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不可占人半点便宜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便宜。

——引自《曾国藩语录》

明代出了名的谏臣杨继盛,临终前给他儿子的遗嘱是这样写的:“宁让人,勿使人让;吾宁容人,勿使人容;吾宁吃人亏,勿使人吃吾之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吾之气。人有恩于吾,则终生不忘;人有仇于吾,是即时丟过。”这既是箴言,也是一味苦药,更是一个将死之人对人性的大悟彻悟,期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奥义。

曾国藩对人性的理解比杨继盛还要深刻。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

“发卷所走各家,一半系余旧友,惟屡次扰人,心殊不安,我自从己亥年(1839)在外把戏,至今以为恨事,将来万一做外官,或督抚,或学政,从前施情于我者,或数百,或数千,皆钓饵也。渠若到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十,尚不足满其欲,故自庚子(1840)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将来若做外官,京城以内,无责报于我者,澄弟(曾国潢)在京年余,亦得略见其概矣,此次澄弟所受各家之情,成事不说,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曾国藩认为,从前那些喜欢施恩于自己的人,都是另有所图的,无论银两多少,都不过是钓鱼的诱饵。将来万一自己做了总督或者学政时,就不得不回敬他们,然而这时的回敬却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使你施一报十也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正是出于这种理解,曾国藩在京城 8 年,从来不肯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不肯占人半分便宜。

那些做官的人,尤其是做大官的人、做官做久了的人,容易出现两种毛病:一是容易骄傲,二是容易奢侈。有时不一定自己想这样做,而往往是别人迫使自己这样做。这样的事情曾国藩就遇到过。

一天,曾国藩的属下李翥汉说,他依照李希帅的样式打了一把银壶,可以炖人参,可以煮燕窝,花费了八两多的白银。曾国藩听说后深深感到愧悔。他说,“现在百姓都吃草根,官员也多属贫困;而我身居高位,骄奢如此,并且还窃取廉洁节俭的虚名,真是令人惭愧得无地自容啊!以后应当在这些方面痛下针砭”。

还有一次,魁时若将军与曾国藩谈心,说他家四代都是一品大官,而他家的妇女并没有穿戴绸缎软料。他很震动,反省自己,平日常常以“俭”字教人,而近来在饮食起居却“殊太丰厚”;自家的妇女在穿戴上也过于讲究了。他“深恐享受太过,足以折福”。

为了表示一生清廉的决心,曾国藩在给诸弟的家书中写道:

“我待温弟(曾国华),似乎近于严刻,然我自间此心,尚觉无,隗于兄弟者,盖有说焉:大凡做官的人,往往厚于妻子,而薄于兄弟;私肥于一家,而刻薄于亲戚族党。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子不食言。”

道光年间,曾国藩在京城的寓所只有两样东西,一是书籍,二是衣服。衣服是做官的人必不可少的,而书籍是曾国藩一生的嗜好。就是这两样东西,曾国藩也表示,将来罢官以后,除了适合夫人穿的衣服外,其他都与兄弟五人抓阄平分。所有的书籍,一律收藏于“利见斋”中,无论兄弟还是后辈,不可以私自拿走一本。除了这两样东西,曾国藩绝不保留任何东西。

身处官场的人,可能没有不同意曾国藩关于不占便宜的说法的,可能也曾有过这种亲身体会。虽然曾国藩有一种对占便宜失身失节的领会,但更多的是一种怕麻烦的心理,总是担心应接不暇,纠缠不断。

俗语说人情是笔债。若是你占了别人半分便宜,你就欠了别人半分人情。而这人情是必须要有所回报的,这个回报就有可能破坏自己的原则,危害自己的利益,到头来往往得不偿失!因此,人生在世,要想有所作为,与人交际时就不能占人半点便宜,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这样才能做到无欲则刚,拒绝诱惑,头脑时刻清醒,保持住好的名声,而不会轻易失足。

曾国藩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占便宜,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性质、哪一种目的,都可以一言以蔽之:“便宜好占,或者难堪,或者麻烦。”曾国藩看透了其中的奥秘。正是依据“不占人半点便宜”的处世哲学,他才能做到无欲则刚,处处拒绝利的诱惑,而最终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GKJebmIcBZiNiQrDIyfVhdkRmTGLUC6v28Ns5Q6RFeHi04EY8wiAQfP7kIZThQ8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