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生病,身体难受时,做父母的心里其实比孩子更难受。尤其是做母亲的,看到自己心爱的宝贝可怜的样子,更是心痛万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儿子现在一岁八个月,虎头虎脑,是我们家中的小宝贝。前两个月,一连病了好些天,害我一个月内带他去了五次医院!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艰辛。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感冒发烧,在成人眼里是再普通不过的小病了。如果是大人,相信大家都是自己去药店买上两盒感冒药吃下便可治愈。可是病一旦在孩子身上,父母便会加倍重视。一来小孩不会说话,有苦说不出,要么蔫蔫的,要么就是放声大哭;二来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做父母的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病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可是,就是这简单的感冒发烧,让儿子第一次尝到了输液的味道,而且一尝就是5 天!
可怜的小家伙第一次输液,根本不知道输液是怎么回事,只是感觉到头上不自在,时不时就要用手去抓输液管。我自然是紧紧按住他的小手。可越是如此,孩子越觉得自己的行动受到了莫大的限制,便是号啕大哭个不停!看着他难过的样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用尽了各种办法来哄小家伙开心,转移他的注意力,可他就是不听也不看,只顾哭。可能我家宝宝的是反应比较大的那种类型,从刚开始扎上针,一直到输完液,差不多五十多分钟的时间,他一刻也没消停,一直在放声大哭。
当时的我心如刀绞,一方面心疼宝宝,希望让他安静下来,另一方面,又在悔恨自己平时对孩子照顾不周,总是在责备自己:如果自己平时多关心一下宝宝,注意不让宝宝受凉,可能宝宝就会免去这场“灾难”……
不过,还好,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天,宝宝明显好了很多。总算在输液期间能够安静下来了。于是我也有了机会与身边的妈妈们来交流,谈到家长们看到孩子生病的心情时,大家的心境都大同小异:
“看到他生病,我恨不得自己代替他。”
“刚才我们输液起了个大鼓包,看到孩子又被扎了一针,真比扎在自己心上还难受。”
“你们只是爸爸妈妈跟着,我们连爷爷奶奶也来了,让他们在家等着,非不同意,说看不到孩子不放心!”
“哎,我昨天晚上整整一晚上没睡,孩子烧得厉害,半夜跑来挂的急诊。”
“这孩子一生病,比自己生病还难受,不光看着他可怜,还看得大人心痛!”
“宝宝想吃点什么?一会儿妈妈去给你买去。”
……
先放下家长是否应该对孩子如此“娇惯”不说,单是看到孩子生病时焦急的心情,便可见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的心情。这种焦急你明知道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就是感情到了这个地步,父母对孩子疼爱的一种自然流露,所谓自然,就是由不得你自己去控制,想控制也控制不了。其实,让孩子吃点好吃的他的病就会立刻好起来吗?当然不会;给孩子买个玩具,他就能不生病吗?也不会。家长们想要弥补孩子身体病痛的心情就以为:自己应该多为孩子做点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平衡自己看到孩子病痛时的心情。这就是父爱和母爱的一种表现。
孩子生病,父母着急。有些年轻的妈妈们更是一遇到孩子生病,便病急乱投医,总希望孩子能够在一夜之间完全康复,否则,就认为医生开的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要知道,小孩子的身体本身就比较娇嫩,身体恢复的过程比大人要长一些。而且由于孩子生病时的精神状态与平时相比会差很多,所以孩子生病时会显得更为严重,也就更加让人怜爱,使父母更希望孩子早点好起来。但是,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任何病情的恢复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小孩子来讲,会更长一些。所以,身为父母,当孩子生病时,除了悉心照料外,更重要的是要总结育儿经验,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关心孩子,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以预防孩子下次生病,让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我的儿子从出生开始,便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便吸入羊水,住院观察三天。随后紧接着便是黄疸严重,需要照射蓝光治疗。所以直到出生后的第六天,才回到家里,我才得以和我的宝宝团聚。回想起来,那六天对于我来讲,简直像六个世纪。我不停地在担心我的孩子,因为住的是新生儿隔离病房,我根本无法看到自己的宝宝究竟是个什么情况,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治疗,所以我的心不得一刻放松。虽然刚刚生产完,身体非常虚弱,但是还是放不下心来,动用一切可能的渠道来打听黄疸究竟对孩子有多大危害,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最好。
记得当时我除了上网查询一些资料,学习了黄疸的形成原因、过程以及怎么治疗之外,还重点查询了如何护理患有黄疸的新生儿。我的大学室友的父亲是儿科医生,我还特地打长途电话咨询了这位叔叔,详细了解宝宝吸入羊水、黄疸等情况有何危害。那时的心情真的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生怕听到医院告诉我宝宝有什么不好的消息。这种经历相信任何人都不想有,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倒是有几分感谢这六天的“折磨”时光。
怀孕的时候,因为我自己很健康,所以也坚信宝宝一定会很健康,没有想到宝宝刚一出生便遇到这样的“磨难”,因此,通过这次经历,我过于乐观的心态也改变了很多。我开始更加注意阅读一些介绍怎样护理新生儿的书籍,对新生儿常见的一些疾病,提前就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事实证明,这在我今后的育儿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因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儿子也并非像我想象的那样健康,好多书里提到的小毛病,他也都得了。比如 30 多天时脸上起的湿疹,两个月时出现的脐疝,八个月时的幼儿急疹以及打麻疹疫苗之后的反应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幼儿急诊的惊险经历。
儿子八个月时,突然开始发烧,而且烧得很厉害,白天好些,晚上则更加严重,但是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因为我之前从书上看到过介绍有关幼儿急疹的情况,说孩子的第一次发烧,且没有其他感冒症状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是幼儿急疹。而一旦是这种病,则无需治疗,只待高烧三四天后,浑身就会出现许多玫瑰色的小红疹子,此时婴儿的烧也会自行消退,所谓“烧退疹出”,待疹子退去后,病便会自然痊愈。有了这种医学常识的铺垫,面对儿子的单纯高烧现象,我便显得不那么慌张,而是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给儿子降温。等到第三天,果然不出所料,儿子身上开始发出了疹子,证明确实是幼儿急疹。我的心也自然放到了肚子里。
通过此次经历,更坚定了我阅读更多的医学书籍、学习医学知识的决心。而今后儿子每次生病,我都更能了解他的生理情况,比如根据孩子大便的情况,我便能大概了解他腹泻的原因,是消化不良,还是受凉了等等。有了一次生病的经历,也会使我下次再遇到同样情况时更加从容,不至于像第一次那样饱受心理的煎熬。
俗话说:“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好事多磨,世间的事便是如此,任何事物的成长和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小孩子肠胃、身体都比较娇嫩,平时护理稍有不慎,便会有各种各样的病痛发生。每一次的小病都不可怕,只要我们注意从中汲取教训和总结护理经验,任何小病都会很快过去。每一次疾病之后,父母都会更加疼爱自己的孩子,也会更加注意在生活中关心孩子。因此,不生病的孩子是没有的,每一次病愈后,小孩子的抵抗能力便会增加一成,父母对孩子的爱心也会增长几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坚信,在每一次疾病的“风雨”后,孩子才能够更好地茁壮成长,这也不可不算是疾病给我们带来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