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鸿钧第三次抬手腕看了手表,起身离开座椅,绕过宽大的办公桌,来到衣帽架前取下大衣披到身上,习惯地摸了一下领口的领结和衣领,扣上西服扣子,从口袋里掏出小梳子,梳了他本来就一丝不乱的背头。这似乎是他已经养成的习惯,做这些有序的动作时,看不出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也许在官场里混的年头多了,也许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秘书长这个角色,让他在与各类人物的交往周旋中经受了多种磨炼,遇事少见他惊乍,总显露着一副公事公办、习以为常、不卑不亢又不失风度的神态。
两个小时之前,俞鸿钧的秘书接到日本国驻上海领事馆电话,说日本领事寺崎要来见俞秘书长。没说拜见,更没说求见,仅仅孤单单一个“见”字,足见此时的日本领事,已不同于美、英、法等国外交人员,他已经表露出不可一世的神气,自认日本可以主宰世界。俞鸿钧感觉日本人在中国人面前,特别在上海人面前表现这种身价,是从“一·二八事变”后开始的。
“九一八事变”后的1932年年初,日寇的野心如经数年艰难深伏完成地下扎根后冒出地面的春笋,突然迅速疯长。东三省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日军秉承政府意旨,在上海不断寻衅滋事、挑起事端,导致“一·二八事变”爆发。蔡廷锴、蒋光鼐率第19路军,在张治中的第5军援助下,并肩抗击日寇,殊死抵抗反击。至3月3日,英、美、法等国为保护自身在中国的利益主动出面“调停”,日本自忖尚未做好大举进攻占领上海的准备,借机就坡下驴宣布停战。谈判两月有余,国民政府认为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内乱不已、军令政令不统一、财政极端寒酸,无力与日本全面开战,也以事变期间红军发动赣州战役等为由,正式确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5月5日,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名义上日本军队撤退到公共租界,恢复“一·二八事变”之前的状态;实际上是中国丧权辱国,主动取缔一切抗日活动,第19路军留驻停战线之外,划上海为非武装区;而且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只在名义上保留行政权和警察权。此后不久,第19路军被调往福建“剿共”,对日本来说,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非武装区。
在官场做官的人用不着谁教,端谁的碗为谁做事,为谁做事跟谁说一样的话,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最简单不过的“做官经”,何况俞鸿钧这样工于心计的官场老手。他既要想到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是中国的一方政府,又清楚日本人现在的心态与脾气。俞鸿钧明白“君子重义,小人重礼”,他不能在礼节这种无关大局的事上让日本人不高兴,所以他提前十分钟走出办公室,乘电梯到市府大厦的一层大门内,恭候寺崎的到来。
俞鸿钧乘电梯下两层到了一层,秘书陪同他立于前门内迎候。市政府大楼一共四层,外形仿中国古典式宫廷建筑,内部却是欧式装修。这个大楼的建造不同一般,它是1929年7月,根据中华民国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决定修建的,这次会议通过了“大上海计划”,划定上海市区东北方向的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的土地约7000亩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其中,市府大厦是悬赏公开征集的设计方案,到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占地8900多平方米,十字形穿堂,前后东西四个门,宽大扶梯两处和电梯两座,一楼设传达室、保险库、会客室、食堂和厨房;二楼为大礼堂、图书室、会议室;三楼中部为市长和高级职员办公室,两侧为各科室办公室;四楼为公役休息处、储藏室、档案室和电话总机房。各室装有防暑扇和御寒的热水管,夏凉冬暖,冬天室内温度能保持22摄氏度。
虽然日本人在中国对待中国人到了蛮横无理的地步,但时间观念依然很强,寺崎准时到达。俞鸿钧和秘书步出前门到车旁迎接。
俞鸿钧与寺崎握手时自然要察看寺崎的神色,不管是寺崎故意装样嚣张,还是他这次来面谈的事情必须拿出这种神气,俞鸿钧发现寺崎心里有股火憋不住直往外冒。
寺崎今天确实很窝火。清晨,他从寓所赶到领事馆,进门就被总领事若杉叫去办公室。寺崎进去时,武官佐藤三郎已经恭敬地站立在若杉一边,一看若杉的脸色,寺崎知道不妙,但不知哪里又惹他生了气。
没等寺崎的脑子里转出子丑寅卯,若杉将桌子上的几本《生活星期刊》拿起,狠狠地重新摔到写字台上。他愤怒地吼叫:“这些《生活星期刊》你们都看过没有?!这是无视天皇!蔑视大日本帝国!这些都是共产党、救国会在幕后策动抗日!你们就一点儿都没有看出来吗?在一个月之内,中国人接二连三做出这些事,是对大日本帝国的蔑视!我们在这儿做什么呢?我们的军队在这儿做什么呢?……”
劈头盖脸,训得寺崎和佐藤三郎除了点头外不敢抬头。
若杉伸出手指直接指着寺崎说:“你立即去见上海市市长,让他坚决遏制救国会行动……让他们告诉蒋介石,倘使遏制不了救国会行动,再要惹起这类事件,发生不测,别怪我们没打招呼!”
寺崎、佐藤三郎点头称是。
寺崎回到自己办公室,一分钟都没拖延,先翻看了那几本《生活星期刊》。看了刊物他才明白若杉为何要这么生气、发这么大火,别说若杉,他看了心里那火也一股一股往外冒。这一个月内发生的鲁迅逝世、杨树浦丰田纱厂罢工、纪念孙中山诞辰70周年、日军在绥远进攻受阻这四件事他都知道,为遏制这种不良事态的蔓延,他们已经给上海市政府发了531号电,并让上海市政府转达中国政府,制止这些反日行为。没想到的是,这个救国会竟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他们搞了这么多名堂,以至于影响到了全中国!尤其是那个邹韬奋,他主编的这个《生活星期刊》在全国简直是呼风唤雨啊!反思自己真是失职!寺崎当即让属下打电话约见俞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