。强调论文的实际价值,只是说它探索的新知识偏重在知性认识的层次,不追求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但论文工作毕竟是训练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属于研究工作,还须具有一定的学术性,遵循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规范。
有一种论调曾见诸媒体,说要让专业学位论文远离学术性。这种说法失之偏颇,误认为讲实用就不能讲学术,其实专业学位论文工作的主体内容是科学地、合乎逻辑地论证自己所提出的论点,这些论证工作便是学术性的体现。研究生通过论文工作,初尝学术研究的滋味,经受学术上的锻炼,是为了跨入学术殿堂的大门,而非远离学术,不追求学术性便失去了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意义。
④ 独立工作 。作者一定要在论文中反映个人相对独立的工作。专业学位论文作者往往兼备研究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实际承担研究课题的往往是团队或小组,而论文写作是个人。论文工作尽管是群体工作结果的一部分,但形成论文,一定要反映出作者独立的论点和见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科学地进行论述。如以可行性报告为基础撰写的论文,绝不可以把可行性报告照搬过来,而是要针对可行性报告研究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表明自己的新见解,并加以论证。
研究生在论文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质量合格的学位论文。论文质量评判的要点其实很简明一:是论点,二是论证一。篇学位论文如果能提出一个有价值且有新意的论点,同时围绕此论点提供论据充分且推理过程合乎逻辑的论证,质量就合格。简而言之,合格的论文必须具有被科学地论证的新论点。
合格的论文必须具有被科学地论证的新论点。
根据新论点和科学论证的要求,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顺次遵循六个步骤(表2-1):①寻找论题,②阐明问题,③研究设计,④数据收集,⑤数据分析,⑥结论。前两个步骤是“纲”,提出新论点,属于“战略性”工作;后四个步骤则是“目”,进行科学论证,属于“战术性”工作。
表 2-1 表示研究工作步骤与论文撰写内容之间的关系。论文的内容与论文工作步骤之间是互相呼应的。论文绪论章,应包括寻找论题和阐明问题这两个步骤的工作内容,以及研究设计的部分内容。后续论证章,包括部分研究设计,以及整个论证工作即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内容。最后的结论章,总结研究工作的结果。研究生在论文工作过程中要有教师指导,步骤①,②,③阶段需要教师指导 1 ~2 次,特别是在拟就研究设计方案后,需获指导教师的认可。在完成论证工作和得出结果后,拿出论文初稿交给教师审阅。
下面按照各工作步骤来说明工作内容和要点。
表2-1 论文内容与工作步骤的关联
论文工作的第一阶段是选题,或者说开题,选题包括两部分工作,即“寻找论题”和“阐明问题”。有的研究生自以为选好了论文题目,问他选的是什么,回答说“人力资源”“薪酬问题”“企业发展战略”等。其实,这只是回答了论题(topic),离选好论文题目还相差甚远。论题是研究问题所属的知识领域,寻找论题是选题的必经环节,但找到论题不过是选题的起步。
可供研究的知识领域很多,每个知识领域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至于什么样的论题合适,最终还得要符合自己的趣向。做研究,“趣向”是必要条件,对研究生来说是如此,对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者来说也是如此。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钱永健等,面对“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主观因素是什么?”的提问,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个人兴趣和好奇心。缺乏兴趣和好奇心,只靠功利性的动机驱使,是难以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2013 年杨振宁在一次与莫言、范曾的电视谈话中说道,他很欣赏范曾赠画中所题的诗句:“真情妙悟铸文章”,认为是“道尽了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真情就是对研究的浓厚兴趣,有了真情才会去努力,情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可能出现妙悟,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地,取得成果。阿伯特·施威泽尔(AlbertSchweitzer)也说过:“成功并非快乐之本,而快乐才是成功之本”,你只有热爱所做的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研究生要珍惜论文工作的机会和时间。试想,能在学校的学术环境和教师指导下,通过做论文来演习一次解决疑难问题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探索新知识的甜头,这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求知机遇。毕业后,除非再读博士,此情此景不会重来。有了这种珍惜态度,趣向的培养并不困难,因为趣向并非与生俱来,它源于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结构。每个人在受教育和积累知识过程中,都会形成个性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引导着每个人的趣向。每位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总会有自己的趣向和关心的问题。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对决策执行的真实后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销售部门人员关心产品销售订单急剧变化的原因,等等。研究生面对疑难,会引发出对这些问题的求解兴趣,这正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较之学术型研究生在论文研究工作中的优势。
在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凡是论文工作态度认真的,把论文工作看成是自己求知生涯中难逢机遇的学生,总能找出有兴趣的研究课题,继而顺利地完成学位论文。有的研究生把做论文当成一种被动的负担,只求早日过关,这样就不可能专注地投入论文工作,易犯东拼西凑、投机取巧的毛病,做不出好的论文。至于个别的请“枪手”代写的情况,根本不屑一谈,对个人来说是学术道德问题,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是一种亵渎。
专业学位论文一定要有实际背景,要避免抽象地去研究某项理论问题。实际背景指研究对象(人和事)所属的范围,可以是一个企业、行业或城市,也可能由于业务关系涉及全国乃至全球。上面提到,最好直接以自己的工作单位为实际背景,选择自己的工作领域作为研究领域,这样可以避免漫无目标的论题。
有些研究生认为自己有实际工作经验,欠缺的是理论,想利用做论文的机会来提高理论水平,因此,按照教科书的框架选择某个学术领域(如供应链模式、激励理论等)作为论题。有的还误认为研究的问题越大越抽象越有价值,动辄就选择全国性或全球性的问题。如以下一些题目。
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和谐企业建设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对策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意义
中国制造业发展分析
中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领导决策方法论
这些题目对于专业学位论文来说,都失之于大而泛。若选择这种题目,研究生即使花了很大力气,也很难做出合乎专业学位要求的论文。研究生可能担心,论文以工作单位为实际背景,它的价值是否太小了。这也是误解,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只是以一个村为背景,在社会学界的影响却巨大而深远。解剖一个麻雀,可能找出其他麻雀都适用的道理,论文的价值不在题目大。杨振宁说过:“小题目和大题目,我主张选小题目,从小题目中见大精神,而大题目很难掌握。”专业学位论文要求体现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常都在知性层次上做研究,选择有实际背景的论题是做好专业学位论文最有效的办法。选择实际背景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分清层次 。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管理问题不能混淆在一起,如有篇关于“职工互助保险”的论文,既在宏观层面上探讨全国职工互助保险发展目标和战略,又在微观层面上探讨职工互助保险合作社内部组织的机构设置等问题。如果是一本书,涉及各个层面的问题是可以的,但作为一篇学位论文,却忌讳这样,因为这样做研究问题就难以清晰、集中。
其次, 不能随意更改研究背景 。有篇研究“薪酬制度”的论文,以工业企业为背景提出研究论点,在随后的论证中却使用的是科学研究单位的数据和资料。数据与论点的时空范围不一致,内外部环境不同,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专业学位论文只要论证该论点在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内有效,就算完成任务,不必要求自己提出的论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研究对象以外的范围是否适用,那是外部有效性的问题。当然,外部有效性越高,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越广,价值越大。不过,专业学位论文重在培养科学论证的能力,更注重内部有效性,外部有效性不必过高要求。
常看到这样一些加上副标题的论文题目:《创新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某某公司的实践》《企业产品定价模式研究——以某某公司某产品为例》等,加上副标题的用意,无非想说明,本研究还有实证数据支持,数据虽来自某个单位,但在“风险管理”“定价模式”领域,论文还是提出了广为适用的论点。其实,没有必要加这类副标题,写成《某某公司创新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某某公司产品定价模式研究》就可以,至于适用范围(外部效度)是由论文的内在质量决定的,题目不出现公司名称,并不意味着适用性更广。从另一角度说,即使题目不标出“某某公司”这样的副标题,读过论文后便知道这是以某公司为背景研究出的结果。
最后, 不能忽略或模糊研究背景 。研究“微观管理”问题,实际背景比较容易定位。研究“宏观管理”问题,往往出现忽视实际背景的情况。有些论文题目如《贸易摩擦分析》《如何壮大与发展我国民族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特点及趋势研究》等,通篇缺乏明确的研究背景,到底是从什么角度来研究问题也不清楚。实际上,如“贸易摩擦”“发展汽车产业”或“跨国公司行为”等宏观管理问题,从不同的实际背景来分析,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像“贸易摩擦”,是站在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或省级外贸管理机构,还是某个外贸企业的立场去研究,显然,不同角度下论文涉及的人和事的范围都会大不一样。其他的宏观管理,如社会保险、医疗改革、教育管理都存在类似问题。
选择自己的工作单位作为研究背景后,进而可以将研究领域缩小到本人熟悉的业务范围。如有人事部门工作经验的,可选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论题。这并非限制研究生的选题范围,而是发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优势,找出最有效完成学位论文的路径。
学位论文与其他研究论文一样,都要遵循问题导向,而要找出有待研究的疑难问题并非易事,尤其管理学科,如果缺乏管理工作的实际经历,只凭书本知识去设想管理问题,是相当困难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总会发现现实和理论不一致之处,总会有自己的趣向和关注点,脑海里总会储存一些疑难和困惑的问题。这些疑惑问题正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财富,是未离开过校门的研究生难以企及的,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优势。有的研究生目前在生产企业工作,为了转行到证券企业而选择证券领域的题目,这并非不可,但功夫要花得更多,论文质量还难以保证。
选题的过程犹如料斗筛选,即使选定本职工作领域作为研究论题,离选定研究题目还有相当距离。论题指的是研究涉及的知识领域,而任何一个知识领域都有它的多层次结构体系。假如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论题仍然很大,它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和激励机制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独立的论题。其他如“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每一种企业管理功能也都可以细分成若干论题。到底细分到哪个层次,选择哪一个层次的论题,首先要依据作者在工作中关注的问题所在。例如,企业的工资水平横向比较并不低,但员工满意度却比不上其他企业,管理者对这种现象感到困惑,就可以选薪酬问题中的纵向差距作为论题。其次,要看这个论题是否值得研究。如能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为什么企业工资水平高而员工满意度却下降,显然对企业改善管理工作会有直接帮助,这就有研究价值。最后,要看此论题是否可行,在论文工作的一年左右时间里,是否能提出新颖的见解,是否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和资料。不过,这项判断要和下阶段“阐明问题”结合起来。
诸如战略管理、治理结构、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或质量(生产、营销)管理等都属论题,这些论题选定以后,还需继续深入,找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如何从论题去找出研究问题,不外乎是观察实际和阅读文献两种途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从文献和理论出发,由上而下去找题目并不合适。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从文献和理论出发,由上而下去找题目并不合适。
设想有位研究生打算从检索文献入手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论文。一旦上网检索,输入关键词,可以出现数以万计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期刊论文,事先没有主见的话,真不知阅读哪篇为好。当然,可以缩小范围,按论题的外延逐级分解成子论题、分论题,然后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论题。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可衍生出激励机制、薪酬、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等子论题。激励机制又包括员工工作满意度、员工承诺、员工工作倦怠、员工流失率等分论题,如选定员工流失率这个分论题,再围绕该论题阅读文献。即使这样,也都可能使后续工作碰到困难,因为没有离开书本,最多是按前人的研究框架去考虑问题,做一些小修小改的工作,难以找到专业学位论文特别要求的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问题。从下而上,从现实中去观察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升到知性层次来研究,这样才适合专业学位论文工作。这就是第二节“阐明研究问题”要讨论的话题。
“问题”这个概念在日常的话语中用得很广、很频繁。各种语境下“问题”的含义会不一样,如:“我今天要讲三个问题”“这批奶粉质量有严重问题”和“这个问题我再考虑一下”,这几句话中的“问题”含义不同,分别是“话题(题目)”“毛病(不达标)”和“请求(矛盾)”的意思。即使同一种语境,人们对“问题”也会有不同理解。例如谈到论文工作,有人会说,前面提到的一些论题如“战略管理”“治理结构”“管理机制”“绩效评价”“质量(生产、营销)管理”等,难道不是问题吗?研究“管理机制问题”,不是常见的一种说法吗?但这样的“问题”还是“论题”的意思,并非“研究问题”。“问题”一词成了口头语,处处可用。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厘清论文工作语境下“研究问题”的特定含义。
“问题”可界定为:令人疑惑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从研究工作的角度来看,“问题”可界定为:令人疑惑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任何一个方案或行动总会考虑到期望结果,这种结果可以是工作绩效(经济或非经济指标),也可以是某种状态。当预期结果和现实结果之间存在差异,引起人们的关注、疑难和困惑,便把它看作一个问题,进而设法求得解释或解决。图 2-1 表示预期和现实结果之间的差异。假定原先某个组织的工作绩效维持在 p 1 ,从时刻 t 1 开始绩效发生变化,逐渐下降到 p 2 ,预期水平是 p 1 ,实际却出现Δ p = p 1 - p 2 的偏差。为什么会出现偏差,这种现象令人疑惑,便形成问题。类似的情况很多,商品A一年来销售量一直稳中有升,上个月突然滞销,企业很担心,需要弄清情况异常的原因,找出答案,这也是问题。“管理机制”本身并不是问题,只有发现现行“管理机制”下,现实和预期结果之间存在什么令人疑惑的差异,这才算是提出了现实问题。
图 2-1 表示的“问题”,其情境可以多样,“预期”和“现实”的差异主要有两种类型:①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异。用文献或书本的理论或原则来解释,现实应该处于状态 p 1 ,而实际状态却是 p 2 ,现有理论解释失效,引起对理论的疑惑。例如,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照理应随该公司的业绩波动,然而中国股市在一段时期内,不问业绩如何,各公司的股票价格都是同涨同落。现有理论解释不能令人满意,需有新的说法。②预期与现实之间出现的差异。例如,企业遇到障碍或困难,产品质量不断下降,达不到预期水平;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离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企业聘请了有声誉的高层管理人员,业绩理应提高,但半年后仍上不去;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在同行排名中不断下降;新的生产线运行一年来从未达到它的设计能力;订单突然大幅增加或减少;等等。这些都是现实中的变异状态,与预期的正常状态出现差距,引起疑惑,有待解释。
图2-1 问题界定
提出研究问题的过程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操作流程规范,仅靠逻辑推理的方法推不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提研究问题”属于经验知识的范畴,是一种研究技能(skill),主要靠个人的直觉判断。在“问题求解”( problem solving)方面,已有不少专著和教材,而“问题生成”(problem formulation)却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形成一门可供课堂传授的科目。只有在研究工作实践中锻炼,积累经验,悉心体会,才能提高提出研究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李政道说: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提出问题就是创新的第一步。刚刚跨入研究大门的研究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并不困难,但要具备较强的提出研究问题的能力,并非易事。 专业学位论文工作中,提出好的问题是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 。只有找到有价值的好问题,才有可能写出好的论文,而论文工作正是体验提出研究问题过程的难得机遇。因此,学会提出研究问题是研究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由于提出问题主要靠直觉判断、洞察力,而不是逻辑思维,因此难以提出一套清晰的提出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流程。尽管如此,前人还是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思路和规则,后来的学者可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这里介绍一种由表及里的三层次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
对于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接触实际,从现实出发,这是提出研究问题的最佳切入点。
任何人,无论是作为旁观者还是参与者,经过一段时间实地观察一个企业或组织,都会发现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对于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接触实际,从现实出发,这是提出研究问题的最佳切入点。企业管理现实中有各种令人困惑的现象,既有负面的,如产品质量或企业利润下滑、用户对售后服务投诉率增加等,也有正面的,如企业产品销售额连续超出预期、市场出现利好情况等。也可以从跨企业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如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都赢利,而该企业亏损,或者某地区范围内,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而某个企业却能留住和引进人才。这些差异的背后都有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答案。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都有几年实际工作经验,有许多事件和活动的经历,其中总会留下一些疑惑与不解,只是原来没有从学术研究角度来思考,所以,提出现实问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不仅不困难,还应该是胸有成竹的。
通过实地观察调研提出现实问题,固然是很好的方式,但有时也不一定要亲临现场,可以从各种媒体传播的许多信息中发现问题。例如媒体报道,从 1997—2010年的 14 年间,河南省交通厅先后四任厅长,都因受贿被刑事处理。按照“趋利避祸”的人性推理,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后面的官员为何还敢去冒这样的大风险,这就令人困惑。在职公务员,特别是来自各省交通厅的MPA研究生就可以考虑从这个现实问题入手开展研究。又如媒体发布某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指标连年都保持领先地位,其与众不同的原因何在,这类现实差异问题也值得探索。一个单位长期以来发展停滞,换了领导班子不久面貌就焕然一新,其中必然有值得弄清的原因。一些人们关心的话题,如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大学生中农村学生比例下降等都可以从中提出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发现现实问题以后,可以从不同视角提出该问题的产生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例如产品质量指标下降,可能是检验工艺过程不严格,检验技术工具出问题,职工质量意识不够或者是质量管理体制问题。销售状况好得超出预期,可能是某项经济政策的影响,也可能是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或销售人员培训素质提高的结果。找出这类因素就可以弄清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或保持优势的办法。
问题的产生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统称为关联因素。现实问题与某种关联因素的组合,便构成一个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发现现实问题后,研究者通过调研,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相应地便形成一系列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产品质量下降是现实问题,检验工艺和技术工具等是主要关联因素。产品质量指标下降这样的现实问题,与检验过程,或职工质量意识,或质量管理体制联系起来,便构成一个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这里,要区别现实问题与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只有从现实问题出发,找出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一,两者关联在起,才能构成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亦即有待选择的研究问题。
现实问题与某种关联因素的组合,便构成一个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
按照林毅夫的说法,任何一项研究成果,归根结底都是新发现某种现象(因素、变量)和另一种现象(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至少要找出两种现象(因素、变量)才能形成可供研究的问题。例如,根据人口统计,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婴儿性别比)从 1982 年的 108.47 攀升至 2004 年 121.20 的历史最高纪录。2009 年曾出现下降拐点,下降到 119.45,2010 年为 117.78,2012 年为 117.7,这是现实情况的调查数据,而非研究结果。正常情况下,每出生 100 个女孩,相应出生 103 到107 个男孩,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到了婚育年龄,男女数量趋于均等。现在的统计数据,较之正常水平高出 10 多个百分点,这就是“现实问题”。引起异常高的婴儿性别比,可能有政策、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中的一两个因素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研究,便构成“研究问题”。有些MBA学位论文涉及产品市场调查,就不能只停留在收集某某产品的销售量或需求量这类指标的数据上,要着眼于发现“现实问题”。同样,有些做企业战略论题的论文,只按书本讲的套路去做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逐项罗列若干事实就算完事,而没有从这些事实中找出“现实问题”,那这些内容的后续研究价值也势必有限。
提出管理问题是锻炼个人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过程。如某银行的盈利状况日益下降,并从盈利结构分析出,盈利下降主要是存款不足,这是个现实问题。为了提出管理问题,需要找出影响存款的主要因素。这时,专业理论知识可以派上用场,研究者凭理论知识知道影响存款的因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内部管理问题,一是银行间竞争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又可继续分析下去。内部管理又含内部治理结构、员工激励机制、促销策略、工作效率等问题。银行间竞争包括本银行与竞争者顾客的人口特征差异、促销策略差异、服务质量差异等。这样逐层地分下去,并结合实际调研的信息,对影响存款的主要因素作出判断,然后提出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当然,对于上述各个层次的内容,不可能分散精力,全面铺开去调研,要分清主次,找出重点。从提出管理问题的过程,可以看出专业理论基础的作用,理论知识可以引导方向,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专业理论基础厚、视野宽,就有更多见解,能提出较多的管理问题。同时,要从许多关联因素和见解中,判断出关键因素,直觉判断的能力也很重要。
提出问题主要靠个人的观察思考,集体讨论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在关于决策和思维的文献中广为介绍的“头脑风暴法”,即集体在无约束、自由思考的氛围下,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设想。这种方法如用在研究工作中,主要是在形成“管理问题”这个阶段,各人对主要关联因素提出见解,提出各种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这类备选管理问题可谓多多益善,研究者可集思广益,从别人的思路和讨论中受到启发,但最后还须自己综合运用逻辑和形象思维作出选择。
从现实问题入手可以提出几个,甚至几十个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下一步,便是从这些管理问题中提炼出论文工作所要研究的问题。这要求研究者在观测和调研基础上作出判断,哪个研究问题具有有效性和研究价值。所谓 有效性 是指某种因素和该现实管理问题确实存在强关联,研究这样的问题才是有的放矢。同时,解决和解释该管理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值得花约一年的时间作为学位论文来研究。如研究者判断某企业的产品质量下降是管理体制引起的,那研究问题便是该产品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预期的实际价值,便是通过改进组织结构来提高产品质量。
确定了研究问题,这才算完成了论文工作起始阶段“问题提出”的任务。从发现“现实的问题”,到“提出研究的问题”,是有一个过程的,在选定论题与问题提出之间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上述产品质量的例子中,质量管理是论题,然后找出产品质量不断下降这个现实问题,继而思索质量不断下降的各种原因,即提出各种管理问题。最后,才确定哪几项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可以作为研究问题。
上述三层次的现实问题、管理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关系可用图 2-2 来表示。
图2-2 研究问题形成过程
研究者面临现实问题集 Q =( q 1 ,…, q i ,…, q n ,首先要选定其中某个现实问题 q i ∈ Q 作为研究对象。接着,找出该现实问题的主要关联变量 F =( f 1 , f 2 ,…, f n ),每个主要关联变量与现实问题组合都可构成一个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于是,形成管理问题集
M=[(q i ,f 1 )…(q i ,f j )…(q i ,f m )]
最后,从管理问题集中选择出一个作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 R
R=(q i ,f j ) 或 R=( q i ,f j ,f k )
管理问题中的主要关联因素一般是一个,最多是两个。如研究某公司物流服务质量,“现实问题”是服务的信息准确度、货品配送准确率和准时率达不到质量标准。引起现实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人员内部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制度、信息自动化或过程质量管理等。“研究问题”可选择服务质量与其中一个因素如绩效考核制度的关系,或者再加上信息自动化因素。抓住一两个关键因素,这样可以深入论证,不至于全面铺开。这是研究论文和工作总结的主要区别所在。
工作总结或工作调研报告,总难免要照顾到各个部门和各方面的工作。有篇关于研究警察队伍形象的专业学位论文,提出加强队伍形象建设的措施有十项,包括:提高警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严格落实执法规范;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提高警察业务素质;强化考核机制;加强职业操守教育;建立形象危机处理机制;快速反应网络媒体舆论;树立典型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利用影视作品和红色文化强化正面宣传。从工作角度说,这十项措施都会促进队伍形象建设,都有必要抓。从知识角度说,这十项措施属于常识范围,一听就能理解。而论文的着眼点不同,至少要有给人启发的新论点,并能显示作者论证新论点的能力。因此,作为学位论文,便要在这十项关联因素中,找出一两项主因深入分析,得出令人看后感到新颖可信的、有见解的论点。
现举例说明提出研究问题三阶段之间的关系。有位研究生曾在某民营大企业任高层管理人员多年,观察到该企业“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一把手自己看中的人,不管下面反映如何,都给予提拔,对提不同意见或不称心的人就冷落;下级经过调研讨论得出的结论,他可以随意推翻;讲究排场,树立个人威信,从办公室的装饰到图片展览都要显示出“一把手”的突出地位;开会讨论问题,随声附和投一把手所好的发言多,出点子的少,持反对意见的更少。过了几年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全国知名大型民营企业以破产告终,这位“一把手”本人也落得个悲惨结局。这位研究生的经历为选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他有许多亲身经历和感受,如这位一把手对不同意见的反应,那些阿谀奉承的嘴脸,被冷落、受打击人员的失落神态等。脑海里涌现出的这一幕幕的“情景”,可归纳出“一把手”权力无约束引发种种领导行为失范和决策失误的现实问题。
作者提出了“一把手”权力无约束的现实问题,并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兼用思辨和逻辑思维,将这个现实问题演绎出许多可供研究的管理问题。这是管理论题逐渐深化和聚焦的重要环节。“一把手”权力无约束,可以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找原因,与公司权责划分、监督机制等因素联系起来形成研究问题;也可以从企业领导者的个人行为来考察。这位领导者在创业阶段很有成就,随着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独断专行,权力无约束和行为失范问题与“领导者行为动因”可以联系起来研究。从宏观视角来看,其他的民营企业“一把手”是否也有类似情况,如果有共性,那“一把手”的领导行为演变是否有什么规律,这就可将权力无约束与民企创业者成长阶段联系起来研究。从公司治理这个视角出发,又可细分出若干要素,如董事会对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有效激励和监督,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分离、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合理授权等,这些要素都可以和“一把手”无约束问题组合起来形成管理问题。
该研究生最后将“一把手权力无约束”的现实问题,与“授权机制”联系起来研究,认为“一把手权力无约束”必然导致不尊重“授权机制”,随意“向下越权”,于是把“向下越权”作为主要关联因素,与权力无约束构成研究问题。现有文献大多数讨论公司领导者如何合理向下级授权,很少关注领导不尊重“授权机制”向下越权的问题,所以,研究选题有新颖性。现实中,“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还较普遍,能够借这位“一把手”所作所为的事实,从“向下越权”状况来说明“一把手”权力无约束的程度,找出令“一把手”尊重“授权机制”的激励和约束条件,这样可加深对权力无约束的认知和判别,也有助于防止民企创业者重蹈覆辙,这项工作是有实际价值的。
这篇论文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是从下而上的归纳法,从事实归纳出论点。有些研究生与此相反,习惯于从上而下的演绎法,从理论演绎出论点,从大原则到小原则,再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研究某企业的财务危机,作者先从全球经济危机谈起,然后讨论国内股市大跌,再推论出研究企业的财务危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样谈了许多该企业外围的事情,回避了研究对象本身出现的财务问题,忽视实际背景,容易导致论文内容空泛,特别不适合专业学位论文。其实,就某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出发,发现实际存在的财务危机表现,判断引起财务危机的主要关联因素,然后确定研究问题,论文会更有价值,而且后续工作好驾驭得多。
有篇论文研究某市企业女职工权益维护问题,在问题提出部分,从国际妇女维护权工作的发展谈起,再说国内的维权历史,然后说到,本论文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发现某市企业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完全是从概念出发,从上而下提出了一个论题,也没有指出该市企业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的问题所在。专业论文工作的要求恰恰相反,要从“下面”的事实出发,先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逐步确定研究问题。
另一篇关于某市民办中小学发展问题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偏向。在叙述了三十年来全国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状况之后,作者写道“该市民办中小学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发展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民办中小学数和学生数超过四成,改变了政府包办教育投入的传统模式。同时,满足了不同收入群体对教育的选择性需求。今后,民办中小学将继续承担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把这段民办中小学重要性的话说完,问题提出这一节的内容也就完了。这实际上只是提出了一个“民办中小学发展”的论题,作者叙述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后,并没有考察现实存在的问题,更没有阐明论文要论证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从观察现实问题切入,而不是去论证论题的重要性,不仅比较省力,简便易行,且不必费时间去弄清那些论题周边的知识和概念。
有的论文阐明问题比较到位,如有篇讨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管理的论文,直截了当地谈该联社的现实问题,在问题提出部分,用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该县联社不良贷款的比例,指出该比例远大于全市农信社的平均水平,也没有达到中国银监会规定的要求,不良贷款率已成为影响联社资产质量的最大现实问题,并认为管理体制是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不良贷款率高这个现实问题与管理体制这个主要关联因素组合在一起,便成为该文的研究问题,约两页的篇幅就把问题说清楚了。
另一篇论文研究慢性病患者门诊费用的补偿机制。作者观察到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因每次治疗的门诊费用,达不到医疗机构设置的门诊费用起付线,无法享受新农合的补偿,需自付较高的费用。这类本应长期持续治疗的患者,往往由于负担不起门诊费用而被迫放弃治疗。作者认为这个现实问题与门诊费用的补偿机制密切相关,于是将农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的放弃治疗问题与门诊费用的补偿机制,即制订合理的起付线标准结合起来,成为研究问题。这样描述研究问题就很清晰。
学位论文和其他学术论文一样,都必须遵循“问题导向”的原则。问题导向,确切说来应是“研究问题导向”,这个特征使学术论文得以与教科书、综述文章、演讲、工作报告及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等区别开来。研究问题导向这个概念在论文工作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所以,前面用较多的篇幅来讨论研究问题的概念和提出研究问题的途径。
问题导向的原则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论文工作要紧密围绕研究问题来展开,英文用focusingpoint(焦点)来表达则更为形象。一篇论文一定要聚焦于研究问题,而且像照相一样,只能集中于一个焦点。所以,研究生对学位论文中作为焦点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心里要一清二楚。教科书、综述文章和演讲等则不强调聚焦的要求。第二,既然是问题,就一定会有答案,而且,要求这个答案有新意,是新的解释,或者新的解决方案。这个新答案便是论文的新论点。教科书、综述文章等也要有论点,但不必满足新论点这个要求。
专家评阅一份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首先要问这篇论文研究什么问题,如果一篇几万字的学位论文,专家读过以后还弄不明白作者到底想回答什么问题,甚至,作者自己也不能直截了当、理直气壮地说清研究问题所在,这就显示作者的问题导向意识不够,还得锻炼研究基本功。事实上,这类学位论文还为数不少,有的研究生在答辩中,讲了半个多小时,仍说不清自己的研究问题和主要论点是什么。
有两种较普遍的偏离问题导向原则的倾向:一种是追求理论上的“完善”,论文沿着“理论框架模式”去做;另一种是按管理工作报告或研究报告的模式去做。
不深入发现研究问题,停留在论题层次就开始做论文,往往会追求理论上的“完善”,落入理论框架模式。所谓理论框架模式,就是按某个论题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论点。打开专业硕士论文网,不少学位论文题目都是口气很大的论题,如:
企业兼并论
国际金融危机论
中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综述
企业财务系统论
电子商务与业务流程重组
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论纲
论国有企业改革
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
现代化,从科技革命到传统复兴
这些论题明显缺乏问题导向,很容易从“公司治理”“国有企业改革”等这类概念着手,先论述该论题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而“全面、系统”地叙述该论题包含的所有研究问题。
作者企图全面、系统、全方位地叙述某个论题,从主观愿望来说,无可非议,研究生往往有这种“冲动”。实践中却不大可行。看待任何一项论题,都会有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s)和不同的层次(level),换一个新的视角和层次就是一组新的研究问题。全面、系统、全方位只是一种理想局面,可望而不可即,更不是一篇专业学位论文承担得起的任务。如果按这种理论框架模式去写作论文,一般说来难以发现新知识,论文内容也不是解决疑难或困惑以后得出的结果,只是作者对于该论题的一些认知。其实,就算是写讲义教材,不属研究工作,不求新发现,但也得要有个与其他教材不同的思路和框架。任何一个事件,不同人去描述都会有不同的叙事框架。所以这种理论框架模式的论文一般不属于创新,容易出现MBA教学指导委员常会指出的弊病:“从书本到书本的知识堆积,从理论到理论的学术性推理”,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不适合采用这种模式。
有篇专业学位论文研究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作者在“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研究”的思路指导下,写出了类似“专著”的论文。论文首先阐述各种相关基础理论,接着论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关系及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和作用,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包括企业下放、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承包制等。在指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存在的问题后,又介绍了美国、日本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后一部分讨论了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从概念出发来分析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内容和方式,其中,激励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约束分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依次展开讨论。这位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态度很认真,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构思出自认为满意的写作框架,再逐节地将素材梳理成文,全文有 7 万多字,花费了很大精力。但全文显示不出到底是在围绕什么样的研究问题和论点展开讨论,这恰恰忽视了学位论文“问题导向”的原则,即先提炼出研究问题,然后,针对此研究问题形成经过论证的新论点。
另一篇以某公司精益生产为论题的论文,作者先界定了精益生产的内涵和外延,认为精益生产应包括全面质量管理、拉动式生产、自动化、并行工程和现场管理等。随后又按这五个论题,分别讨论这些子论题的内涵和外延及相关理论问题,并结合该公司的实际,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按照这样的研究框架,论文篇幅可以相当可观,但容易流于“广而浅”,结构松散,难以形成亮点。
还有一篇研究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论文,情况类似,没有去发现研究问题,只是按照公司管理流程,指出内部会计控制涉及的工作环节和要素,并按这些工作环节和要素逐一展开讨论。阐述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构成,组织机构设计及内审职能分配,产品决策的风险管理,以及预算、货币资金、产品目标成本、固定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的内控设计等。结果论文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书本知识,没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自己的创作。
与“论题着手”相对应的,便是“问题导向”原则。问题导向通常发展成为创新点模式,或者说新论点模式,即围绕所提出的疑难或困惑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论点,然后围绕此论点进行论证。
理论框架模式要求大而全,创新点模式则要求窄而深。创新点可理解为经过论证的有价值的新论点,至于什么是新论点,一般指的就是知性层面的新知识。所谓社会科学理论,就是解释现象背后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简单逻辑体系、一个新的论点或新发现,具体说来,也就是对变量与变量(或现象与现象)之间关系的一种新认识。
有些研究生偏爱写理论框架模式的大题目,可能缘于两种误解,一种是受大环境影响,看到有些期刊报纸常发表一些口气大、统领某个知识领域的文章,担心题目小了,文章就没多大价值。另一种是认为发展一个知识领域,首先要有规划,从上而下地进行顶层设计,指出该知识领域主要的发展方向和问题,然后就各个方向和问题分别去探索。殊不知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并非靠从上而下的规划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都是源于点的突破,从点到面,带动知识领域向前推进。如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致癌基因、细胞凋亡这些知识点发现后,才形成现在的遗传学;半导体发现之后才逐渐诞生出电子学。并非是有了遗传学、电子学的研究框架,再去发现各个“点”。经济管理学者卡尼曼(D.Kahneman)因创建行为金融学而获得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不是先设计好行为金融学的体系,而是从现实的决策事例中,发现了现有决策理论的悖论,在多个悖论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前景理论”( prospect theory),随后逐步充实才形成一门学科。“问题导向”的原则与“点的突破”的规律是一致的一,篇论文,即使是博士学位论文,能在理论上有一点突破,就很有价值,对于专业学位论文,能在知性知识方面有所贡献,即对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新的判断,这就不错了。
一篇论文,即使是博士学位论文,能在理论上有一点突破,就很有价值,对于专业学位论文,能在知性知识方面有所贡献,即对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新的判断,这就不错了。
专业学位论文不能按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要求去做,也不可走向另一极端,与企业的管理工作报告或管理研究报告等同起来。
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指出,“学位论文应体现工商管理硕士的特点,其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或有学术水平的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或编写高质量的案例等”。通过论文来“考核研究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企业为了解决面临的管理问题,需要组织专业人员或请咨询公司进行调查研究,撰写各种研究报告,如战略规划、可行性分析、项目论证、企业诊断、评估等。这些均属于上述规定所指的专题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这类报告可统称为管理研究报告或工作报告。这些报告都有企业管理的实际背景,有的放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符合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论文工作内容可以取材于这些报告。这是专业学位论文与管理研究报告的相通之处。
但对待上述规定,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企业管理研究报告可以替代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这是不妥的。学位论文遵循问题导向,探索新知识,讲求研究能力的提高。管理研究报告则是任务导向,以改善企业管理状况为目的,讲求实效。研究结果的实际价值固然可以从企业的实际效益反映出来,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并非效益就能体现的。上述规定是说可以有这些形式的论文,并非说可以替代学位论文,并且还明确提出了学术性的要求。管理研究报告可以成为论文工作的基础,研究生可以根据各类管理研究报告的内容,按照问题导向的要求,完成取材于研究报告的学位论文。
管理研究报告一般是团队工作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其中某个人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而研究生教育要求以论文考核论文作者本人的能力和水平,论文的表述与管理研究报告必然有所不同,需要表明本人的论点何在,论点论证的内容有哪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往往忽视这点,不适当地照搬一些管理研究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下面结合专业学位论文实例来说明,以企业管理研究报告为基础的各类论文在问题导向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研究生较乐于选做调查研究型的专业学位论文,这类论文容易结合实际,值得提倡,但同样要求问题导向。在职研究生一般都有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以为驾轻就熟,这类论文好做。于是,论题一旦选毕,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青少年违法犯罪”“政务公开”“企业营销渠道”“人才流失”等,便开始按习惯的套路去调查研究,撰写论文。这样写出的论文,往往都脱离不了管理工作报告的套路,结构都是“现状和问题—原因—对策”——把实际情况摆出后,理出几项问题,再指出几点原因,最后提出几条对策。涉及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并行地提出多个论点,对实际工作可能有意义,但不符合学位论文围绕研究问题和一个主论点,逐级深入地展开论证的要求。
有篇以某市政务公开为主题的调查研究型论文,按自己熟悉的思路,先是列出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公众对该市政务公开的现状不够满意;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较多地依赖传统的公开渠道,公开的信息存在滞后性;公众参与度不高等。然后提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政策执行者服务意识不强;运行机制不科学;法律法规不完善;未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政府网站建设滞后;成本较高等。最后提出七条对策建议:树立“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的理念;提升公务员的信息素质;完善运行机制及公开渠道;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督和评议等保障制度;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增加政务公开投入,提升公众参与意识。这些内容就“政务公开”这个论题来说,已经够全面,也结合了实际。但作为论文,就太宽泛了。且不说这些原因和建议提得不够具体和深入,论文因涉及的问题太多,没有聚焦,只能浅尝辄止。专业学位论文要求“窄而深”,这样才能体现出研究能力。做论文不能停留在“论题”层面,一定要找出问题,提出的这么多原因和对策,其中任何一条如完善监督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公开渠道、政府网站建设等都足以作为论文论题,每个论题都可以找出若干研究问题。
有的调查研究型的论文,在问题原因分析部分写出这些词句:管理不科学,机制不健全,技术水平低,支撑措施不到位,分工不合理,领导重视不够等。相应地,在措施部分就写:加强科学管理,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技术水平,支撑措施到位,合理分工,领导重视等。这就太肤浅了,原因和措施都是同一个变量,只是语义上一正一反,等于“原地不动”,没有深入一步找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或环节。犯这种毛病的论文还不少见。
有篇关于某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效果评价的论文,属于调查研究型,就摆脱了上述套路。首先是问题清晰,作者认为临床路径管理比原先的管理方式要好,并通过调查研究来论证这个论点。论文收集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前后一年的数据,并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和合理利用资源四个方面来定量地描述临床路径管理的优点。为了论证提高工作效率,又深入一层,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病床位周转率等指标来说明。医疗质量则从患者转归人数、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指标来分析。这样,围绕临床路径管理比原先的管理方式要好这个主论点,逐层地深入分析下去,做到了“窄而深”,前后连贯。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选题为企业发展战略或营销策略。这些“战略”“策略”都属于研究论题,需要从中提炼出研究问题。先要考虑根据什么现实问题来研究战略:是原来的发展战略不适应,要进行战略调整呢;还是战略实施过程出现问题;或者战略实施的结果与预期相差太远。也可能是不自觉地实施了某种发展战略,导致企业成功或失败,这时便要总结原来的所作所为,弄清企业实际的所作所为到底属于一种什么样的战略,这也可能成为研究问题。
有的论文不提出企业的现实问题,只是说“公司在战略管理工作方面是一片空白,现在认识到了制订战略的重要性”,所以研究发展战略。这种说法还是停留在论题阶段,没有让读者感受到,企业存在的与战略管理密切关联的现实问题是什么。作者如果避开现实问题去空泛地提出问题,接下去只能按教科书所讲的程序去做“发展战略”。行文往往是:开始介绍企业概况;然后依照SWOT的套路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摆出一些事实说明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可供选择的几种战略,并选定其中一种,再叙述该战略的实施措施。这些内容虽然也有实际背景和数据资料,但整篇内容就只是做一个大课程作业,看不出作者围绕哪一个研究问题在展开论证,提出了什么样的核心论点。
有篇论文按教科书的套路做了SWOT分析,然后谈到可供选择的战略有扩张战略、稳定战略和竞争战略等,并选择稳定战略。但由于研究问题提得不明确,为何要选择稳定战略,这种战略能解决企业现存的哪些问题,就说不清楚,与前面的SWOT分析内容缺乏逻辑联系。论文如以选定稳定战略为主论点,便应以此为逻辑推理的主线,从提出问题到研究方案设计,再到收集各种数据和事实的论据,都是为了说明稳定战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另一篇研究某药材公司发展战略的学位论文较合乎规范,从现实问题切入,逐步地归纳出研究问题。在研究背景一节中,作者描述企业连续四年亏损的状况,以及经营环境面临的各种重大变化,包括市场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出现竞相杀价、回扣促销等手段,甚至公司内部企业之间也相互拆台,大量个体药材商和私人药店进入行业;职工医疗制度过渡到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处方用药和非处方用药制度加速推行等。作者据理将这些问题和企业战略联系起来,意在说明,企业面临连年的亏损和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局部改进解决不了问题,有必要考虑调整企业原有战略。
有些学位论文以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工作为基础,这完全可以,但要注意避免像系统说明书一样的写法。有一篇关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专业学位论文,问题提出部分,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出发来论述管理信息系统如何重要,实际上只是说明管理信息系统这个论题的重要性。作者没有深入一步,发现该企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论述管理信息系统与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密切相关。这篇论文后续内容,包括各项业务流程分析、功能和数据分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数据流程、系统环境,等等。系统各个部分,描述得很详细,篇幅也不小。但这样的“论文”,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报告无论从内容或格式上说,都基本一样。论文要有论点和论证,而这类说明书式的研究报告,恰恰缺乏论点和论证内容。说明书要全面介绍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论文却不用求全,要聚焦于某个研究问题。
由于忽略了问题导向这个出发点,没有提出有待解决或解释的问题,当然就提不出什么论点,也无须论证。其实,任何信息系统研发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令人捉摸不透或有争议和困惑的问题,研究者正是要理出这种问题。例如,指出原来业务流程不合理和不适应信息系统之处,然后针对此问题提出并论证自己新的业务流程,展现自己的见解和研究工作内容。只要问题提得准确,构建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某些局部环节的工作内容,就可以形成一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以项目可行性分析作背景的论文同样不能照搬可行性分析报告。有篇关于合资建厂可行性的论文,作为一份可行性分析报告来说,该分析的项目都分析了,可谓内容翔实。先是市场原材料、物资市场和销售市场分析,接着是投资计划和资金筹措方案论证、生产成本估计、财务效益及风险分析等,最后对项目作出总评价。这些内容可以表明这是一份合格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其中有作者的工作和贡献。但是作者个人的新见解、新发现、新论点,在上述的内容中反映不出来,这却是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在可行性分析过程中,总会有争议和不同见解,要理出独到的有价值的论点,再围绕这些论点去展开论证,这样才会形成一篇论文。
“评估”是管理咨询或研究报告的一大门类,如政府绩效或企业绩效评估、风险评估、企业能力评估、生态系统评估、竞争力或发展可持续性评估、薪酬制度绩效评估等,不少研究生选这一类论题。由于各类评估都涉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他们按照课程作业的思路来完成指标体系设计,依据教科书的原理,先提出一套指标体系,然后找一种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有的论文到此为止,有的前进一步,设想出一些数据构成算例,并算出结果。像这样只设计出一套指标体系,再加上按指标计算一遍,只能看成是一份大作业,并不能体现出论文的价值。
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须说清楚是针对什么样的现实问题来设计这套新的指标体系;说明原有的指标体系为何不适应,以致需要更新评价指标;增添或删减某项指标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设计一套指标体系或修改其中某些指标,其实目的不在指标本身,而是支撑作者所提出的论点。例如,有篇论文用事实说明,原有银行信贷风险评级指标体系存在模糊性,在同样的财务数据面前,不同的评估人员会得出不同的评估结果。作者根据所学理论知识,修改原有的指标体系,其目的便是减少模糊性,提高评估结果的一致性。
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好有实际验证结果的支持,看这套指标体系运用的结果,是否能支持自己所提出的论点。有篇银行信贷风险评级的论文,分别按原有和新设计的指标体系收集数据,用比较计算分析的结果,说明按新的指标体系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真实性更高,这便是学位论文需要的论证内容。
原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能在计算方法或权重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作者改进现有算法,这也是一类“研究问题”,也可形成一篇论文。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用实际数据来比较分析自己提出的和原来的算法,论证自己算法的优点所在。
不少研究生以为用了AHP或某种定量分析方法,论文便容易通过,这是一种误解。如果定量分析与所论证的论点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则对于论文质量没有任何“加分”。 AHP法中的重要一环是构建权重判断矩阵,有些研究生为了简便,不经由规范的样本调查确定,而由自己随意赋值,计算出一种合乎自己主观臆测的后果,这种做法很不可取,追求形式上的科学性,实际上有弄虚作假之嫌。
有的研究生并非有意识地按照某种模式去写作,而是没有认识到问题导向是区别学术论文与非学术论文的标志,不掌握问题导向所要求的写作特点,只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思维行事。
学位论文无论是按理论框架模式写作,还是用管理研究报告替代,这些做法都是忽视问题导向的表现。有的研究生并非有意识地按照某种模式去写作,而是没有认识到问题导向是区别学术论文与非学术论文的标志,不掌握问题导向所要求的写作特点,只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思维行事。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数有工作经历,思维方式已成型,改变原来的思维定势更困难一些。按习惯思维写出的论文往往就难以符合要求,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在专业学位论文中常常见到沿袭工作报告的三段式写法。研究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选题是必要的,不过要注意工作中的习惯思维和写作方式。工作报告虽然也离不开发现问题,但与学位论文的“问题导向”要求有两点不同。
第一,论文要求单一主题,而工作报告一般包括多个问题。任何一项实际工作,都会涉及许多部门,为了推进一项工作,工作报告不得不指出有待各个部门协同解决的各种问题,尽管问题有主次之分,但如不解决次要的问题,工作还是不能完成。实际工作要求整体推进,顾及方方面面。所以,工作报告谈完现状后,总会指出若干存在的问题,以及各个部门应采取的措施。学位论文却要求提出新论点,并加以科学论证,即“点的突破,深入论证,不必求全”。工作报告罗列的问题、原因和措施都会有若干条,而其中一条、一个问题若能深入思考,有所突破,就有可能成为学位论文的主题。
第二,论文要有论证内容,而工作报告一般不用科学论证。工作报告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原因和措施,只是做一些简要说明,无须深入论证,即使想论证,由于并列的条文多,全面铺开论证工作量大,也难以做到。
有篇关于特种设备监管的学位论文,采用类似工作报告的写法,先列出存在的问题:设备规模增长与机构管理能力失衡;设备技术变迁与监管能力不对称;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监管机构财务支出制度不规范;监管机构信息不透明和应急能力差。接着谈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是好几条:监管机构缺乏信息追踪机制和服务导向;技术监督缺乏问责制;人力资源缺乏制度保障;监管机构财务支出缺乏监督;监管工作缺乏法规保障。最后提出改进措施:建立设备信息跟踪系统;健全监管机构的责任制;构建人力资源培训系统;完善监管机构财务收支体系;出台信息公布制度,建立事故应急管理系统。问题、原因和措施加起来有十几条,每条只有一段三四百字的说明,讨论的面铺得这么宽,便很难每一条深入论证。其实,只要从上面十几条中选择一条,如健全监管机构的责任制,或建立设备信息跟踪系统,就足以成为一篇专业学位论文的论题。
有些专业学位论文的题目如《某某税务部门纳税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某某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等,题目本身就反映出是工作报告的写作思路,多半会落入三段式的写法。
“问题导向”意味着论文作者对所研究问题有新的看法、新的论点。一篇专业学位论文就是要围绕作者的主观设想,即新论点进行写作,而白描式写法只是客观地描述某个事物或事件,例如,有篇题为《某公司 6S管理》的专业学位论文,对于该公司按 6S的要求进行现场管理的内容、做法和效果介绍得很清楚,还有推行 6S工作的体会。这些内容可以构成一篇好的工作总结,却缺乏作者独立的论点,不是合格的学位论文。论文应是整理出在推行 6S现场管理过程中独到的经验,或克服的主要困难,形成论点并围绕它进行论证。
涉及某些专项管理工作的论文,容易出现这种“白描式”的偏向。如有关企业绩效评估/考核的论文,描述了绩效评估的各项工作是如何做的,包括评估主体和客体的确定、评估目标和原则的设定、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评估体系的实施和保障、绩效评估实施效果等。论文令人感到,该企业的绩效评估工作已说得够清楚了,但作者到底回答了什么疑难问题,有新意的论点何在,却不明白。还有像“薪酬方案设计”“应急管理平台设计”等一类的论文题目,都要防止出现这种问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观上一般不会谋求就某个论题提出一套理论框架,但容易在找到论题后,不去进一步发现研究问题,而是仅从论题出发着手收集数据,准备论文。这类专业学位论文的常见题目有:《某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某某公司营销渠道研究》《某某公司供应链管理研究》《某某民办中小学发展问题研究》等。这些题目只是显示出论题,如果写作中再忽视“问题导向”这个原则,往往就会按照教科书设定的理论框架去做文章。如有篇研究某企业营销策略的论文,就像完成课堂作业一样,按书本上的套路逐项去填充:先是讲述营销的 4P、4C等各种理论,再按SWOT方法分析竞争环境,接着讨论市场细分和定位,最后就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网络资源保障策略等,分别花一定篇幅来提出作者的见解和建议。这样的论文看上去是在研讨实际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但看不出整篇论文是针对什么样的现实问题和研究问题展开的,解决了该企业营销方面什么疑难和令人困惑的问题。这种论文写作的思维还是因袭着继承知识的思维,并不体现发现问题和探索新知识的研究思维。
提出研究问题还不是阐明问题阶段的全部工作,阐明问题阶段,还须对研究问题给出预设答案。当然,提出研究问题本身就包括找出现实问题的主要关联因素,这就是找到答案的初步工作。预设答案需要对现实问题和主要关联因素之间的关系作出陈述式的判断,这就是论文中经常遇到的概念: 研究假设 。按殷海光的说法,研究假设“是西方人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我们简直可以说,如果没有假设,就没有科学”。完成了“提出问题”“预设答案”这两项内容,论文“阐明问题”阶段的工作才算结束。
完成了“提出问题”“预设答案”这两项内容,论文“阐明问题”阶段的工作才算结束。
研究生往往对此提出质疑,研究工作刚开始,在选题阶段就要提出预设答案是否太早。从认识论来看,这是主题先行,有违背“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之嫌。现在从以下几方面来回答这个质疑。
首先,这涉及对“选题”概念的理解。选题并非抽签式地从命题库中抽出一个题目,而是如上所述,提出研究问题是一个过程。这意味着,研究者在选题阶段要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观察思考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说,选好研究题目,须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并不是靠冥思苦想或查阅一下文献就能办得到的。这种观察思考的过程往往被忽视,例如,有人写研究项目申请书,不考虑是否有工作基础和独立见解,只是从申请指南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泛泛地谈论准备用什么理论、方法或模型去研究,没有就此题目深入一步提出研究问题,更谈不出今后可能就此问题提出什么样的新论点。评阅专家看不出申请书的特色,很可能就给出“不支持”的意见。
其次,从论文工作过程的效率来看,在阐明问题阶段亟须预设答案。只有预先提出答案,才能判断所选的研究问题是否值得作为论文题目做下去。预设的答案本质上就是自己独立提出的论点,这个论点是否有新意,是否有实际和理论价值,自己要加以辨别,得出肯定的结论后,才能以此预设答案作为论文的研究主题,继续论证下去。否则,无目的地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发现做不下去或不值得去做,那损失就大了。一旦有了预设答案,就有了明确的待论证的观点,整个论证和论文撰写工作就可以目标集中、主次分明、取材简约,比起只提问题、漫无目标找答案的方式效率要高得多。
最后,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预设答案的提出是以作者的感性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的,并不违背“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假如从论点诞生和数据收集孰先孰后的次序来看,那么可以把预设答案视为主题先行,先有论点这个框框再去找材料。研究方法论就是概括出这样的前人经验:先有了论点再去找事实验证,先有主题,随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研究,这样做论文工作才有高效率。
研究方法论讲的是论文工作的规范和程序,这些都属于论文工作的形式,而不涉及论文工作的内容,犹如只关心设计好管道系统,不过问管道中流体的质量。“形式”只管规范和提高研究工作及写作的效率,而“内容”,即主题(论点)的正确或错误,不属于研究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就像符合形式逻辑的推理,所推出的结论不一定符合实际。按研究方法论的要求去做,有正确的主题,论证会更有说服力。如果主题(论点)错误,按主题先行的路子去研究,则可能在论证过程中较早地发现错误所在,少走些弯路当然也可能。,“先入为主”,去找些为己所用的论据,按照方法论的规范去自圆其说,使错误结论更能迷惑人(其实,这倒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研究方法论的作用)。
先有了论点再去找事实验证,先有主题,随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研究。这样做,论文工作才有高效率。
理工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比较熟悉这种主题先行的思路,做一项试验之前,一定会按照预设答案来进行试验设计,然后从试验数据来检验试验结果与预设答案的吻合程度。研究者并非凭空想出这些预计的试验结果,而是根据自己的科学分析和实践经验,经过观察思考得出的判断。
有的论文在提出问题后,把倒过来的说法当成预设答案。例如,发现“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预设答案便是“改善产品质量”;“凝聚力不够”的预设答案是“加强凝聚力”;“产品缺乏竞争力”问题的答案是“提高竞争力”等,这种仅根据词义演绎出的预设答案显得肤浅,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这里提出的问题“凝聚力不够”“产品缺乏竞争力”等,是一种现象,属于“现实问题”,而逆向的表述也仍然停留在现象层面。要成为“研究问题”,还须深入一步,找出凝聚力不够或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关联因素,只停留在凝聚力或竞争力本身,无法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论文工作就深入不下去。第二,预设答案的表达形式应为陈述性判断,如“领导专横行为引起凝聚力不够”。只把现实问题的状况转置一下,将“不够”转置为“加强”,“下降”转置为“改善”等,涉及的仍然是一个变量,而论文的预设答案都要求陈述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下面以陈志武教授的论文来说明论文为什么要陈述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陈述。
例文分析:《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写作借鉴
陈志武教授发表过一篇《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论文,后收录在同名的论文集(陈志武,2008)中。这是一篇体现创新点模式的论文,所反映的研究方法值得参照。
凡是到过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大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他们的学校、政府部门或企业的职工,只是在上班时间工作,很少加班,下班后便是私人时间,有的办公室主任连秘书家里的电话号码都不知道,不能随叫随到员工前来加班。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不错,人均GDP比我们高得多,人们生活舒适。陈志武从很多人都感受到的这种疑惑入手,提出现实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同时对于这种现象给出理论解释亦即预设答案:制度成本对冲了勤劳的价值。制度成本指不适当的市场交易制度引起的附加交易成本。
中国人付出劳动多,理应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但事实对比表明,并非完全如此。这个问题提得很清晰,而且人们容易感受到研究这个问题的现实价值。答案也很明确,将现实问题归因于制度成本。这样,将勤劳而不富有的现象和制度成本联系起来,便构成研究问题。
直接分析比较不同交易制度下的制度成本有困难,作者为了论证制度成本对冲勤劳的价值,提出了三个分论点,将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国家与完善的国家相比较说明前者的制度成本高,以及高制度成本与“勤劳”的关系:(1)交易时间长,完成一项交易的时间长,意味着增加直接交易成本;(2)交易障碍多,障碍多则机会成本大;(3)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低,比例偏低说明要靠廉价劳动力去对冲高制度成本。
论文作者从常识出发来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设想有笔 1 亿元的交易,由于资信体系不健全,双方对于司法解决合约纠纷的能力缺乏信心,卖方在收到付款之前不肯发货,买方在货到之前不愿付款。双方为了规避交易风险,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即把这笔 1 亿元的“大交易”,分成若干笔“小交易”,如每次交易一千万或五百万。本来一次交易完成的事,要分成10 次、20 次来办,如果一次交易要花费两天,分成“小交易”后,则需 20 天、40 天才能完成。看似辛勤工作的加班加点,在交易制度完善的条件下完全是多余。如此情况下,每人每年完成的交易项目和交易量并不高。人们创造的价值低,收入也不可能高。
作者用公司注册审批环节数和新公司注册资金等指标来测度交易制度障碍。统计分析说明,从注册一个公司到开业所必经的审批环节平均数,加拿大最少(2个),意大利最多(11 个),中国则需 7 个。从注册到开业所需时间,加拿大最短,只需 2 天,意大利最长 121 天,中国内地需 111 天。所需注册审批费用,美国、英国、加拿大均不到人均年薪的 1%,而在中国占人均年薪 11%,意大利占 25%。新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中国的底线为 1 000 万元,日本约为 82 万元,美国为 64万元。障碍多,人们不得不选择放弃交易。那些有创业理念和机会的人,由于资金欠缺而难以进入创业者的行列。
对于第三个分论点,作者先是理论分析,论证服务业相对制造业而言,对权益保护和信息披露制度的依赖性更强。同时,通过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果一国的媒体不开放,其制度环境只能适宜于制造业工业,而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恰恰就是依靠制度依赖性较低的制造业来支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制造业相对第三产业而言,经济附加值低,利润率低,而劳动力占用多。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冲了高昂的制度成本。
从阐明问题的要求来评论这篇论文:
首先,研究问题完全是从实际的观察思考中提出来的,这个现象几乎众所周知,却未曾成为一个研究问题,作者提出来,就体现了他的学术敏感性和研究水平。其次,作者在提出“勤劳而不富裕”问题的同时,给出了“制度成本对冲了勤劳的价值”这样的预设答案,这是该论文的主论点且有新意。进而,围绕此总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来展开论证。研究结果告诉读者,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权益保障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的交易制度导致高昂的制度成本。这个结论表明了交易制度的重要性,对政策制订部门来说有实际价值。论文虽然从解释一种实际现象入手,但论证了中国经济增长靠“勤劳”弥补了交易制度的不足,说明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的替代作用,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具有理论价值。制度经济学指出制度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交易制度不完善,GDP却能够在最近十余年按平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这其中的矛盾,陈志武的论文给出了解释,即人力资本产生了替代作用的结果。
这篇论文清晰地提出问题,预设答案有独到的见解,同时具有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很好地完成了选题阶段该做的工作。
阐明问题是学位论文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犹如组织制订工作方针,有了方针,后续就是执行问题,如果工作方针不正确,执行过程中即使付出艰辛也得不到好结果。论文工作也是类似的,阐明问题不当,甚至没有提出研究问题,因此后续的研究和写作再怎样花力气,也写不出好的论文。阐明问题环节的工作内容,在论文文本中所占的篇幅比例不大,但是掌控着论文各章节的内容。工作方针的制订者,一般并不在第一线直接出面执行,阐明问题环节也是一样。但正因为“露面”不多,阐明问题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从目前MBA学位论文看来,还是有很多的研究生在沿用本节所指出的几种偏离问题导向的写法,特别是工作总结式的“现状和问题—原因—措施”的写法,比例相当大。这就没有达到学位论文工作的预期目的。有企业管理经历的MBA学员,即使不读MBA,写这类工作总结式的文章也应是驾轻就熟的。而MBA学位论文恰恰是要培养学员的研究能力。阐明研究问题环节做好了,可说论文成功率就有了 60%~70%,研究生要重视这个环节,多花些精力提出清晰、集中且有自己预设答案的研究问题,能对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