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不值得定律用最直观的语言表述出来: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看上去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往往被人们疏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但实际上,如一个人做了自己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他往往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这体现的是一个心态问题,就像我《世界上最经典的人生定律》蘑菇定律中提到的大学生一样,他们认为他们做的是一些打杂、跑腿的事情,认为这些事情不值得做好,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把这些事情做好。长此以往,人们会以为他连打杂跑腿的事情都做不好,就更不会将重要的事情委任给他。正是由于“不值得定律”这个由头,使他们的人生走向了恶性循环……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人认为是值得做的事情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他做的事情符合他的价值观,他就会满怀热情的去做;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不符合他的价值观,那么他就认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一定不会做好。
(2)个性和气质。
每个人性格不同,所以带来的个性和气质也会不同,让一个活泼的人去做严谨和枯燥的会计工作,那他一定认为这是不值得做的,因为这不符合他的个性和气质。
(3)现实的处境。
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企业,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总结一下上面的三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的工作。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或者改变自己的心态,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要么选择你所爱的工作,那么你就爱你所选择的工作,总之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然很难激发自己的奋斗毅力。我们个人的选择和企业的选择有共同之处,企业用人要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性,合理的分配工作。例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则要将自己的重心放在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上,如果你现在做的是一件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那么你只有两种选择,你要么放弃不做,要么摆正心态将其做好!