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当代学者说《乾》卦

本想把《易传》“十翼”中有关《乾》卦的《文言》《彖》《象》《系辞》等内容,连同历代学者的注疏文字一股脑儿抄在这里,却又怕洋洋万言,多占纸张。

令人疑惑的是:商、周时的巫师卜官们,真的有那么广博的学问、深邃的思想,能在拢共不足百字的卦爻辞中,注入如此广博艰深的意义吗?当代学者对此表示怀疑。

相比之下,当代学者的阐释似乎更接近经典本义。有学者认为,《乾》卦中的“龙”根本不是什么圣人“龙德”,而是指一种神秘动物——至少古人认为它绝对存在,深信不疑。

据《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绛”即今天的山西绛县,当时是晋国的国都,龙就出现在都城郊外。

此事还引起晋国大夫魏献子和蔡墨的关注,两人展开一场讨论。他们提到:龙是“虫”中“智者”,很难生擒。又说虞舜时曾有“豢龙氏”“御龙氏”,专门能调教龙、驾驭龙。又说龙经过驯养可以骑乘,还能驾车。龙也分雌雄,且肉味鲜美……

当代学者认为,《左传》记述的“龙”,很可能是一种未经驯化的野马。不错,古人相马,即有“八尺为龙,七尺为騋(lái),六尺为马”的说法。

蔡墨在讨论中还说龙是“水物”,本属“水官”管辖,后来朝廷不再设水官,豢龙、御龙之术也随之失传。——野马倒也常在水边栖息。

两位饱学的古人自然也谈到《周易》中的龙,历数有关龙的卦爻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龙战于野”……好几条都出自《乾》卦。

可见讲《乾》卦,不必兜圈子说什么“圣人”“龙德”之类,龙就是龙,如此而已。简单地说,“潜龙”是说龙潜藏不见、静而不动。“见龙在田”是指龙出现在田野上,与《左传》中“龙见于绛郊”的情形相仿。“或跃在渊”则指龙跃于深潭——既然是“水物”,跃入水中自然是“得其所哉”,因而说“无咎”。而“飞龙在天”则是获得充分发展空间的好兆头。

至于“亢龙”,学者以为“亢”即“沆”(hàng),是指草多水浅的泥坑,龙处其中,乃被困之象,故说“有悔”。而“群龙无首”则是指群龙高飞入云,龙首被云所遮蔽,人们只能见到龙身龙尾,那当然也是升腾之象,因而是吉兆。

如此解释,简单明了,可能更合古经本义。 WInhBvcwhNzH6KqNvDmqOyhFoHo1FlxIqhfzDUcdAOdGmDDFcNkYjnBq2y+R1t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