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月22日
品类≠品牌:索尼与苹果的“随身听恩怨”

一流的品牌为品类代言,超一流的品牌让品类迭代。

➢ 品牌案例

在索尼之前,“随身听”这个词并不存在。

1979年7月,索尼推出了首款Walkman产品。这种便携式磁带播放器从此迅速流行并风靡全球,开启了“耳机文化”的新时代。

随后,Walkman一词被正式收入《牛津大辞典》,中文翻译为随身听。Walkman也从一个产品名,变成了行业品类名。

作为一个品类的缔造者和代言者,索尼凭借Walkman一度风光无限。到1998年,Walkman全球销售2.5亿台,被誉为“最成功的电子消费产品”。

然而,2001年10月,苹果iPod诞生,宣告了数字音乐播放器时代的来临。索尼从随身听品类的引领者,变成了追随者。

2007年,苹果iPod销量突破1亿台大关。也是在这一年,iPhone横空出世,iPod的功能,开始融入iPhone之中。

随后,iPod慢慢退出了市场。随身听这个产品品类,也被慢慢边缘化。

➢ 品牌分析

对于随身听这种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索尼和苹果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它们的轨迹,也折射出品类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规律。

作为品类的开创者,Walkman一举奠定了索尼的领导者地位。1995年,困境中的苹果甚至期待被索尼收购,但遭拒绝。

Walkman也深深影响了乔布斯。据说当年乔布斯去日本拜访索尼掌门盛田昭夫时,获赠了一个Walkman,令他爱不释手。

然而,索尼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获赠Walkman的乔布斯和索尼拒绝收购的苹果,会成为Walkman的颠覆者。

关于品类(Category),全球著名市场调查研究公司——AC尼尔森曾如此定义:确定什么产品组成小组和类别,与消费者的感知有关,应基于对消费者需求驱动和购买行为的理解。

也就是说,品类是根据消费者需求对产品进行的分类,即消费者心中的产品分类。它代表了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思维向导。消费者要选购某种产品时,脑海里往往首先浮现的是品类,然后再在品类中搜索关联的品牌,那些品类的代表者往往就会成为“首选”。

例如,一提到可乐,人们就会想到可口可乐;一提到随身听,大家自然就会想到索尼。

品类如此重要,以至于被誉为“品牌之母”。成为品类的代名词或“第一品牌”,一度是无数品牌追求的终极目标。

然而,品类又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消费趋势的改变,品类会落伍,甚至会被淘汰。这时,代表品类的品牌要么推动品类升级迭代,要么开创新品类。否则,品牌就会成为品类的“陪葬品”。

遗憾的是,随着数字音乐时代的来临,沉迷于Walkman光环的索尼并没有驱动Walkman的品类迭代,最终,被苹果颠覆。2010年,Walkman宣布停产。

可以说,iPod的大卖是苹果开始崛起的标志,此前,苹果曾数次濒临破产,是iPod改变了这一切。

但不同的是,苹果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主动“自我革命”,将iPod的功能融入iPhone及苹果的系列产品之中。随身听这个品类被慢慢边缘化,而苹果,却迎来了更大的发展。

➢ 品牌感悟

长盛不衰的唯有品牌。

——英国联合饼干公司CEO 赫克特·莱恩 4IQMpozvovOcSmb8R/tULHudqKffrPgkj/Jg1WbeSyTTRg4Tu/bCKjG1K5aifC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