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时间管理第一步
——认识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

很多时候,做家长的并不理解很多孩子并不知道 1 分钟和 10 分钟的区别,确切地讲,孩子们实际上对时间的具体时长没有一个清晰的感知。那么,在和孩子约定时间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沟通上的错误。

以下这些场景,家长们并不陌生。

场景一:7 岁的阳阳和妈妈最近都有点儿小烦恼。周日是舅舅生日,阳阳要去辅导机构补习英语,5 点下课。他和妈妈约定 5 点半在楼下停车场碰面,可直到 6 点才姗姗来迟。妈妈一问,阳阳居然一直在和同学玩五子棋,于是立刻责备他贪玩不守时。阳阳有点儿委屈:“迟到确实不对,可我不是贪玩,我真的不知道半小时过得这么快。”听到孩子辩解,妈妈火气更大:“明明就是贪玩,还狡辩!”母子大战一触即发。

场景二:在公园的儿童游乐区,妈妈正在催 5 岁的乐乐回家吃饭。可是乐乐刚轮上玩秋千,一定要多玩一会儿。妈妈只好和乐乐约定,再玩 5分钟就回家。可是 5 分钟过去了,乐乐依然不放弃玩秋千,而且哭着说时间还没到呢。妈妈只好强行将乐乐带走,乐乐因此又哭又闹。

一天有 24 小时,一小时有 60 分钟。可一个小时究竟有多长,10 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不少孩子真的没有概念。有时候,孩子做出拖延行为并不代表他贪玩,而是他真的不能准确估算时间长短。

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与自身的时间知觉密切相关。时间知觉即人对事情发生的顺序性(时间顺序)和持续性(时间长短)的直觉反应,这种直觉反应是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发展而成的。比如,我们常常发现孩子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早上起床不是先刷牙洗脸而是玩玩具,也分不清“昨天”“今天”“明天”的顺序,这就是孩子在时间顺序直觉反应上较弱的体现。

心理学家曾将 6—14 岁的儿童分组进行时长估计实验,即测试他们对时间长短的直觉反应,结果表明:6—7 岁的儿童对短时间的估计不够准确,多变且不稳定。8—14 岁的孩子对短时间的估计比较准确,时间观念已渐趋稳定。6 岁的孩子对时间不能准确估计,6 岁以前的孩子对时间的感觉更不准确。孩子因为不能准确感觉时间,所以当家长说“你已经玩了一小时”的时候,孩子们只会觉得并不久,说“还想玩”。

因此,感知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认识时间:

首先,要教孩子认识时钟和时间,并把具体的时间点和日常的生活,也就是孩子的行动联系起来。通常来讲,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已经在课堂上通过对时钟的学习掌握了认识时间的方法。这时候,家长可以更进一步,给每一个时间点赋予一项具体的任务动作,让孩子知道这个时间点该干什么。(见下图 2-1)

图 2-1 时间分配图

画出这样的时间任务图谱,孩子在哪个节点该干什么一目了然。当然,首先家里得有个时钟。

对于那些学龄前的孩子,还看不懂时钟,分不清时针、分针和秒针,可以试着给孩子准备一个电子时钟,画一幅电子时钟的任务图谱,即便是孩子还不能完全看懂,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树立起孩子的时间意识。

其次,是把时长具体化。知道了几点该干什么,孩子还是不知道 5 分钟是多长该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把时间的长度具体化,因为时间毕竟是个抽象的概念。

孩子是使用具体形象思维的,可以用他们熟悉的内容去对应解释时间长短。比如:10 分钟就是我们从家走到学校的时间,10 分钟就是我们玩一场桌游的时间,10 分钟就是妈妈给你读两个故事的时间……这一招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更为适用。利用闹铃锻炼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专注力也是很有效的。现在有很多闹铃都很有视觉冲击感,可以放一个在孩子桌上,设置好时间,时间到了,他们可以选择继续还是停下来休息。这样做不仅把任务分段,还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

最后,是给任务排序。孩子在执行规定时间内的任务时,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困惑是分不清任务的轻重缓急和先后顺序,不知道哪个重要,是应该先完成的,哪个是不重要的,还有哪些是不必要完成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了解各个任务的先后顺序。

最好是和孩子制作任务卡片,在执行之前,和孩子一起商量讨论今天需要完成哪些任务,然后和孩子讨论任务的先后顺序。什么是重要的、紧迫的事情,需要先完成,什么事情可以等一等,排在后面。任务先后顺序是时间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内容。如果我们用不重要的小事情填满我们的生活,那重要的事情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了。 yswvHkT288OVU+i6OuxP8IxwwO0gQR7bDc8syLY/6iaVUaGT/w78nMCIF2Od0Q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