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羽:不学书剑,藐视秦皇

《五帝本纪》之下,依次是《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都是记载帝王世系的篇章。

例如《秦始皇本纪》,就包括始皇嬴政及二世胡亥的传记,还顺带交代了子婴的下落——他是胡亥兄长扶苏的儿子,在胡亥死后被立为秦王。

以下从《高祖本纪》开始,包括随后的《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才开始一帝一纪的模式。总的说来,“本纪”是传记的最高规格,只有帝王才有资格享用。不过也有例外。如“西楚霸王”项羽跟刘邦争夺天下,后来兵败自刎,始终未登上皇帝宝座。司马迁硬是把他的传记提升为本纪,显然有褒扬之意。

项羽

据《项羽本纪》记述,项羽名籍,字羽,下相(在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他从小是个“问题少年”:先是读书不成,转而学剑;结果学剑又不成,惹得叔叔项梁十分恼火。项羽辩解说:读书能记个姓名就够了;剑术学得再好,也只能对付一个人;我要学应对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项羽开头挺感兴趣,可是略知皮毛,又不肯深钻。

秦始皇南巡会稽,项羽跟着叔叔挤在路边看热闹,脱口而出道:“彼可取而代也!”(这家伙我能取代他!)吓得项梁连忙捂他的嘴,说:别瞎说,这可是灭门的罪过!话是这么说,项梁由此对侄子另眼相看。项羽成人后,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力气能举起铜鼎),吴中子弟都怕他三分。

秦末天下大乱,项梁、项羽也乘势而起,杀掉太守,聚拢精兵八千,渡江西向。这一年项羽才二十四岁。叔侄搭档,所向披靡。

刘邦此刻也在沛县起兵,两军会合,共同抗秦。以后义军共同拥立已故楚怀王之孙为王,仍用楚怀王的称号,项梁则自号武信君。可紧接着楚军遭遇兵败,项梁被秦将章邯所杀。

项梁死后,怀王派上将军宋义及项羽等人领兵救赵。宋义身为主帅,却按兵不动,整天置酒高会,还扬言说,秦人破赵后,兵力必然疲弱,那时再攻不迟。项羽反驳说:秦军破赵后,兵力肯定会更强,哪里会疲弱?怀王把所有兵马都交给你指挥,如今国势危急,士兵忍饥挨冻,你却徇私畏敌,这哪里是社稷之臣的作为呢!

一天早上,项羽闯进宋义的军帐,砍下他的脑袋,夺了兵权!接着派兵渡河,直逼巨鹿。他自己率军跟进,渡河后凿沉船只,打烂炊具,烧毁营盘,士兵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以示有去无还的决心。这叫“破釜沉舟”。

经过一场恶战,秦军大败。作战时,不少诸侯将军不肯出兵,在自家营垒土墙上看热闹,作“壁上观”。如今见项羽取胜,一个个都来拜见,“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跪在地上往前挪,不敢抬头看)。项羽成了抗秦武装的天然统帅。

以后项羽率众诸侯打败秦军主力,逼降秦军统帅章邯。不过项羽的残暴又是令人发指的:为防止降卒造反,竟一夜间“击坑秦卒二十余万”(击坑:杀死、活埋)!

这当口,刘邦也率军攻破秦京咸阳,并派人扼住函谷关,禁止其他部队出入。项羽闻讯大怒,挥师入关,眼看两支抗秦武装就要发生火拼。关键时刻,刘邦“好汉不吃眼前亏”,低头示弱,这才有了“鸿门宴”一出大戏。

这以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死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又放火烧毁了秦朝宫殿,据说大火三月不熄。唐人杜牧作《阿房宫赋》,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描写,说的便是这事。

有人劝项羽定都关中,项羽说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得了富贵不回家乡,就像穿着锦绣华服走夜路,有谁能看得见?)——不肯读书的项羽,到底暴露出眼界的短板。

当时就有人讲风凉话,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人家说楚人是猴子戴帽子,果然如此。沐猴:猕猴。)不过说这话的人很快被下了油锅。 E/0jftmcIyaPdwBL1503p/P8cWsXwCMOfVqVdj6ZvQ8R6b5aZ0Hy1DpxI3Yv0y/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