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丰富学识,才能提高个人能力 |
读书,并不仅仅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是在接受知识的洗礼;与其说是孩子在掌握和运用知识,倒不如说是知识把孩子改变了。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重塑自己,让他们脱胎换骨,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悲哀是浪费天赋。
晨阳非常聪明,从小学就开始上奥林匹克数学辅导班,只要一举办竞赛,他就参加,一参加就得奖,每次都稳居全年级第一名的位置,只有一次是和另一个同学并列第一名。可是,他的代数却学得一塌糊涂,在班里排到二十几名。
看到别人都夸自己,晨阳觉得自己了不起,上课也不认真,觉得自己这么聪明,考前临时突击一下就能过关。高一上半学期期末考试,他在班里处于前 10 名,可之后成绩越来越差,就像坐上了滑梯。代数老师甚至专门找他,劝他端正态度,他却依然如故。
有一次物理课,晨阳只认真听了 5 分钟,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举手,而且还答对了。晨阳沾沾自喜,到处炫耀说:“我只听了 5 分钟物理课,就能解决一道难题。”
晨阳把读书看成应付差事,当成苦事,能躲就躲,既没有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也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最终,什么大学也没考上,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对于孩子来说,读书是学习进步、扩大知识面、取得成绩的重要途径。
对于每个人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俗话说得好:“穷人不学,穷无止境,富人不学,富不长久。”要想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要利用一切时间,加强学习。
当然,要想灵活地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使用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就要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
1.制作一些小卡片
周末的时候,如果孩子去资料室、图书馆,要让他们在包里、口袋里装上卡片,看到有价值的资料,就随时记下来。一段时间以后,再让孩子把卡片分门别类地集中在一起,归纳整理到卡片盒子中。同一类的资料分在一起,做个指引卡备用,需要用资料的时候,到卡片盒先查一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认真做好记录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以让孩子提前准备一个笔记本,把平时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以及与人交谈等活动时发现的有用材料,认真记录下来,然后分类整理,拟上标题,并在开头编上目录。这样,不仅便于查阅,还有利于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将好词好句抄下来
让孩子准备一本“词语摘抄本”,从日常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将形象具体、鲜明准确的词语分类记在词语本里。例如,把表达心情愉快的词语放在一起,把描写天气的词语放在一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放在一起……这样做,就能积累众多写作材料,培养语感,进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使用的时候,就能自如下笔了。
4.有所感,有所悟
经常写读书笔记,并把读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读后感用文字记录下来,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想写或没时间,就不要硬性要求一定要写读书笔记。其实,写不写读书笔记有时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读有所悟、思有所用。
5.剪一剪、贴一贴
让孩子将报刊上的文章、材料剪下来,分门别类地贴在剪贴本上,并注明作者和出处,使用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6.多背诵,多诵读法
在空闲的时候,让孩子多读书。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要品读,更要背诵下来,如此才能培养语感,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
知识储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保持恒心和耐心,坚持不懈,善于动脑动手。此外,还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志向来确定积累知识的主攻目标,让得到的知识更丰富、更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