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自信离不开语言

谈文化自信,一定要谈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2018年9月,我和新加坡资深学者马凯硕先生在上海有过一场对话,探讨亚洲智慧对世界的贡献。我们两人对多数问题的看法高度一致,但在涉及英语的问题上有一些分歧。马凯硕经常撰文谈印度的崛起,他认为印度现在和中国的差距还相当大,但印度最终也能追赶上来,一个原因是印度人的英文水平比较高。

对此,我有所保留。我说,我曾经读过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回忆录,我发现他在治国理政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首先写信给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候的英国同学,跟他们交流思想。可见,尼赫鲁的思维方法跟英国人相当接近。依我之见,绝大多数印度精英把西方世界的认可,特别是西方对印度所谓民主制度的认可,看成一个很高的标准,甚至是最高的标准。这和中国的政治领袖完全不一样。中国政治领导人一直认为,要探索适合自己民情和国情的制度安排,要借鉴西方的有益经验,但最终要超越西方。

毛主席也好,邓小平也好,他们不讲英语,只说中国话,而且还都带着浓浓的乡音。可能正是他们中国式的思维使他们没有陷入西方思维的陷阱。他们愿意学习西方的一切长处,但始终坚持不能失去自我。以邓小平为例,他1978年访问新加坡,受到很大触动,因为这时的新加坡与他16岁去法国勤工俭学时路过的新加坡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回国后多次讲,要向新加坡学习,但同时他也说,在一些方面,我们要做得比新加坡更好。后来我对马凯硕先生说,我不否认在“术”的层面,印度人的英语比较好,可以方便印度人借鉴西方文明中有益的东西,但在“道”的层面,恐怕英国人的思维方法使印度政治精英和政治领导人难于完全跳出西方的思维方式。

我记得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这样的话: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本身显示一个世界。换言之,我们说语言,语言也在说我们。我注意到中文和西方语言的一个重要差别大概如此:学过英文的人可能都知道,最头疼的是背单词,如果你要流畅地阅读《纽约时报》,大约需要掌握两万个单词,没有这么多单词量的话,会读得很累;但中文不一样,中文的核心汉字就是三千来个,这些汉字可以形成无穷无尽的组合,表达无穷无尽的意思。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这种文字差别可能反映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别。我个人认为,中国文字的最大特点是“求同”,比方说,凡是与水有关的东西,就加上“三点水”,如江、河、湖、海、洋;凡是与金属有关的东西,就加上“金”字偏旁,如银、铜、铁、锡,对于所有不同的东西,我们都力求发现它们之中的共同之处。但与汉字不同,西方文字的最大特点是“求异”,对每一样东西,它往往都要创造一个专门词语来表述,所以西方语言对词汇量的要求特别大。

我想这一点可能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差异也有帮助,对我们治国理政也有启发。比方说我们如果沿着中国“求同”的思路来处理各种矛盾,成功的概率一般会大一些。只要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内,无论是邻里矛盾、地区矛盾、单位矛盾、劳资矛盾、官民矛盾,只要我们能够把重点放在寻求各方的共同利益上,求同存异,解决矛盾的效果一般比较好,因为中国人有“求同”的文化基因。反之,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转而采用西方“求异”的模式,效果可能会差一些。当然,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求异”文化中的一些东西,用好了也可以产生好效果,事实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我们千万要防止邯郸学步,不要人家的东西还没有学会,自己的好传统已经丢掉了。

这又使我想起了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特别在文字的问题上,中国曾经有过曲折的经历。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当时确实被西方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物质力量所震撼了,导致很多中国人失去文化自信,甚至产生了中国需要全盘西化的呼声。这方面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要求废除汉字,认为汉字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

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国人已经看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其实是现代化事业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自信地坚持中华文明本位,同时也汲取他人之长,与时俱进,最终实现符合中国民情和国情的现代化,实现一种中国人真正喜欢的现代化。中国语言文字的演变也展示了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能力。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反映,是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利器。保持了汉语,就保持了中国文化的根。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汉语实际上一直与时俱进,它汲取了其他文字的某些长处。从文体修辞到语法词汇,汉语都吸收了大量外国元素。白话文、汉语拼音等方面的创新,大大方便了汉语的学习和推广。掌握简体字与阅读繁体字也没有太大矛盾,虽然不一定能写,但阅读是很容易的。

现在看来,今天的汉语一点都不落伍,反而十分传统又非常时尚。它能够翻译世界上所有的人文科学著作,能够与现代科技完全兼容,在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工业革命时代,甚至展现出一些独特的优势。为什么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下子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这当然有我们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但一定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比方说,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微信革命”?我想一定是微信契合了中国人的某种文化偏好。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人的“圈子”文化。这里的“圈子”是个中性词,没有贬义,也没有褒义,只是客观描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人可以随时拉一个群,开始交流。在西方文化中这要难得多,他可能要征求每个人的“授权”才可以拉群。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态度要开放包容很多。这本身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别。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中西方文字的差别。我曾经比较过《联合国宪章》六种联合国官方语言的版本: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和阿拉伯文。中文本是最薄的,也就是说,中文具有西方语言或者其他语言难以企及的简洁明快,中国的方块字还超级紧凑。中文还有一些其他西方语言难以达到的特点,比方说丰富的形象,这些特点使中文特别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同样大小的手机屏幕,中文的信息量大概是西方语言的两到三倍,而且中文的拼音输入比英文输入速度还要快。中文还是一字一音,语音输入的速度更快于西方语言。

所以中文既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我联想到,近代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少人一度失去文化自信,喊出废除汉字的口号,现在回头看,肯定是过头了。一旦与时俱进,中文似乎完全可以适应现代化,特别是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所以我们成了引领世界移动互联网革命的国家。那么我们今天是否可以反观西方,如果移动互联网的确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话,西方的语言,英文也好,法文也好,德文也好,怎么适应这个时代呢?西方是不是也要提出自己的语言与时俱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记得有人提过,中国人似乎缺少信仰,缺少宗教情怀。中国的老百姓不一定信教,但依我之见,中国人的文化和信仰就蕴藏在中国的文字中。一个中国人,只要学会了中文,能够听说读写,能够使用一两百个成语,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往往就融化在他的血液中了,他就学会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比如与人为善、自食其力、勤俭持家、好学不倦、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等。当你走遍世界的时候,你就知道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基本信念是多么珍贵。它不仅使中国能以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速度和规模崛起,而且使中国社会保持了比西方社会更多的温馨和更强的凝聚力。世界上多少民族的文化中就是缺少了那么一些基本信念,结果发展毫无起色,甚至一个接一个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教育,把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更多地激发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这使我想起了习近平主席多次表述过的一个观点:“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政治层面,文化自信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打下了最深厚、最扎实的基础。在生活层面,中国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在西方你看到一座山,它就是一座山;在中国你看到一座山,它里面全是文化,全是意境,全是我们先人留下的足迹和感悟。什么叫精彩?这就是精彩,这就是中国。 6CewsBmQnXzsZ06XcUxP8sxYpPrhltSr8WoPtJPFtvqy+MFbSrfFW99xxw2baO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