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婴儿时期的良好作息就是一种很好的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可以从婴儿时期开始。

对于婴儿时期的作息管理,现实生活中的新手爸妈通常会持有两种观念。一种是满足论,认为 0—1 岁的小婴儿最要紧的是培养安全感和归属感,一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婴儿给予百分之百的满足,才能让孩子获得难能可贵的自信心;一种是作息论,即认为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应该遵循有规律的作息,以利于以后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习惯。

比如,有的妈妈,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会遵循非常详细的时间安排。下面这张作息时间安排图可供大家参考:

7:00 起床,喝水,洗脸,把屎把尿,消毒奶瓶

8:00 吃饭,拍嗝,休息一会儿

8:30 晒太阳

9:00 睡觉

10:30 亲子游戏

12:00 吃饭,拍嗝,休息一会儿

13:00 睡觉

15:00 喝水,晒太阳

15:30 亲子游戏

17:00 吃饭,拍嗝,休息一会儿

17:30 睡觉

19:30 亲子游戏

20:30 洗澡

21:00 睡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还没到的情况下就找吃的,该不该满足呢?如果孩子在亲子游戏的时间中突然感到不愉快,闹情绪,不想继续游戏,又该怎么办呢?我们还一定要按照作息时间上的内容严格执行吗?

其实,满足论和作息论并不冲突,家长之间完全可以达成一致。规律的作息对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生理上的满足,我们在实行过程中,完全可以视当时的情况灵活运用,并不一定要生硬执行作息表,给孩子更多情绪上的抚慰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有必要给孩子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这不仅能减少父母养育孩子的工作量,对孩子本身也有很多好处。

0—3 岁的孩子只有本我。精神分析学派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部分,而孩子在 0—3 岁时恰恰只具有本我部分,也可以认为 0—3 岁的人与动物非常相似。

我们都知道驯兽师是如何让大象跳舞,让狮子钻火圈的。他们会先让动物饿上几天,再开始训练,当它们偶然间做对了动作马上给予食物,做错了动作便皮鞭伺候,这样动物受到了后天条件反射,或者说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影响,便逐渐学会了一连串表演动作。

野生动物需要保护,这种训练方式并不值得我们称道,但有一点需要指出,0—3 岁儿童的行为习惯实际上和动物类似,是通过奖励训练出来的结果,这种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可惜,很多家长在孩子 0—3 岁时就迫不及待对其灌输各种知识,殊不知这是本末倒置,反而错过了孩子性格塑造和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

在 3 岁之前,孩子的时间管理可以通过感官系统训练法来进行训练。我们要充分了解孩子在每个发育阶段的不同特征,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进行作息的合理安排。

一方面,规律的作息会让孩子的生理循环正常进行,身体得到健康运转。另一方面,幼年的“严格作息”会在儿童潜意识中形成“情结”,为将来独立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时间管理对孩子是有益的,同时也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让生活变得更为从容放松。

在学校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不会抓紧时间,学习效率低下,我们总认为是其学习兴趣不足,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在幼年时期接受时间管理的教育。而一个有过严格作息训练的人一定会在学业期间成为成绩优异的人,在工作的时候,最大程度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3 岁前孩子时间管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一是学会善于观察孩子。要勤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与众不同之处。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同样,世界上没有两个孩子是一样的。每个孩子对事物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某件玩具,有的孩子则喜欢在树下乘凉。虽然很多时候父母听不懂孩子“咿咿呀呀”说些什么,但可以在孩子的行为中觉察到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再比如,每个孩子的哄睡偏好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喜欢听歌入睡,有的孩子喜欢摇摆入睡。如果家长掌握了孩子的这些规律,在孩子入睡前准备好孩子喜欢的乐曲或者在固定的时间先给孩子洗个澡,举行一个简单的入睡仪式,那么孩子会比想象中容易带得多。

二是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家长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当的做法,比如为了让孩子尽快吃完奶,会想方设法一边逗孩子玩一边喂奶。很多孩子就因为有这种习惯,导致到三四岁时还不好好吃饭,把吃饭当成任务,把吃饭时做游戏当成理所当然的事。

其实,饥饿本身就是吃饭很好的内驱力,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外界刺激。一定要严格控制孩子的吃饭时间,养成良好的进食规律。游戏的时候不吃饭,吃饭的时候不游戏,也不玩玩具。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良好地进食,还有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三是要科学合理。这点很容易解释,我们的安排要符合科学规律,不能主观定制。比如,下午两点太阳最毒,就不适合孩子晒太阳;吃完饭之后不要马上洗澡;饭前饭后不要喝水,两餐之间可以适当补充水分。如果是混合喂养,可以先喝奶粉,再喝母乳,因为母乳的味道真的比奶粉好多了。

四是父母要坚持不懈。对于 3 岁之前孩子习惯的养成,还不能指望他们靠自律,一定是成人耐心陪跑的结果。坚持对于成人来说已经不容易,对于孩子更是如此。但是,孩子一旦养成了有规律的作息,就会找到一种生活的模式,这种熟悉的流程会让他们产生安全感。但是,很多时候,这种熟悉的模式化的东西的形成有赖于家长的不懈努力和不断的引导,不能强加给孩子,而要通过奖励的方式让他们学会遵守。

五是要注意安全。新闻报道中偶尔会爆出,因为妈妈的疏忽,将孩子留在泳池里,孩子因此溺水而亡的消息;还有的妈妈因为太累,睡觉时翻身将孩子压在身体下面都没有觉察,导致孩子窒息。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比如,晒太阳的时候也要注意来往车辆,确保孩子安全。孩子睡觉的时候,最好关上手机,不要让他们从睡梦中惊醒。凡是涉及安全问题的,即便再微小,都要考虑到,并且尽量避免问题。

六是按照实际情况随时调整。3 岁之前的小孩,每个月的变化都非常大,而且在这 36 个月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个第一次,也要经历人生中很多个敏感期。在此期间,孩子的进食频率、睡眠时间、睡眠时长、玩耍时间等都会有不同以往的变化。要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我们的作息时间表。有时候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在某一天突然就自己调整出新的时间作息了。孩子有了规律的作息,家长也可以从此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了。

接下来的章节内容我们将把重点放在 4—18 岁孩子的时间管理的问题上。你会看到,很多优秀孩子的特质是有共性的,那就是善于管理时间,这也是他们众多特质中非常突出的一点。 +1l+CR9qqZo29i/dpBD+hUU/+8u+9T6jSCQtqLi4vaplg6V+R7Dy5OXbVNpJPk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